71例急性敌草快中毒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急性敌草快中毒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0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收治的71例急性敌草快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比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敌草快中毒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预测死亡的效能.结果 71例患者中,男46例,女25例,平均年龄(41.25±15.78)岁,存活组46例,死亡组25例,死亡率36%.2组性别、年龄、服药时间、白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肌钙蛋白Ⅰ、动脉氧分压、血液实际碳酸氢盐、乳酸等无统计学差异.影响急性敌草快中毒患者死亡的单因素有服药剂量、尿液敌草快浓度、血清肌酐、尿素、谷草转氨酶、SIR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P<0.05),服药剂量、尿液敌草快浓度、血清肌酐值与APACHEⅡ评分是急性敌草快中毒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急性敌草快中毒死亡率高,服药剂量、尿液敌草快浓度、血清肌酐值与APACHEⅡ评分是急性敌草快中毒死亡的危险因素,APACHEⅡ评分可帮助临床医生更准确地预测敌草快中毒患者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的直方图特征鉴别弥漫性胶质瘤高、低级别的价值,并评价其与Ki-67增殖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弥漫性胶质瘤(其中高级别组48例,低级别组19例)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比较高、低级别组弥漫性胶质瘤ADC值的多个直方图特征差异,对满足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的特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对不满足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的特征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然后绘制ROC曲线以评价其ADC值直方图特征鉴别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效能.采用Pearson相关分
目的:采用1-溴丙烷(1-bromopropane,1-BP)诱导大鼠认知功能障碍,探讨神经炎性反应在1-BP致中枢神经毒性中的作用。方法:60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1-BP组、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组(PDTC组)和PDTC+1-BP组,每组15只。1-BP组和1-BP+PDTC组大鼠灌胃800 mg/kg的1-BP,Control组和PDTC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玉米油,1次/d,连续灌
对我科收治的1例外源性胰岛素诱发的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该病进行系统回顾.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属临床罕见病,确诊主要依据胰岛素自身抗体,低血糖难以纠正的患者需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