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带儿子的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zhang781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面下雪了,银装素裹,让每一个久盼的人儿分外兴奋。
  第一次享受小学寒假的Bob先生7点半就醒了,我请他多睡会,因为他每天都睡得晚,周末集中补一下。
  他熬到9点左右起床,穿着秋衣秋裤洗脸刷牙早餐完后,说先玩半个小时的电脑,然后再写作业。我欣然同意(典型的男性化思考方式:不需要纠结顺序,先玩后玩都是玩,没什么大不了的)。
  半个小时后,时间到了,他主动叫我过去,让我教他如何存档,这样下次才可以接着玩。他得意地向我展示了自己玩的结果,我说还不错,下次你将会遇到更多的挑战哦。
  电脑玩完了,该干点什么?他开始写作文。写完后我看了一下,提出三个不妥之处:1.标题太大,可以具体一点;2.有一处逻辑错误,自己斟酌改进;3.文字不整洁,最好重新眷写。他采纳了前面两个建议,但第三个建议死活不肯。他既然不肯,我也就罢了(作为一个有度量的男家长,必须要习惯一点:不是你所有想法和要求都一定要被执行)。
  午饭后,他说不想午睡,我也觉得既然早上起得晚,与其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浪费时间,还不如找点别的事情做。他表示愿意练琴,但是需要我帮忙在网上找琴谱(既然是额外的练琴时间,也不必按部就班弹指定曲目,他觉得有兴趣就好)。我俩搜来搜去,最后找了一个《婚礼进行曲》的简单钢琴谱,他弹了一阵,没练下来,嘟囔了句:“不好听。”我说:“那咱下次搜个好听的。”然后抬头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带他一起出发,去了月坛公园。
  他和小朋友玩雪,没想好怎么玩,东窜西窜。
  我说:“你们几个要想一起玩,最好是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比如堆一个什么样的雪人。然后大家可以分工一下,Bob先生你可以去找到雪把它运过来,另外两位小朋友专门负责堆雪人。”
  这个建议当下就得到了三位小朋友的一致赞成,于是我趁机向Bob先生申请说,既然你们都有分工,那爸爸能不能到周围走走?
  他欣然同意我去别处溜达,反正自己留在这里和其他小孩一起玩雪也挺开心的(父亲理解的所谓陪伴,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要陪着)。
  我去公园里面溜达了一圈,把想拍的照片拍完后,回来发现他们还在那里玩雪,便也不打扰,坐着等了会儿。眼看雪人堆得差不多了,既然有建造,就得有破坏呀,于是我建议他们和我一起打雪仗。
  这个建议再次得到了三位小朋友的一致赞成,但我表示自己是大人,既然跟我一起玩,就得玩专业的、高阶的打雪仗游戏——随便扔扔没意思,咱就玩真的,划分帮派,确定对手,制定策略,统计分数,最后分胜负(正如原始社会男人们在狩猎生涯中受到的训练:真正有目标的游戏才好玩,才能模拟成长)。
  一认真起来,游戏就会变得特好玩。我被孩子们无数次击中,显然我在这方面一点优势都没有。玩着玩着,其中一个小伙伴突然哭了,还冲过去打他的对手。我没有看清楚什么情况,转头问Bob先生,还玩不,他说不玩了,我就说那咱撤吧(对类似意外事件的男性化处理手法就是:不干预或评理,管好自己孩子就行)。
  离开公园后,他去文具店买了一支签字笔,喜欢得不得了,回家后就用这支笔写了一段乐谱。其实从内心来说,我是反对他不停买笔的,也觉得孩子没必要带多于2支以上的笔去学校——带得多必然就丢得多,少才会珍惜,够用就好。但是想到,他是用自己的零花钱买,而且他或许经常弄丢笔呢,或许他喜欢各式各样的笔和笔芯呢,最后就没说啥(这点自由和自主都不给孩子,太说不过去了)。
  ?晚上他滚来滚去睡不着,叫我过去陪他睡。我说:“爸爸还有好多工作需要做呢,你先睡好不好?爸爸爱你,晚安。”这几句话我是一气呵成,感觉既有充分的理由,也有堂皇的借口。
  可是他不依,非要我过去陪他。
  一瞬间,我突然意识他可能是有话想跟我聊,于是就过去了。
  他问:“你的工作很多吗?你的工作一定要今晚完成吗?”这两个问题问得我很是惭愧:工作多和做不完都说明自己能力有限。它们还让我看到自己的决定多么滑稽:到底孩子当下的需求重要,还是永远也做不完的工作重要?
  他没有难为我,岔开了话题,聊了聊今天网上搜的《婚礼进行曲》,比如作曲者是谁、哪国人;他给我讲述了乐曲开场用什么乐器,结尾又是什么乐器;还问我有没有感觉过,如果睡觉不做梦,醒来会觉得只睡了一会,如果做梦,就觉得睡了很长时间;接着告诉了我最近他做的一个梦。我则跟他解释了感觉的相对性,解释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但是我忍着没有讲《盗梦空间》和《庄周梦蝶》(我能体会到,陪他聊这一会儿天,能让他极其满意当前的生活,让他对父母充满感激和爱意,对世界更加接纳)。
  絮絮叨叨了半小时,他终于困了,然后说爸爸你去工作吧。我说:“晚安,爸爸爱你。”他说:“我也爱你!”
  于是我过来写了这篇流水日记。
其他文献
小草晒太阳,穿上绿衣裳;  稻子晒太阳,穿上黄衣裳;  苹果晒太阳,穿上红衣裳;  娃娃晒太阳,身体才健康。
【摘 要】读书是人们传承人类文化精华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高质量教育和高效率教学的必要前提。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读书越来越成为提高学生素养、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以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开展智慧讀书活动,对提高师生综合素养至关重要。  【关键词】特色文化;故事教育;阅读活动;实施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读书越来越成为提高学生素养、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
心理学认为,抗挫折能力在1岁前就大体形成了;换言之,1岁前是培养孩子抗挫力的关键期。那么等他1岁之后遇到挫折时才进行教育,是不是就已经晚了呢?也不是。教育任何时候都不算晚,1岁后的成长和环境,同样会影响挫折能力。  其实比起时机,我们更希望你关注和警惕抗挫折教育的几种惯常做法:比如在孩子遇到挫折时进行教育,比如不让孩子有情绪(事实上做不到),比如人为地增设挫折……  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它们掩盖了
11月20日“世界儿童日”,微信与中社儿童安全科技基金、腾讯公益联合发布了“中国儿童失踪预警平台(CCSER)”。这是国内第一个儿童失踪预警平台,如果家长在平台为孩子建了“防丢档案”,万一孩子失踪,就可以迅速打开微信发布预警。周边的微信用户(“志愿者”)能最短时间收到推送的寻人信息,并在失踪黄金3小时里,分别形成半径30公里、90公里乃至690公里的寻人圈。  整个平台的注册采用实名认证制,家长提
“把你的数学题吃完之后,你们就可以到外面去玩了。”这是我对孩子们常说的一句话。  数学题?吃掉?你没有听错,我的确是这样说的,这是我在教育、辅导孩子学习数学时,苦心孤诣地摸索出来的一套极为有效的教育方法。  经常听到家长们抱怨:教孩子学数学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的确,数学不同于其他任何科目,对孩子而言,它是那样的抽象,无法理解。作为孩子的母亲,我清楚地知道,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能让孩子对数学
【摘 要】现在的教育存在一些误区,许多学校和家长只关注孩子的智力和身体,忽视品德和心理状况。目前学生的德育状况不容乐观,需要进一步开展家校合作教育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在家校合作中,学校应该倡导“三边互动”,即教师和学生、父母和子女、家长和老师之间都应有不断的对话,让先进的理念、创新的思维、鲜活的知识伴随着思想和情感,在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中积极有效地沟通渗透。  【关键词】家校合作;德育;应用
孩子升入中班和大班之后,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关注孩子的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他们失望地发现,孩子不仅记不完整老师布置的作业,就连被问及老师新教的体操和游戏,甚至幼儿园的午饭和点心吃了些什么时,都一脸茫然,半天嗫嚅着说:“我忘记了。”很多父母因此担忧:孩子马上要进入小学,如此差的记忆力,怎么面对以后更加繁忙的学习?  其实,维持较长时间的记忆需要经过特别的训练,最先几秒钟的观察和信息储存,如果不经过深入
【摘 要】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因此,校园生命教育,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然而,如何深化生命教育,将生命教育这一真善美的教育落到实处呢?凭着对生命教育理念的独特认识,对小学“生命教育”活动课程设计进行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小学;生命教育;活动课程;设计原则;主题;系列;综合  一、小学“生命教育”活动课程的设计原则  (一)以学生为中心
“阿姨,我‘细’岁了!”  这几天,你总是不停地向人宣传这个好消息,你四岁了。  你那么盼着长大,盼着和姐姐一样高,盼着像姐姐一样有一头长长的头发,盼着长大了照顾妈妈。你已经不记得两岁、三岁的生日是怎么过的,却一直盼望着自己的四岁生日,似乎过了这个生日,你就是大孩子了,就能嗖地一下长大。  妈妈也盼着呢!盼着你嗖地一下长大,不用我操心,不用我追着你刷牙,不用我给你洗澡,不用我走到哪儿都得带着你,不
这次的经历是我在心灵上的一份成长,很多平时看起来不起眼的生活之中的点滴都能成为我思考的动力,我从心中感受到那份不一样的感动。  这几天的课程让我收获良多:我学会了体谅父母。天下没有不疼爱孩子的父母,很多时候我都应该换位思考,如果我在父母的角度应该怎么处理问题。我很感谢父母所给予我的一切,想想我还是很幸福的,有快乐的童年,有疼爱自己的父母。我学会了分享,把自己的心情和想法与别人分享,与家人分享,与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