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andanlidd12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关系到我们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国家安定有序和民族团结必不可少的推动力量。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构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目标。十七大指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是构建和谐社会、使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进步的重要保证。
  一、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开宗明义地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我们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建设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新民主主义革命,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使中国人民从受奴役、受压迫的状况中解放出来,实现人民解放、民族独立;我们党依靠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奠定制度基础;如今,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最终实现国家强盛、社会和谐和人民富裕幸福。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不断增加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证、巩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营造和谐社会建设的环境氛围,也就是要不断地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发展社会文明。其中文化建设对于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动员群众,促进社会和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是实现国家强盛、社会和谐和人民幸福的强大精神力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文化力量的支撑。文化是凝聚人心的基础。它通过影响人们的世界观最终影响人们的行为。在中华民族的长期发展中,正是由于中华文化的不断传承,各民族正是因为拥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力量,才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尤其是历经近代以后各个帝国主义国家侵略掠夺的磨难而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因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没有共同的精神力量,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种种的变化一方面给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活动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另一方面也带来空前的冲击,社会意识空前活跃,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价值观念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总体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相互交织,难免会有人因此产生疑惑、误解,甚至迷失方向,这种状况反证出构建和谐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其中,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日益成为综合国力较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文化软实力中,最关键的就是核心价值。面对这种新情况,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
  二、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政党的行动指南。任何社会都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以此来引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形成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一个社会要有序协调发展和保持团结稳定,其中必须形成自身的主流价值体系,它能为人们提供观察世界、分析和判断事物的基本标准。有了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可以增强社会成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的团结和稳定。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这样的主流价值体系,它提供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并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探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创新成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科学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最根本的,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鼓舞各族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是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的力量源泉。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这些方面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提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价值取向,是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国家安定有序和民族团结必不可少的推动力量。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人们的价值选择、社会意识、生活方式也日趋多样化,面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更加需要坚持指导思想和主导价值的一元化,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们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个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中国共产党长期的实践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把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相融合,为全民族团结、和睦相处提供了稳固的精神支撑。
  三、不断巩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必须在实践中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四有公民,需要在新的实践和时代条件下,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使我们即面临着新机遇又面临新挑战;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工业化等一系列新任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由此可以说明两点:一方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站稳我们的阵地,不断巩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自觉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践中的新思想、新经验不断丰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真正融入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伟大实践过程中。
  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锤炼和升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是面对多样化的社会价值观念,要坚持指导思想和主导价值的一元化。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荡甚至亡党亡国。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要引导和激励人们积极投身于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实践中不断向这一伟大目标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它能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的信念和信心。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具体的、发展变化的,它是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的为大多数人认同的价值准则,在实践中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能使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克服各种的困难挫折。同样,社会主义荣辱观也重在践行。一个社会,若没有共同的道德规范,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无法协调,也就谈不上实现社会的和谐。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实践中才能真正知荣辱、明是非、正气盎然。
  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我们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通过学习和宣传,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根本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只有在实践中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使我国现代化建设保持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六个“为什么”.学习出版社.
  [2]欧亚平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3]红旗大参考编写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参考.红旗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 色彩管理技术是实现图像色彩一致性的关键技术,本文浅析了色彩管理的现状及其发展,并对色彩管理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色彩管理,ICC标准、色彩管理系统  对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认识和认可,都有一个时间的过程,色彩管理也是一样,色彩管理在中国的推广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起初大家对色彩管理的作用持怀疑态度,近几年随着色彩管理技术的日益成熟,色彩管理软件的日益增加,色彩规范的日益完善, 很多企
期刊
摘 要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建立、健全家园关系是幼儿园工作中的一个重点。本文旨在借助区域角色游戏这个平台,通过区域角色游戏中家长“参与式指导”,提高幼儿角色游戏的能力和质量,并建立一种适合本园的、新型的家园合作体系。  关键词 区域 角色游戏 家长 参与式指导  《纲要》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
期刊
摘 要 实践证明,只有把官兵的追求、部队的特点和社会的发展趋势结合起来,积极开展与时代旋律合拍、与官兵兴趣相投、与军营节奏同步,融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文化活动,发挥军营文化的教育、激励、管理和启智功能,军营文化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也才能从根本上满足官兵奋发向上的精神需求,切实发挥出军营文化的育人作用。  关键词 军营文化 育人作用  军营文化是涵盖军队历史传统、军人意志、军人
期刊
摘 要 现今社会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由以前对会计理论的学习,发展到今天重视会计实践性。中职会计教育正是以实践型会计人才为培养目标,而会计实训教育就是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本文通过对目前高职会计实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个人的一些建议中职会计实践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建议。  关键词 中职会计 实训教学  中等专业学校财会专业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大批德才兼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会计人才。会计模拟实训
期刊
摘 要 关联理论是一种富有解释力的理论,能给翻译研究带来有意的启示。关联理论认为,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是因为交际双方都遵循关联性原则,本文作者从关联理论角度来分析《洗澡》英译本的翻译策略,得出译者不论采取那种翻译策略,直译、意译或是补偿,只要能充分考虑读者的认知语境,坚持最佳关联原则,那么其译文便是可取的。  关键词 关联理论 《洗澡》 翻译策略  一、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是Sperber和Wil
期刊
摘 要 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作用,分析了教学案例所具备的条件,展望了案例教学的生命力。  关键词  案例教学 经济法 应用  在经济法的教学中发现,许多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都十分抽象,加上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经历和实践,教师在讲授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普遍觉得经济法这门课枯燥、空洞、乏味,要教得透,学得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如何将抽象的经济法律知识讲授的
期刊
摘 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近年来成为国内热议话题,对其相关的保护也越来越多,翻译是其有效的保护手段之一。对该领域加以探讨有利于翻译学科的建设发展。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翻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根据该 公约规定,“被各个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学生因为各种学校事务起诉校方的事件频发,文章通过一个案例研究,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程序正当对于加强高校法制建设,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特别是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行政程序 程序正当 学生权益保护  案例:2011年6月18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为顺利过关,某同学花钱购置了电子信息传输作弊工具,走进了一管理学院的考场。当他打开橡皮状接收器欲查看答案信息时,被监
期刊
摘 要 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影响与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障碍性因素。本文分析了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就业稳定性不高,就业心态存在弊病,就业环境存在局限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此提高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促进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 职业学校毕业生  就业  问题  对策  一、就业调查分析  就业率是衡量学校办学是否台格的尺码,是关乎学校命运的生命线
期刊
摘 要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孩子需要严师,更需要慈祥和宽容。教师的言行要考虑到孩子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水平。爱是一种信任,爱更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更是一种艺术。本文通过一些教育事例着重阐述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如何传递爱的艺术.  关键词 幼儿教师  爱  平等  鼓励  启蒙  高尔基说过:“谁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