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r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有效落实和提升中职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英语教师必须深刻领会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通过活动导向教学,提升职场语言沟通、思维差异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发挥英语学科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季润梅,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
  2020年版《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即职场语言沟通、思维差异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学习四个方面。同时,不同于2009年的教学大纲要求,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英语课程育人功能;开展活动导向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尊重差异,促进学生的发展;突出职业教育特点,重视实践应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现代教育专家成尚荣先生说过,只有将上位的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结合在一起,并真正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核心素养才能落到实处,才能融入学生的素养结构,成为学生的素养。那么,结合新课标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如何通过活动导向教学,有效落实中职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所有英语教师共同面临和思考的问题。
  目前,在中职英语实际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存在着诸多问题,清楚认识这些问题,是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
  一、 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 教师对学科的定位不准确。长期以来,英语学科虽然是中职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但一直被大多数教师认为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学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口头或书面沟通;也有教师认为是一门功利性学科,是中职学生必须通过学业水平测试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更重视语言知识的输入、语言技能的训练、重视应试教育,却忽视了英语学科的人文教育性质,忽视了英语学科的育人功能。
  2. 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不到位。大多数教师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这个概念都有所耳闻,但只局限于浅显的认识和理解,没有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按照新课标教学要求,虽然也有教师赞同信息化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使用一些信息化手段,但使用方法简单,使用率也不高,使用效果也一般;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然以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为主,采用讲授、提问、练习、考试相结合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学资源仅局限于课本和配套教学光盘,不注重资源整合,很少有教师能结合专业特色和地区经济来开发教学辅助资源,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3. 学生的学习消极被动,缺乏自主意识。对中职学生来说,他们上课的时候大多是出于被动的消极状态,虽认真听课、忙于笔记,但很少认真思考、主动提问。最重要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不足、毅力不够,稍有难度就想放弃,打退堂鼓。而且,大多数学生缺乏自我监控与管理能力,在自我学习的管理、学习环境的营造、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方法的调整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存在着问题,有待教师引导,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核心素养养成的绊脚石。
  二、 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程目标,也是一种新的课程观。为了使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生、落实到课堂,下面结合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英语第三册Unit 2 “My duties”中Reading板块内容“Excerpt from a Waiter Training Manual”,通过创设系列活动导向教学,进行有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1. 整合教学资源,开展活动导向教学。本课主题是关于社会服务,旨在帮助学生认识餐厅服务生的工作职责和注意事项。为此,教师设计以下活动导向任务:
  首先,课前热身活动。教师将团队自主开发的职场英语系列微课中的“餐厅服务员必备英语”上传学习平台,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互助学习,掌握微课中的生词和重点语句,了解餐厅服务员在各服务环节应掌握的重要语句。
  其次,课中学习理解活动。基于短文,引导学生梳理短文结构、获取主题知识、概括服务生各环节服务须知。
  最后,设计主题意义探究活动,通过小组讨论,深化学生对主题内容的理解,从而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2. 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语言技能。课堂中虚拟餐厅服务活动,进一步巩固短文内容,掌握服务生职场常用语,提高语言交互能力,提升职场语言沟通能力。活动内容设计如下:
  Mr. White’ s family are having dinner in the restaurant where you work. Take their orders and deliver the food to the right person.
  设计该活动的目的有以下三点:首先,学生必须运用课文中所学的点餐礼仪和点餐顺序,明确哪个是1号位,哪个是2号位,以免送菜的服务生搞错;其次,学生要运用微课中所学的服务生常用语跟顾客进行点餐交流,获取点餐准确信息;最后,学生能运用所学语言和知识将菜送到相应的顾客。活动中,教师要观察学生表达过程中出现的语音、词汇和语法问题,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并形成正确表达。比如,有学生(服务生)没听清另一个学生(顾客)的话,要求对方重复一遍时,说了I beg your pardon,但以降调结尾,活动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就降调和升调的变化所表达的不同意义、传达的不同意图、情感和态度等进行讨论,从而让学生逐步学会恰当运用语音知识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既巩固了课文知识,加深了对点餐礼仪和点餐顺序的理解,同时通过role-play,又提高了餐厅服务语言交互能力。该活动的设计要求教师既要关注单一语言技能的训练,也要关注语言技能的综合运用,如此才能在语言交际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   3. 发展思维差异感知。语言和思维关系密切,语言是思维运作的工具,思维又借助语言得以体现。但中西方语言因文化差异、思维差异,导致语言的表达也有差异,因此,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合理运用语篇中的语言知识引导学生发展思维差异的感知。比如,该短文中有这么一句:Position #1 is the seat closest to the first person to your left. 其中的closest to the first person to your left是后置定语修饰前面的seat。就这个语言现象,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就中西方语言中定语的位置进行思考并总结:在我们汉语中,定语不管多长一般都放在所修饰的词语前面,但在英语中,定语从句或者短语都只能放在修饰词后面。之后,再通过例子seats available, something important等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有哪些特殊的词修饰名词的时候必须放在修饰词后面,引导学生归纳出英语中定语后置的语言现象,并提醒学生使用中一定要摆脱汉语思维中定语前置这一根深蒂固的影响。
  4. 对比中外餐桌礼仪文化,学会理解和包容。通过对短文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帮助学生认识在服务中避免出现文化冲突,提高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和跨文化意识。比如,教师可以借助该短文,引导学生了解顾客对服务员的称呼随中西文化的差异也有所不同。在我们中国,要引起服务员注意或要点餐,我们会叫“服务员”,有学生会想当然地认为,在国外只要看性别分别运用“waiter”或者“waitress”就行,其实不然,在西方点餐,只要说一声“excuse me”就可以了。所以,通过上面设计的点餐活动,学生可以对比中外餐厅服务生提供点餐服务中的异同之处,加深对中西点餐礼仪和文化的理解,帮助学生在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中深入学习语篇内容。
  5. 明确服务生职责,发挥学科立德育人功能。上述点餐活动的设计,除了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还能逐渐让学生意识到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性,實现语篇的活动迁移功能。在引导学生梳理语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活动任务,让学生小组思考:
  (1) What preparations should a waiter make before approaching the table?
  (2) As a waiter, what problems should we pay attention to when taking the order?
  (3) According to the Waiter Training Manual, try to summarize the du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a waiter should have.
  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作为一个餐厅服务生应有的责任、义务,进一步牢记服务中的注意事项、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实现学科核心素养中聚焦立德树人、服务学生成长的目标。
  6.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做到因材施教,有效整合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素养教育,这些都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最为关键的环节,也是落实新课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大多数中职学生没有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而且自我管控能力差,教师应根据中职学生的这一特点,降低课程教学所占比例,适当增加人文素养和专业知识外延的教学内容,如此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体验英语学习的快乐,又促进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在本课题的教学设计中,课前的自主学习阶段,组织学生在线自主学习餐厅点单服务微课,达成一定的知识储备;课后,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推送拓展学习资源,也可针对不同学生实时推送个性化学习内容,供学生自主学习。这些环节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利用平台自主学习相关资源,通过主动的、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总之,我们要改变传统的短文阅读教学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导向教学,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学科立德育人的功能,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职业观、人生观。活动导向教学的设计要注意整合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有意识地促进学生语言和认知的发展,通过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Anderson
其他文献
【摘要】广西有着独特的文化。至目前为止,广西共有5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762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绚丽多彩,源远流长,民族特色浓郁。本文旨在通过对广西非遗名录的英译策略和方法的分析,促进广西非遗的外宣翻译及对外传播。  【关键词】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策略;翻译方法  【作者简介】莫连花,广西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
【摘要】本文以Jigsaw Reading教学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从Jigsaw Reading的概念和教学优势入手,以一节绘本教学课为例,论述如何使用Jigsaw Reading开展合作式学习,并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旨在通过体验探究,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实现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Jigsaw Reading;英语绘本教学;合作式学习; 英语阅读素养  【作者简介】戚
【摘要】高中教师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属于自己的高效课堂是摆在我们每位高中英语教师面前的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文章主要从自身经历出发,从教学活动,教学目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入手,从教师的教学出发,阐述了对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理解和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教学活动;目标;效率;质量  【作者简介】赵玉海,何庆梅,甘肃省天祝县第二中学。  【基金项目】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课题立项号
【摘要】“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汉英翻译活动日益频繁,社会对汉英翻译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多,而为国家培养翻译人才的大学汉英翻译教学却面临诸多困境,如大学英语教学中汉英翻译教学比重不足、汉英翻译师资严重不足、汉英翻译教学手段和方式陈旧、汉英翻译教学中不重视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等。因此在汉英翻译教学中,应增加大学英语教学中汉英翻译的比重,提高专业汉英翻译师资比例,创新汉英翻译教学手段,重视学生跨文
【摘要】本文借鉴罗选民提出的互文指涉翻译语境化及视阈融合两个概念,以《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简述以上概念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由此为翻译活动提供更多参考。  【关键词】互文性指涉翻译语境化;视阈融合;译本对比  【作者简介】马睿朵(1984.12-),女,汉族,河南洛阳人,四川商务职业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一、 引言  众所周知,语境对翻译人员至关重要。对上下文保持敏感可以
【摘要】学生从初中到高中,所需词汇量急剧增加,从初中的2000-3000词,猛增到高中的5000词左右,而且需要学生对构词有一定的认识与理解。高中英语的语法结构十分繁杂,难以理解记忆。作为单词和语法相结合产物的作文更是体裁多样,这些问题对现在的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而思维导图与高中英语的结合,不但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學习难度,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 思维导图;高中英
【摘要】英语是高中学习中较为重要的一门课程,根据其内容大致可分为听、读、写三个区域,阅读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通过阅读,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见识,对英语的写作能力以及听力训练的提升都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就现代教育而言,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是提高英语学习成绩的关键,但不同的阅读方式,所呈现的效果也各有差异,而且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进,英语课程教材大纲中的内容,已不能满足现代高中生的英语学习需求,课外英
【摘要】本文针对职业教育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尝试把ESA教学模式的理论运用到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并通过实践案例进行探讨;实践证明ESA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科学有效的方法,它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实现课堂角色的转换,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中职英语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笔者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中职
【摘要】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完成《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导图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之一。思维导图既是一种思维习惯,又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工具,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提高学生听说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等。  【关键词】高职英语;思维导图;学习能力  【作者简介】陈秀南(1966.04-),女,重庆南川人,西南大学教育硕士,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讲师
【摘要】大学英语传统教学在“互联网 ”日益盛行的当今,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有加快改革,才能适应“互联网 ”时代要求,催生并创建出以互联网为基本依据的多元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深化推动教学改革,才能使大学英语教学更趋向于现代化,培养出更多的英语人才。本文以“互联网 ”时代为背景,探讨大学英语学的两面性,面临的挑战、现状,以及改革和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