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物质对园艺植物抗冷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ongbin0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园艺植物生长发育对低温较为敏感,闽南气候温暖区域出现的寒潮等极端天气现象,易对蔬菜、果树等园艺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常利用一些外源物质进行根部微喷滴灌、叶片喷洒、浸种等,这已成为一种提高植物抗逆性较为高效、安全的方法.为了更好地认识外源物质对植物抗冷性的影响,本文综述了植物抗冷机制及外源物质影响植物抗逆性的研究进展.
其他文献
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对健康与患根腐病草莓根际土壤、非根际土壤及根内真菌ITS区的rRNA进行扩增和高通量测序,分析不同部位样品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结果表明:健康组共鉴定出14个门、40个纲、99个目、211个科、377个属、561个种的真菌;患根腐病组共鉴定出14个门、39个纲、98个目、238个科、385个属、570个种的真菌.患根腐病草莓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高于健康草莓,非根际土壤及根内真菌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均低于健康草莓.健康与患根腐病草莓根际与非根
为了筛选出适宜黑龙江省种植的亚麻品种,2020年对21个亚麻品种开展了品种适应性比较试验,并对各品种的田间农艺性状、产量性状指标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荷兰引进的品种Lissette表现最好,原茎产量达到6.42 t/hm2,纤维产量达到1.60 t/hm2,种子产量为595.83 kg/hm2;国内自育品种黑亚23号和荷兰引进的品种Melina次之,表现较好.以上品种均适宜在黑龙江省种植,可以适当加大种植推广力度.
随着国外工业大麻市场的逐步开放,近年国内工业大麻的种植规模逐年增加,如何有效提高工业大麻产量成为行业发展关注的焦点.为此,本文基于大量文献报道,从工业大麻品种、异地引种、地理气候因子、栽培措施、外源激素等方面综合阐述了影响工业大麻产量的内外因素,并针对我国工业大麻栽培和育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辛酰溴苯腈及其复合农药对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灭除效果好.作物对农药产生的耐药性,使得复合农药灭除效果面临新的挑战.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问题的广泛关注,农药残留的限量要求日趋严格,检测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辛酰溴苯腈及其复合农药的应用及检测方法进行了阐述与分析,以期为该类型农药在未来的使用及其残留检测提供参考.
果园生草技术是一项现代果园土壤管理技术,优点众多,在规模化果园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播种前土壤整理、播种、播后肥水管理、杂草防控和刈割覆草等方面总结了适用于皖北地区的规模化果园生草技术,同时分析了规模化果园生草中存续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建议,以期为生草技术在皖北地区规模化果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本文总结了烟台市设施菜豆春早熟绿色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病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提高当地菜农种植效益提供参考.
为了探究β-葡萄糖苷酶对柑橘汁增香调控的最优酶解条件及对柑橘汁香气成分的影响,本试验以黄岩蜜橘为材料,通过正交试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来确定最优酶解条件,并对柑橘汁酶解前后的香气物质及其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酶解处理的最优条件为温度40℃、加酶量10 U、时间80 min.酶处理样品经GC-MS分析检测,共定性出49种香气成分,其中酶解后新增加28种香气物质,酯类(37.7%)、醇类(22.7%)和酸类(1
为筛选出适合上海崇明东滩地区种植的高产早熟杂交稻新品系,于2020年进行了杂交稻新品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友两优2152、嘉优9号、软优915、常优1710等4个品系综合表现比较好,其中友两优2152熟期最早,其他3种品系熟期较晚,可作为公司储备品种.
沙冬青是我国西北地区防风固沙的优良灌木,为了研究不同沙冬青优株和优树的光合特性,本文以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沙冬青种质资源库野生沙冬青优株和优树为研究对象,采用GFS-3000光合仪测定沙冬青优株F,代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等光合参数,分析优株F,代之间光合生理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一环境条件下筛选的沙冬青优树生长阶段的光合特性均存在一定差异.综合来看,沙冬青优树A为最优单株.
本文通过调查、收集全省境内杉木主要分布区37个市(县)2013-2018年的气候资料,选择对杉木生长影响较大的气象主导因子,分别以每年(1-12月)和每年杉木生长较快的月份(4-8月)的气象统计结果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全省杉木人工林气候区划可分为3个等级,即最佳适生产区、一般产区、边缘产区.1-12月气象统计数据的聚类结果:最佳适生产区集中在黔东南、铜仁市、黔中地区;一般产区分布于习水、沿河、黔西南的罗甸、望谟、册亨等5个县;边缘产区集中分布于毕节、六盘水2个市的5个县.基于4-8月气象统计数据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