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族新词探析

来源 :汉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727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族新词是指“被袭警”“被失踪”“被捐款”等新出现的一类词语。从2008年开始,此类词语在网络上频繁出现,增长较快,并有进一步蔓延的可能。本文试图从“被××”族新词的句法、语义、语用、社会文化等角度探寻。
  
  一、“被××”的句法构成
  
  “被××”是个突破现代汉语语法常规的新型搭配。按照现代汉语语法规则,“被”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被动标记。在通常情况下,跟“被”搭配构成被动句的只能是及物动词,而不是不及物动词。比如“他被批评了”“他被枪杀了”等,一般不说“他被活了”“他被死了”等。但是,在近代汉语中,“被”后面可以连接不及物动词,构成“非被动关系的被动句”(蒋绍愚1994)或“反向被动句”(向熹1993)。在这类句子中,说话者往往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对说话者来说是“不愉快、不如意”。为将其与被动句区别开来,于被动句外,另立新名“遭遇句”。{1}如《水浒全传》第23回:“那武大是个懦弱本分人,被这一班人不时间在门前叫道:‘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口里!’”《五代史平话·周史上》:“曹英赶上,被彦超弃马走入城去,两下鸣金收军。”我们认为,现在网络上所见到的“被××”当属“遭遇句”,是近代汉语语法的一种延续,而非被动句。
  “被××”在句法构成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从内部结构看:“被××”是动宾短语,由动词“被”和附着其后的动词或其他词语构成。“被××”整体为名词性,具有名词的语法功能,可以作主语、谓语、宾语等。
  (二)从音节构成看:“被××”中的“××”绝大多数为双音节,如:被娱乐、被录取、被消费、被就业、被寂寞、被富裕、被统计、被下岗、被失业、被失身、被恋爱等。也有多音节,如“被娱乐化”。
  (三)从词性角度看:“被××”中的“××”多为不及物动词,如被娱乐、被恋爱、被录取、被消费、被统计、被培训、被捐款、被失踪、被增长、被就业、被下岗等;有一些是形容词性的,如被和谐、被寂寞、被富裕、、被小康等;还有一些由短语构成,如被跳楼、被袭警、被自愿等。无论“××”属那种情况,它都在向我们传递一个完整的事情。
  
  二、“被××”的语义分析
  
  “被”本义为“被子”,《说文·衣部》:“被,寝衣。”由于被子覆于人体之上,从而引申出“覆盖”义,《楚辞·招魂》:“皋兰被径兮斯路渐。”王逸注:“被,覆也。”因覆盖于物上,下方的事物便处于遭受状态,又引申为“遭受”义,《史记·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在现代汉语中,表“遭受”义的“被”字句一般都被看作是被动句。有些学者认为“被××”广泛运用是由于阜阳“白宫”事人件,是一个被动句。{2}而我们更倾向于近代汉语语法“遭遇句”在现代汉语语法中延用。“被××”中的“被”后面一般不再接施事主语,也不连接受事主语,施事主语和受事主语都可根据句义补足。“被”后面的“××”传递受事主语所遭受的事情,借用“被”字来突显非自愿性和被迫性。
  “被××”在语义上有以下几种类型:(下文所引例句均来自互联网。)
  (一)已然型,即“被”后面所连接的“××”已经成为事实。有的未用引号:
  (1)被失业的华为4000多兄弟姐妹们的心声。
  (2)中国时报:陈水扁被消费还是民进党被消费。
  (3)促成5000万大单反被下岗。
  (4)我被开心了一下。
  (5)今天你被恋爱了吗?
  (6)李丽珍17岁曾被失身。
  (7)我又被娱乐了一回
  有的用双引号以示突出强调:
  (8)《焦点访谈》:威县大学生就业“被捐款”。
  (9)67%赞成“汉字整形”?汉字难逃“被统计”。
  (10)佘守亮“被自杀”,来自公安局的绝版传奇。
  (11)宁波一男子“被跳楼”,半小时尝遍人生苦辣酸甜。
  (12)堵住职工“被培训”漏洞最关键。
  (13)一些券商股反而遭遇冷落,“被寂寞”了。
  (14)传“被失踪”记者已被刑拘。
  此外,有几例当引起注意:
  (15)都市男女:别被寂寞乱了感情。
  (16)为什么警察他们自己不想想为什么会被袭警?
  (17)“被”时代,当心被录取。
  (18)我很多博文发表后被和谐了。
  例(15)“被”即非“被动”,也非“遭遇”,而是表“原因”,由此亦可证明“遭遇句由被动句演化而来,表原因的‘被’又来源于遭遇句,即被动句→遭遇句→表原因”{1}。例(16)“被”所引导对象是强势一方。而在“遭遇句”中,“被”连接的多处弱势,他们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甚至连定义权也只能任由掌握权力的另一方拿去。例(17)为旧词翻出新义,“被录取”一词一直在现代汉语中使用,意指企业或单位选定考试合格的人。而网络上流行的“被录取”指许多普通民办高校或低层次的公办专科院校,以盈利为目的,将一些低分考生招收进校。例(19)中“和谐”利用反讽手法,实指文章遭到“删除”。
  (二)未然型,即“被”后面所连接的“××”还未成为事实。此类句子因所遭受事件没有成为现实,故多用引号,达到嘲讽作用:
  (19)我们想富裕,但我们不想“被富裕”。
  (20)“被就业”暴露大学”七宗罪——大学圣地成“造假胜地”。
  (21)泰兴人,你会不会“被小康”?
  (22)统计局数据遭疑 网友戏称工资“被增长”。
  
  三、“被××”的语用特点
  
  (一)继承中有创新
  “我们认为遭遇句是由被动句发展来的”{1},新兴的“被××”在语用上也与被动句有不可分离的关系,“被××”族新词是在继承被动句的基础上发展壮大的。无论是在构词上还是在语义上,都体现了对传统的继承。例如,构词上,被动句中的“被”后连接的通常是及物动词,新兴“被××”也有“被+动语素”,如“被录取”,但数量非常少。不过这也说明了新兴“被××”族词语的出现,完全符合语言本身发展规律。此外,“被”后除连接及物动词外,更多的是与不及物动词或动宾短语,如“被恋爱”“被失身”“被小康”等。语义上,被动句中,“被”表示被动的一个标志,而在“被××”中,“被”表示的是“遭受”义,其后所接“××”有时是原本是现代汉语中存在的,但是语义发生了改变。如“被录取”“被寂寞”。在“我被寂寞包围”中,“寂寞”作施事主语,而在“券商概念‘被寂寞’了”中,“寂寞”表结果。
  (二)开放中有变化
  新兴“被××”族词语具有开放性,只要觉得遭受了不公平的事情,不管其原因如何,只要在语用上有需要,就会出现“被××”。一个人如果被他人当作是开心的工具,这时他就“被开心”了;一个人如果被刑拘,家属未得到通知而去报案,这时他就“被失踪”了。正因“被××”具有开放性,故多为临时构词,可能除了“被录取”等个别词语有可能在汉语词汇系统中长期存在外,其余通常不具普遍性,像“被自杀”“被捐款”等,很难说它们能够在汉语词汇中长期存在下去。此外,随着社会的进步,制度的完善,“被统计”“被增长”“被就业”等就会逐渐退出语言舞台。因其开放性、临时性,新兴“被××”族词语也具有不稳定性。除个别词语能够固定在汉语词汇系统外,其余的“被××”族词语往往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三)语气重心不同。
  在朗读遭遇句“被××”时,语气重心在“被”字上,强调一种遭受的弱势状态。如“被小康”在朗读的过程中,“被”字重读,强调受事者是被迫的,也就是说在现实情况下他还没在达到小康的水平,而一些统计者为了自己的利益,随意更改数字,“迫使”受事者达到小康的生活水准。而朗读被动句时,语气的重心是放在后面的施事动作上,更多的是强调动作的结果。如“他被枪毙了”,我们在朗读的过程中,重音是放在“毙”字上,以突出“死亡”的结果。
  
  四、“被××”反映的社会文化
  
  汉语本身是一种与文化相关性很强的语言,文化蕴涵较大,新词新语的出现涉及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这些成就的背后,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引起了民众的一些反对,为“被××”类新词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和条件。首先,少数政府工作人为了扩大自己的政绩,在数字上做游戏,任意将数字扩大,以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而这却与事实不符,遭到民众的的反对。从而形成“被增长”“被小康”“被富裕”等一类词语。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真正达到“增长”“小康”“富裕”,这类新词将不再有存在的价值,便会退出语言舞台;其次,少数垄断型事企业单位为了增加自己的市场份额、经济利益或名誉,而造成对民众的伤害。“被消费”就是由于银行或通信行业,规定套餐或数额限制;“被就业”是大学为了提高自己的就业率,虚盖公章;“被培训”指对本不需要培训的人群进行培训,或者对受训人进行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培训,实为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再次,社会上许多道德品质较低甚至是道德缺失的人做出伤害他人身体或精神的事情。“被娱乐”则是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将他人的一些隐私作为自己愉悦的工具,从而使他人遭到伤害;“被失身”更多是是男性为了个人欲望的满足与女性发生关系,事后却不承担责任,使女性在身体和心灵上都受到伤害。
  我们认为,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被××”族新词将可能退出语言舞台,或朝着其他方向发展,而不会出现“被时代”。
  
  五、结语
  以上我们分析了“被××”族词语的句法、语义、语用和社会文化方面特点。发现网络流行语“被××”由近代汉语“遭遇句”演变而来。它的出现,既与语言本身发展密切相关,也是社会发展推动的结果。认识并研究此现象,对词汇学及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注释
  {1}黄晓雪、李崇兴《“被”表原因的来源》,《汉字文化》,2007(5):32.下面所举两例均引自此文。
  {2}王灿龙《“被”字的另类用法——从“被自杀”谈起》,《语文建设》,2009(4):65—66.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99:67—69.
  [2]黄晓雪、李崇兴《“被”表原因的来源》,《汉字文化》2007(5):32-35.
  [3]王灿龙《“被”字的另类用法——从“被自杀”谈起》,《语文建设》2009(4):65—66.
  
  (通讯地址:330200 江西省莲塘一中;
  330022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抱臂快摔法    擒拿术就是耍针对人体关节只可顺动,不可逆转这种特性和弱点,在散手摔法当中,应注重先抓拿肢体关节,加以牵引控制,并灵活运用招法。抱臂快摔法,就是擒拿旋术中,随时把握机会,通过抱臂并控制关节快速将对手摔倒制服的技术。    1、抱臂踹肋  动作路线及要领:当对手用右直拳击打我头部时,我左手挡抓对手右小臂(图1),右脚向对手右脚前上步,同时右臂从对手右腋下穿过上挑并抱其右大臂(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