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死亡率较高.相当一部分心力衰竭患者常合并房内、房室及心室内传导延迟,这些传导障碍的出现常加重心力衰竭.虽然药物治疗在不断发展,但目前抗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对这部分伴房室和(或)室内传导障碍者常无效且不能改善预后[1].心脏再同步化起搏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却初步显示了对药物疗效不佳的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应用的良好前景.CRT是指对已存在电机械活动失同步的衰竭心脏,通过心房和左右心室多部位组合同步起搏,来纠正、恢复和改善心脏的同步性,提高心脏作功效率和射血功能的治疗方法.CRT拓宽了器质性心脏病终末期的治疗方法,是近些年来国内外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界研究的热点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