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徐州

来源 :决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0123456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声名鹊起”,这是郑州市党代表团赴徐州考察学习后的一句评语。省会城市郑州向地级市徐州学习,本身就蕴含深意。不仅仅是郑州,梳理发现从4月起,已有临沂、郑州、洛阳、开封、唐山、济宁、许昌、枣庄、商丘等10多个地市党政代表团赴徐州考察学习。
  其中,以河南城市为最多。6月29日,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在河南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上说,“要前看标兵,回看追兵。徐州的转型发展值得研究,可以借鉴。”这促使更多河南城市赴徐州考察。河南广电专门派出总编辑带领的全媒体采访团,推出《他山之石·徐州转型发展启示录》的连续报道。实际上,该专题片的大标题,已点明了多地齐赴徐州学习的原因。
  “十一五”以来,徐州创新路径,在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社会转型等方面,打响了一场“新淮海战役”,开辟出绿色发展新天地。十九大后的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地方考察来到徐州,对徐州转型发展的成绩给予肯定。这是多地学习徐州的宏观背景。
  既然有多个地市在短时期内密集学习徐州,肯定是有可学可鉴的地方。
  首先,从党政代表团考察学习的公开报道中,可以发现深层内容。10多个地市学习考察的地方呈现高度重合:云龙湖、潘安湖、徐工、创新科技谷、淮海数据湖等,成为必去的考察点。这里面有产业转型、科技创新,也有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生态文明,可以说都是徐州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上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突出亮点。
  其次,學习抓实体经济。以徐工成功转型和先进制造业壮大为两大标志,徐州一直坚持抓好制造业,特别是制造业的脊梁装备制造业。同时,新兴产业构建起转型发展的新动能。中国矿业大学的4位教授,点燃了徐州安全产业的星星之火。如今的国家安全科技产业园,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安全产业高端平台,汇集100多家企业、26个研发机构。而这只是徐州“四新经济”的一个方面。
  再次,学习城市功能与发展理念的双提升。徐州贾汪区是“百年煤城”,在转型中“蝶变”成湖阔景美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从百年矿区到生态公园的华丽转变,徐州在全国老工业基地城市中具有示范作用。
  最后,放在全国城市格局中来看。徐州自觉摆脱“地级市思维”、勇于破除传统“苏北意识”,站在高端看徐州,已超越“一般地级市”的范畴:对河南、陕西等省来说,徐州是中西部沿“一带一路”通江达海的必经之路;对淮海经济区兄弟城市来说,徐州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是区域发展的龙头引领者;对资源型老工业城市来说,徐州是产业转型、新动能塑造的现实样本。
  借用开封学习徐州后的一句总结,可以说是概括了各地市学习徐州的要义:看徐州人的思想和精神状态,看奋力拼搏所选择的路径,探寻徐州重塑发展优势、提高发展位次、实现升级蝶变的“密码”。
  这个“密码”,恰好就是“为什么学徐州”的真正答案。
其他文献
'半壁江山',一直是概括安徽县域经济时最常用的词语。其实在经济数据的背后,安徽县域经济已呈现多种变化。当把这些孕育新增长力的变化叠加在一起时,能够感触到安徽
期刊
2018年8月,是中国高铁开通运营十周年的时间节点。十年来,中国高铁从零起步,目前运营里程达到2.5万公里,占全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2/3,累计运送旅客超过70亿人次。  在煌煌大数据的背后,高铁对沿线每一座城市,都带来了巨变。6月,一份“高铁给三四线城市带来什么”的研究报告出炉,却没有引起社会舆论的热情,在自媒体上也没能成为“网红”。但由此引出的话题,值得特别关注。  在“人才争夺战的硝烟”下,人
为提高农房建设质量,改善农民居住环境,许多地方推出了少则数套、多则数十套的优秀农房设计方案,供建农户选用.然而,这项工作在一些地方开展起来还比较困难、推广的效果不理
又是一个金秋。25年前的这个时节,阳光透过缝隙,打在一群年轻人的脸上,温暖、透彻,心怀梦想。桌上,新创刊的杂志散发淡淡的墨香。从那时起,我们坚信,这是光照进的地方。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