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采油地面工艺的阐述

来源 :科技与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h07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油田开采业逐步发展,三次采油地面工艺被广泛应用到各个油田开采当中,它在提升油添采收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支撑当前国内油田发展的核心技术。目前,国内大多数油田正处于由二次采油向三次采油的过渡时期,三次采油地面工艺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深化对三次采油地面工艺的研究和分析有助于完善三次采油地面工艺,稳定原油的生产。为此,下面本文将具体来分析三次采油地面工艺,主要从三次采油地面工艺概述、五种常用的三次采油地面工艺分析两个方面展开介绍,以期能够提高油田开发的稳定性和高效性保证油田开采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三次采油;地面工艺;阐述
  在石油才开业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过程中,采油工艺也正经历着由二次采油向三次采油的改进,采油业的油田采收率在不断提升,采油地面处理设备不断更新和发展。但是目前,国内三次采油地面工艺的发展还不够完善,三次采油地面处理设备的实际运行还存在着一些不够完善的问题,急需得到改进。目前我国油田在开采过程中只能开采出30%多的石油,而且油田的生产寿命比较短,所以,提升整个采油工艺的适应性和完善性是当务之急。为此,下面本文将首先来分析三次采油地面工艺的工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五种国内发展比较成熟的采油工艺,以期能够深化对三次采油地面工艺的研究,保证我国油田开发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一、三次采油地面工艺概述
  三次采油地面工艺在我国起步比较晚,还不够成熟。从多个现有矿场近几年来的实验结果来看,三次采油地面工艺的实际采油效果是非常好的,目前已经在国内绝大多数油田中投入使用。三次采油矿场规模不断扩大,正由初期几个井组发展到整个断块,采油技术也由原来传统单一的聚合物驱发展到微生物区,MD膜驱动等多种方法。三次采油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带动了与三次采油地面工艺向匹配的设备的发展。其中在这些工艺当中,聚合物驱占主导,微生物驱、微交联聚合物驱、碱聚合物二元复合驱占辅助地位。国内的三次采油定点供应设备,一般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种是固定站,另一种是橇装配注站。所谓固定站是指地面处理所需的所有设备都固定在砖混结构基础之上,所用的注水或者供水供电管道都会事先埋在地下。而撬装配注站则是移动的,它是将参与开采作业整个过程的装置安装在撬装底座上,用临时电缆进行连接。建造撬装配注站资金较少,灵活性比较好,整体结构简单,耗费时间少。
  二、五种常用的三次采油地面工艺分析
  (一)清水聚合物驱油工艺
  这种驱油工艺最初是从日本引进整套注聚装置以及配套技术,这种工艺流程会随着注入聚合物溶液量的增加导致注聚井压力上升,从而导致各个井组的聚合物溶液的注入量分配不均。后期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改进了三次采油注入工艺和配套工艺技术,将之变成聚合物驱油分散注入装置和相关配套技术,它的优点是能够利用单泵对单井,电磁调速来改变聚合物原液排量;还能够通过涡轮流量计来计算聚合物原液的注入数量,从而可以保证注入浓度。并且可以根据注入浓度来随时调节注量,从而实现了对量的控制。
  (二)微交联聚合物驱和碱/聚合物二元复合驱油工艺
  所谓微交联聚合物驱油,主要是通过向注水井中注入污水来配制浓度较低的聚合物溶液,并加入交联剂和强化剂来有效解决清水水源紧张的问题,并且能够有效提升原油采出率,它同时也解决了油田产出水外排的问题。在注水井中加入污水、交联剂、强化剂所配制出的聚合物溶液可以在地层当中形成较高的粘度,这样可以扩大波及体积,还可以提升采油效率。这种采油工艺的优点是便于配置也便于输送和储存。其次是碱/聚合物二元复合驱。这工艺在注入时需要采用两套装置。首先是聚合物溶液的常规分散和注入系统,其次是碱溶液的溶解和注入系统,它们是把碱溶液、聚合物溶液与水相混合,达到设计浓度,然后利用单泵输送到井口。整体工艺设计流程比较简单,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会有一些问题,例如,在配置碱溶液时,由于碱干粉比重大、物理性质不稳定,太容易受潮结块,所以会导致卡在螺旋上升期当中,严重影响注碱检时率。
  (三)微生物驱油工艺
  微生物驱油工艺的整个注入流程比较简单,注入方式不断优化。采用的微生物是喜氧菌和厌氧菌。注入厌氧菌时的流程主要是菌液稀释、调节控制、混合注入、液量计量四个环节。注入喜氧菌时,要首先做好营养液的配制工作,压力器的配置要通过专门的配置系统来进行配置,将营养液和菌液混合配置稀释、调节控制,然后通过计量计注入。这项工艺最关键的是要把微生物体系完好无损的注入地层当中,这样就可以有效提升采油效率。
  (四)MD膜驱工艺技术
  MD膜驱工艺技术是把MD膜驱剂分子直接作用于岩石表面,以水溶液为传递介质,三者形成一个单分子层MD超薄膜。通过这个MD超薄膜可以有效提升原油采收率和汽油效率。这项工艺的驱油效果还是比较好的。这项工艺的特点是装置设计结构紧凑,现场便于操作,选择的注入泵科学合理,注入浓度调整范围比较大。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五)单井注聚注入工艺
  这项工艺主要适用于小零散区域的开采作业中。小零散区域地质桥条件更为复杂,短时间内很难确定聚合物驱油的区域面积。而且聚合物驱油地面工程投资大,设备重复利用率低,所以为了提升驱油效率,一般采用这种方式。它的撬装注聚装置重复利用率高,装置投资低,耗时短,可以圆满完成单井组注聚工作。它的优点是实现了聚合物分散溶解单元、罐群单元、喂入单元和配置单元的一体化,而且它具有固定驻站的全部功能。
  结束语
  三次采油地面工艺在我国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如今越来越成熟,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效果突出。对于实现地面采油工业向集约化方向发展起了关键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三次地面采油工艺的发展还不够完善,还存在着很多技术漏洞和不足,有待于进一步的技术更新和发展,必须着力解决例如地面工程建设庞大、工艺流程复杂、建设资金过大、效率较低、受地质条件的限制较多等问题。为此,我们要着力改进三次采油工艺的发展思路,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改善三次采油的地面处理设备,强化处理设备的适应性,积极促进原油开采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单芳,贺露,周栋.油田三次采油污水处理方法研究[J].内江科技,2011(06):104.
  [2]黄涛,程丽晶.三次采油地面处理工艺分析[J].工艺处理,2014(11):233.
  作者简介
  张玮(1972-),男,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油气开发。
其他文献
【摘要】近几年来,广播电视行业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发展的各种需求。在这个信息化全面覆盖的时代,广播电视工程中最重要的技术就是接地技术的运用,接地技术的健康发展是广播电视工程的基础,本文就对广播电视工程的接地技术展开相应的研究。  【关键词】广播电视;接地技术;相关研究  所谓的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就是指在点位的基准之间与广播电视系统组建一个低电压的安全通道,以确保广播电视设备遭受雷电
通过对某矿切眼倾角大28°~37的特殊地质条件及安装设备进行概述,分析了切眼施工安装面临的风险并提出安装对策。通过工作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同类条件下综采工作面安
近年来,随着道路交通的压力越来越大,地铁作为地下交通运输的一个重要方式,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提升运输的实际效率。而作为地铁隧道施工的重要方法—盾构法,尽管已经有了一些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在水利工程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水利工程也为我国工业和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对于水利工程本身而言,工程具有较好的防渗性能具有重要意义,而灌浆施工工艺是水利工程实现良好防渗功能的关键。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灌浆钻孔施工技术,而后又分析了灌浆施工工艺及其质量保证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中;防渗处理灌浆施工工艺;质量保证措施  1.灌浆钻孔施工技术  1.
【摘要】千斤顶是液压支架的关键部件。千斤顶缸筒静密封台容易产生变形、拉伤、腐蚀三类损坏,损坏比例较高。我公司利用自动环焊设备和车床,配合相应的焊接工艺和机械加工工艺,实现了高效、低成本缸筒静密封台修复。  【关键词】液压支架千斤顶;缸筒静密封台;环焊工艺  液压支架千斤顶是液压支架的主要零部件,其加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支架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液压支架千斤顶缸筒密封台的损坏主要有变形、拉伤和腐
工程部位因地质条件复杂,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为保证电厂安全,实施加强支护。本文简要介绍锚索施工方法,钻孔导直理论的探讨,技术改进等。
【摘要】介绍雷害对输电线路的影响,描述开展差异化防雷风险评估的目的和评估流程。另外,应用差异化评估系统对输电线路进行防雷风险评估并提出治理措施,使防雷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雷害;差异化风险评估;评估流程;治理措施  Lightning prevention risk assessment technology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Trans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