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高年级日语课文授课方法之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高年级采用的日语教材大多是由单词、语法、课文、注释、练习这五个主要部分构成。传统的授课方式比较偏重单词、语法、注释、练习这几个环节,而忽视课文的讲解。这样的授课方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日语人才的要求,也与新型日语国际能力考试的趋势背道而驰。很多学生翻译单独的句子还可以,让其针对某些社会现象或某个事件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则无所适从,一筹莫展。这很大程度上与高校日语教学中不重视课文讲解有关。新型日语国际能力考试从2010年7月开始正式实施,分为N1到N5共5个级别。无论哪个级别阅读所占比例都很大,均为三分之一左右。阅读量大,时间紧,阅读部分得分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考生的及格与否。这些都要求日语教师重新审视课文这一环节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年级 课文讲解 新型日语国际能力考试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95-02
  高年级日语教材的课文一般都很长,每篇课文三千字左右,长的可达五千字。在讲解文章时,如果通篇逐字逐句地翻译讲解,既要花费大量时间,学生也会感到枯燥无味,结果事倍功半。笔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授课方法,供广大日语教育者参考。讲解课文时可分为四部,第一步为带着问题阅读;第二步为重点部分的讲解;第三步为分析讨论问题;第四步为归纳总结。
  第一步:带着问题阅读
  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有了明确的目的,学生会产生一种紧张感,能够集中精神高效率地阅读。所提问题的种类,结合新型日语国际能力考试的题型,主要有三类。即代词所指,文章主题,原因理由。
  1.代词所指
  读解文章中的句子一般都较长,特别是高年级教材的课文,往往整个一段就是一句话,所以句子中会经常用到代词「それ」。「それ」一般指代文章上下文中所提到的事情。这类问题会经常出现在日语读解试题中。
  2.文章主题
  这是考查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情况。日语国际能力考试中,通常是从四个选项中选择作者最想说明的道理,或是与文章内容相符或不相符的一项。
  3.原因理由
  即针对某一具体句子,要求学生阐述作者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想。
  第一步是很重要的一步,这一环节做得到位的话,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从而正确引导学生进入下一环节。在第一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所提问题难易度要适中。太简单,学生会觉得没有难度,提不起兴趣,从而降低阅读的质量。太难的话,会让学生觉得自己无法回答所提问题,产生放弃的念头,导致不能积极主动地去理解课文,思考问题。
  2.提出问题时要用日语。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考虑到刚开始学生可能听不懂所提问题,可以用汉语翻译一下,也可以把问题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进行一段时间后,随着学生已经适应此种教学方法,就不要再翻译所提问题了,只要根据学生的听解能力决定是否写出问题的关键词就可以了。
  3.要鼓励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时,不管正确与否都要尽量鼓励学生。在这一环节不要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正确与否的评价,唯一需要教师作的是记录由哪位学生做了怎样的回答。在讲解完文章之后,即进入第三步之后,再让学生回答相同的问题,并与先前的回答作比较,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文章。
  4.安排阅读时间。至于阅读时间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在课后阅读,也可以利用课堂时间阅读。前者可节省课堂时间,后者可锻炼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两者各有千秋,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
  第二步:讲解文章
  高年级日语教材的课文篇幅一般为三千字至五千字左右。在讲解文章时,如果采取让学生读完后翻译,教师再进行讲解的这种传统教学方式,既要花费大量时间,学生也会感到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结果事倍功半。笔者的经验是只讲重点,其余部分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重点部分的讲解可分为重点词汇、重点语法的讲解和重点段落的讲解。
  1.重点词汇、重点语法
  高年级日语教材对课文中出现的词汇、语法一般会做详尽的解释,并会列举大量的例句,全部掌握其用法是有一定难度的。在讲解词汇和语法时切忌贪多,一节课重点词汇、重点语法的数量控制在四个左右就足够了。如果学生每节课都能真正掌握并能够正确使用这四个左右的词汇和语法,积少成多,一学期下来数量也是惊人的。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背诵的习惯,每个重点词汇和语法至少要背诵一个例句,并且利用下次课的前几分钟提问。
  2.重点段落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重点段落,怎样从文章中挑选重点段落。每個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笔者提供一些要素,供大家参考。①句子较长,难以理解的段落;②重点词汇和语法较多的段落;③比较有哲理,发人深思的段落;④内容为日常会话、现实生活中使用频率高的段落等等。重点段落的讲解可多花些时间,让学生朗读、翻译,使其真正明白句子的意思,作者想要阐明的观点。可以挑选一些不太长的段落,鼓励学生背诵。
  第三步:分析讨论问题
  问题已在第一步提出,但没做具体分析。在讲解完课文之后,重新让学生回答相同的问题。一定要和先前的回答做对比,如果不一样,就要分析讨论为什么不一样。通过这样的对比练习,让学生认识到理解文章时自己的思路在哪方面是比较薄弱的,今后应该注意什么,应该加强哪方面的练习。在分析讨论完第一步提出的问题之后,可以再提出几个新的问题,来考察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文章,真正明白文章的主旨。
  第四步:归纳总结
  由于高年级日语教材的课文一般较长,讲授完文章要花上很多课时。每所大学的要求不尽相同,但无论课时量的多与少,讲授完一篇文章之后,归纳总结是十分必要的。
  1.归纳总结重要词汇和语法
  按每节课讲授四个左右的重要词汇和语法来计算,讲授完一篇文章之后,所学数量至少在十个以上。我们的要求是每个重点词汇和语法一定要背诵至少一个例句,那么例句也应该是十个以上。在第四步中让学生重新温习背诵这些例句,学生会切身感受到通过文章学到了新的知识。
  2.归纳总结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
  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刚开始学生可能不适应,难以用日语来准确地归纳总结。此时教师可参考以下步骤引导学生,直至其可熟练地用日语来进行归纳总结。
  结合日语文章的写作特点,步骤如下:
  ①一般作者会从现实中的某一现象或某一事物着手,以次为基础来展开作者的观点。可以先让学生总结归纳作者的着手点。②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③此种现象、事物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④通过以上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以及给带给我们的启发、启示等。
  以上的四步是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仍有许多不足和亟待改进完善的地方,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蔡全胜等.《新大学日本语》[M].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
  [2]吴侃. 木村新次郎.《高级日语》[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其他文献
恢复我国在关税和贸易协定(英文简称 GATT)的缔约国地位,对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认清这一形势,分析“复关”后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变数、机遇和代价,不失
由北京电视台和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摄制的10集电视连续剧《好男好女》已届完成,不久将与观众见面。这部剧生动反映了中国农民在动乱年代的悲剧命运,揭示了10年内乱给中国农村
本文从导游的自我角度,分析了影响导游自我认同的因素,提出了基于导游自我角度的职业认同的提升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从导游的自我角度提出增强其职业认同感的方法
摘 要:游戏是小学英语教学中一种常见的手段,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巧妙地设计游戏活动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但游戏活动必须遵偱一定的原则,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画龙点睛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游戏教学;原则  前段时间,我听了一节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7 At Christmas的研讨课,在教学“Whose …is it/are they?” “Is it/
利用三能级系统的密度矩阵方程,通过迭代法计算了小型光泵NH3分子远红外激光器(mi-ni-NH3-OPFIRL)的介质增益Gs沿激光管的变化规律以及远红外信号光强Is沿激光管的放大过程。计算表明激光管有激活区和饱
好,8月份了,都放暑假了。 你可以坐在家里,啃着西瓜,看我们的“偶像出场”。 当然,还有我们共同盼望许久的世乒赛。 没有了团体赛的世乒赛总令人有几分不能释怀的遗憾,但是幸
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由此引发的治安问题直接影响着国家和民族地区的治安稳定。开展民族地区治安问题研究,是民族学、民族关系学、民族问题研究在公
在艺苑笑林中,江南滑稽戏具有独特的风采,苏州地处江浙沪三角地中心,不仅对滑稽戏的形成有密切关系,而且还孕育了不少有名的滑稽戏演员。苏州市滑稽剧团凭借天时、地利、人
从木材流通应遵循的规律和所处的环境着手,提出了木材流通的发展策略。并研究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木材流通的体制、机制、主体等问题。木材流通的改革正处在一个新的转折点
背景:现已证实他汀类药物可降低心脏事件和死亡率。然而,少有研究涉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他汀类药物治疗的长期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于1987—1992年间接受PCI的连续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