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口用工单位撤岗 解聘派遣工要赔偿

来源 :农民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d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赖云芳与一家劳务派遣中心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后,被派遣到某公司工作。不久前,公司因经营方向调整,撤销了赖云芳所在的部门及岗位,并将她退回劳务派遣中心。后来,劳务派遣中心以无能力为她推荐合适工作为由,解除了与其尚有2年到期的劳动合同。赖云芳虽然一再提出异议,但劳务派遣拒绝撤销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劳务派遣中心的做法对吗? [Case] ​​Lai Yunfang and a labor dispatch center signed a written labor contract, was sent to a company. Not long ago, due to the adjustment of business direction, the company revoked the department and position where Lai Yunfang was located and returned her to the labor dispatch center. Later, the labor dispatch center with the inability to recommend the right work for her grounds, lifted with its still 2 years due to the labor contract. Lai Yunfang despite repeated objections, but the labor service refused to rescind the decision to terminate the labor contract. Service dispatch center approach right?
其他文献
【课标·教材·学情】《春》是经典美文,可以让学生接受美的巡礼,得到语文的滋养。小学阶段,学生虽接触过此类美文,但多停留在感知、体会的层面,到了七年级,教师应根据“课标
“它一定躲在了什么地方。”我摸遍外套的几个口袋,又索性将书包里的东西全部倒在桌子上时,排在我后面的人都开始叹起气来。我向餐厅里的时钟瞥了一眼,还有三分钟就要打上课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教学相长的过程,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命历程.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以下是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效率的几点想法和做法.    一、帮助学生克服急躁心理,培养思维的稳定性    数学这门基础学科,自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伴随着每个学生的成长,学生对它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每个人并不一定都是成功者.很多同
日前,从全省科技创新大会获悉,我市双登股份公司荣获2012年省企业技术创新奖。据了解省企业技术创新奖的推荐对象,是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强的创新型企业和按国家新标准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17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的决定》已经2016年12月21日自治区十二届人民政府第86次常
<正> 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实践表明,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业都是受监管最严厉的行业,金融监管是各国政府规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进入90年代,震动全球的国际商业信贷银行倒闭(1991年)、英国巴林银行破产和日本大和银行事件(1995年),令人触目惊心,加强金融监管及其立法,促进金融业健全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德棉集团从1997年组建集团至今的短短5年 ,坚持技术创新 ,积极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业绩 ,企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年来 ,德棉集团由小
2016年8月14日,身患癌症却被所在单位——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开除的老师刘伶利,带着病痛和绝望走完了她短短32年的人生路程。在此之前,兰州市榆中县人民法院、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一审、二审中均判决学院开除刘伶利的决定无效,但直到她去世,学院依旧没有执行法院判决。那么,刘伶利的维权行动还能继续下去吗?家人能为已经逝去的她讨回公道和正义吗?  雪上加霜 患癌老师被学院开除  2015年1月19日,正
<正> 近十多年来,经济法学一度是我国法学界最具活力、最多热门课题的学科之一。本文将对1995年发表于我国法学专门刊物(有的包括1994年最后一期,有的未能包括1995年最后一期)的经济法学论文以及劳动法学和环境法学论文中的一些观点进行评述。评述以热点问题为中心,难以面面俱到。如对重要问题有所遗漏或某些评论未尽妥贴,作者真诚地欢迎学界的批评指正,并将在未来的工作中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