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凤菜:经典小菜中的隐形杀手

来源 :知识就是力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hank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人类这个物种诞生开始,我们就在与不同的食物做斗争,有些食材进入了我们的食谱,有些食材因为种种风险又被踢了出去。即便是吃了上千年的食物,也可能碰到这样的尴尬事儿。红凤菜就是其中之一。
  我第一次吃到红凤菜是在一家叫懒人餐厅的川味馆子里,一道红凤菜溜肝尖,那味道久久萦绕在我的舌尖之上——红凤菜里淡淡的菊花味儿,加上稍许的滑腻感,与猪肝的软糯和微微的苦味儿交织在一起,再加上有几粒麻椒提味儿,堪称完美。其风头完全盖过了椒麻鸡、口水兔和跳水鱼。导致我时不时去下馆子都想再点这道菜。后来,我常在两广地区活动,这才发现红凤菜根本算不上什么新鲜玩意儿,馆子里的上汤红凤菜、麻油炒红凤菜都是家常味道。还有人相信,菜碟里面红色的汤汁有补铁补血的功效。于是,红凤菜成为一道家常菜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是近来,红凤菜惹上了大麻烦,据说吃这种菜会伤肝伤肾,并且是永久性的损伤,甚至会导致癌症。这种经典蔬菜到底还能不能吃,它们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麻烦呢?之前说的补铁补血的传言又是不是真的呢?
  身边的菊科小菜
  
  某日,我读到一本《菜市场蔬菜图鉴》,发现作者的爱好竟然与我相同,当然身居华南的她多了与红凤菜亲密接触的机会——“细嫩的红凤菜加姜丝,用麻油清炒,就是一道美味,每日都会出现在祖母的餐桌之上。当然也有人因为其中奇怪的味道,拒之千里。”可见,这种叶片面绿背红的蔬菜,我们已经吃了很多年了。
  红凤菜之所以得名,大概是因为那些柳叶状的叶片聚集在一起,很像凤凰的尾巴。它的别名也有很多:紫背菜、红菜、两色三七草……也有些地方,会误称其为紫背天葵。红凤菜和向日葵其实是一家人,它们都是菊科家族的成员。除了红凤菜,还有其同属的植物——白凤菜,只是该品种并不为我们所食用罢了。
  不管是红凤菜还是白凤菜,都有一种特殊的气味儿。那是菊科植物特有的气味,一种由烯萜类化合物决定的特殊气味。茼蒿、苦菊(菊苣)、油麦菜(莴苣)这一众菊科蔬菜或轻或重,都有类似的气味儿,可谓爱者极爱,恶者极恶。倒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种植这种蔬菜几乎不用施化肥,虫子们对这种重口味儿的菜肴是退避三舍。再加上红凤菜容易种植,看起来,简直是为目前倡导的有机农业量身打造的。
  说起来,红凤菜跟中国另一道传统蔬菜——葵菜也颇有相似。葵菜并非菊科植物,而是锦葵科的植物,这种植物在唐朝以前一直是中国的“白菜之王”。它们的掌状叶子绿中带红,炒制之后口感非常滑腻,所以民间也俗称为滑菜,其色泽和口感跟红凤菜非常相像。
  不过,近来喜欢吃红凤菜的朋友倒是碰到了一个麻烦,有报道称,红凤菜中含有很多危害肝脏的物质。这是真的吗?
  伤肝毒药有多狠
  红凤菜中确实含有能够伤及肝脏的化学物质——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As)。这种物质在植物世界中并非稀奇的成分,大约有3%的植物都含有它,其中尤以紫草科、菊科和豆科植物为甚。这些植物中的PAs成分,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不小的麻烦。有调查显示,食用富含PAs的主食,或者经常饮用药草茶,都会导致肝病发病率的上升。
  说起来,PAs对人体并没有直接的毒性,只有在我们机体内进行代谢产生了代谢吡咯之后,才会露出凶相。这些代谢吡咯有很强的抢夺电子的能力,所以它们可以抢夺核酸、蛋白质等一众物质的电子,最终造成细胞损伤。因为这种代谢通常发生在肝脏中,所以肝脏就成了被侵袭的重灾区。另外,PAs还可能导致细胞的凋亡或死亡,而引起肝细胞出血性坏死、肝巨红细胞症等肝损伤问题。
  如此看来,PAs绝对是凶狠的杀手,那含有这种物质的红凤菜我们还能不能安心吃了?
  风险背后的理性思考
  有人说,很多毒性物质可以被我们的机体代谢掉,但是像红凤菜的毒素却能造成永久的毒性。这点所言非虚,但是我们机体仍然有很强的修复能力,只要在伤害和修复之间取得平衡,我们的机体就能正常运转。
  在食品学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脱离了剂量谈危险都是耍流氓。”但还是有很多人在有意无意地放大风险。就像当年鱼腥草被爆出含有马兜铃酰胺会伤害肝肾,蕨菜被爆出含致癌物质一样。一时间,仿佛让人以为只要吃下这些东西就一定会被送进医院。但事实并非如此严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调查结果显示,这些蔬菜的主要食用人群的肝病发生率有异常。绝对地抗拒某种食物,并不是理性的做法,这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偏信某种食物能够包治百病。
  相对而言,提高食物的多样性,才是我们普通人最容易操作,也最容易实现的降低风险的饮食方法。在食品安全被人们日益重视的今天,这个原则显得尤其重要。我们经常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吃这件事儿。当然正确处理红凤菜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风险,比如足够长时间加热可以使PAs分解,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就在反对红凤菜上餐桌的声音越来越高涨的时候,仍然有人坚持红凤菜对人体有莫大的好处,理由是补铁补血,这又是真的吗?
  美食锦囊
  花青素含量高的食物有哪些?
  很多彩色蔬果的花青素含量都很高,比如紫甘蓝、紫薯、紫米、红苋菜等,这些植物中都含有大量的花青素。
  怎样烹制彩色蔬果才漂亮?
  花青素的颜色受pH值、金属离子、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大。所以想要得到漂亮的颜色就需要注意控制这些条件。特别是在烹制时尽量避免接触碱面或者碱性调味品,它们会让这些食物变成蓝色,影响人的食欲。
  红色的汁水能补铁吗?
  炒红凤菜的时候,一定会渗出很多红色的汁液,这也是很多人认为红凤菜能补铁补血的原因。但是,这种红色其实跟铁元素毫无瓜葛,也就更谈不上补血了。
  红凤菜的红色来源于其中的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种很有意思的色素——我们的植物世界之所以如此绚丽缤纷,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拜花青素所赐:红的玫瑰、蓝的蓝莓、紫的甘薯,以及漫山遍野的香山红叶都是花青素的功劳。花青素在植物体内承担着很多重要的工作,比如在玫瑰这样的花朵中,它们是吸引蜜蜂收集花粉花蜜的招牌;在苹果蓝莓的果皮之上,它们是勾引动物大嚼的信息;在香山红叶体内,它们又变成了保护叶片免受低温日照伤害的防晒霜。它更为我们的餐桌增添了色彩。
  但是遗憾的是,花青素的分子中并无铁元素的存在,所以即便它们艳红似血,也很难为我们补充铁元素。此外,花青素也没有刺激红细胞产生的能力。这样看来,红凤菜补血不过是个“以形补形”的美好愿望罢了。
  另外,关于花青素对于人类健康的影响一直都存在争论。支持者认为,花青素确实存在抗氧化的功能,而反对者则认为这些抗氧化功能其实未必适用于人类。然而不管如何,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大量补充花青素可以促进我们的机体健康。
  这样看来,扮靓我们的餐桌,刺激大家的胃口,多多均衡摄入营养,才是花青素更实用的价值。
  叶子背面的“反光板”
  红凤菜“身体”上有个特别的现象,那就是叶片的面绿背红。这可不是红凤菜为了彰显个性的独特装扮,这种现象有着明确的生物学意义。
  通常来说,太阳光透过叶片之时,叶片只有一次捕捉阳光的机会,这对于个头高大的大树来说并不是问题。可是居于树下草本层的植物就悲惨多了,它们能“吃”到的阳光都是被大树层层盘剥之后的“剩饭”。
  所以,许多植物想出了聪明的应对之法。比如增大叶片的面积,这点在海芋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其叶片可以变成一把两人共用的雨伞。不过,叶片面积大也会带来麻烦,如叶片中心的散热问题、生长空间的问题等。所以像红凤菜这样的植物选择走了另外一条道路,那就是加装“反光板”。红凤菜的叶片背面有红色的花青素,使得穿过叶片的太阳光被层层反射,得以多次通过叶绿体,这就大大提高了红凤菜对阳光的利用率。有朋友可能会问,那么红凤菜的背面为什么是紫红色?
  这是因为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利用的是特定波长的光线,主要集中在红光区域和蓝紫光区域,至于其他颜色的光就是可有可无的了。所以红凤菜背面的“反光板”就是紫红色的。这也是植物对弱光环境的一个特殊适应,相似的情况在秋海棠、红背桂等植物的叶片上也能见到。
  生活中,我们总在面对不同的选择,我们享受选择带来的快感,也必须承担选择带来的风险。吃与不吃,也是一个权衡的问题。在了解食物的真相之后,善用自己手中的选择权,不轻信,不盲从,才会让吃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其他文献
高高的天空布满一层薄薄的羽状云彩,太阳从云彩后面露出柔和的笑脸。以太阳为中心,有时会出现一个巨大的光圈,光圈是七彩的,偶尔还会在光圈两侧各出现一个小太阳,甚至是三日、四日、五日同辉,十分神奇!这到底是什么奇妙的现象?它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月亮也有这种光圈吗?一起飞向天空去看个明白吧!  冰晶是晕的母亲  在离地面5000米以上的高空,有时候会出现一些稀薄的云彩,气象上称之为卷云。卷云是由于高空气温
2065年3月20日  北京时间20:20  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天文台  当方自健的声音在办公室响起的时候,杨志远正就着本地产的刺梨酒埋头读一篇关于柯伊伯带的文章。最近嫦娥二号探测卫星在柯伊伯带旅行,它发回来的信息与FAST射电望远镜的观察结果有重叠部分。他恍然间仿佛站在柯伊伯带的太空石子上,寻找着遥远深邃空间中那一点闪烁的阳光。  直到方自健的声音都消失了,杨志远才突然一惊,宇宙从脑海中消失了。
近日,一颗编号为2011 UW 158的小行星从距离地球200多万千米(约为地月距离的6倍)处与地球“近距离遭遇”,有媒体报道,这颗小行星可能含有约1亿吨铂金,并称之为“铂金小行星”。据估算,小行星2011 UW 158重约90万吨,直径约为460米,据推测,这颗小行星上的铂金价值可能达到5.4万亿美元。  不得了了,我们这是眼睁睁地看着巨额财富飞走了吗?这起平常的近地小行星飞越地球事件,由于引人
一般来说,扎根于泥土的植物是弱势的一方,常被动物捕食。不过,植物与动物的关系也并非一成不变。拥有亮丽的外表和炫酷捕猎技能的食虫植物就将捕食与被捕食的角色互换,不断上演“小人物逆袭”的戏码,这也是许多人对食虫植物感兴趣的原因。食虫植物是植物中的一个特殊类群,通常生长在土壤贫瘠、潮湿的环境中,它们利用进化出来的变异器官捕捉昆虫,进行消化、吸收,补充自身生长所需的养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难注意到这
5分钟!只需要5分钟,你的屋子里就会出现一艘飘来荡去的UFO……哈哈!其实,所谓的UFO实际是我们日常所见的兵乓球,再加上生活中常用的吹风机,你就可以动手制造这样科幻而有趣的场景。  操作步骤  准备好一只乒乓球,再拿来一台吹风机。吹风机的吹口向上,打开吹风机的冷风档,稳住……再将乒乓球放在气柱上,松手……好了,你已经有了一个飘来荡去的乒乓球了。且慢,说好的UFO呢?那就需要你用彩笔好好描画一下这
1862年的一个夏日,7岁的小爱丽丝在泰晤士河边的树荫下,聆听着自己的邻居、30岁的数学老师查尔斯·道奇森讲故事。那个时候,她不会想到,这个道奇森灵光闪现而编出的故事,会在3年后成为一部以她名字命名的童话小说。而她更不会想到的是,这部《爱丽丝漫游奇境》,会成为全世界的畅销童话,被翻译为170多种文字流传于世界各地,并被多次改编为舞台剧、话剧、电影等。而道奇森的笔名刘易斯·卡罗尔,也成为家喻户晓的童
秋季,随之而来的是干燥,我们的“咳嗽声”也此起彼伏起来。一旦喉咙发痒,即便是意志力再好的人,在公共场合恐怕也是难以抑制,严重的会引起小便失禁,更有甚者会引起昏厥。那小小咳嗽怎会有如此威力?是不是所有的咳嗽都一样?我们又怎样对症下药呢?下面我们为你一一解答。  总的来说,咳嗽被定义为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它是一种有效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气道异物的现象。但现象归现象,根据不同的引发因素,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