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长期存在,对此,我们常常会归责于农村生活空间狭隘、信息渠道闭塞等因素。这些因素固然存在并且制约着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农村初中也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利用。如果我们能够全面客观地分析农村初中的实际情况,以此设计出符合农村初中学生的作文教学方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扬长补短,完全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引导学生提高观察能力
农村的初中生,虽然生活空间相对狭窄,但是他们最接近、最熟悉大自然,有着近距离观察大自然的天然优势。因此,语文老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大自然和田园生活,因为只有对农村和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才能写出好的作文;其次,要告诉学生农村并不缺乏美,而是我们缺乏发现农村美的眼睛,缺乏感受农村美的心灵,借此激励和引导学生多留心所处的环境,多观察身边独具特色的人和物,随时随地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第三,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如野炊、郊游、参加农村劳动等,让学生到现场去观察,观察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庄稼和树林、炊烟袅袅和牛奔羊跑,进而提高观察能力;第四,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观察积累本,及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日积月累,素材积累多了,写作文时就可信手拈来、得心应手了。
二.引导学生听、讲、写故事
农村初中生作文水平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写作缺乏兴趣, 但是他们对听故事、讲故事却往往兴趣盎然,甚至如痴如醉。农村是民间故事的源泉和宝库,每一个学生都从老人那里听过几段民间故事,有的学生常常是听着故事长大的。因此,农村初中用听、讲、写故事的方法,引导学生作文入门,可大大地促进写作的积极性。首先是定期召开故事会,请农村的故事老人给学生讲故事,让学生从听故事中获得快乐,获得兴趣;其次,让学生自己组织故事会,把自己听到和看到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使他们慢慢提高叙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再次是让学生把所讲的故事、听到的故事写下来,并逐步尝试自己编写故事。实践证明,从故事入手,可以很好地培养写作兴趣,并给学生提供一个丰富作文内容的机会,进而自己编写出完整清楚、语言流畅的故事。
三.帮助学生扩大阅读量
阅读量不足是农村初中生的一大不足。农村语文老师应面对实际,尽力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一是要营造读书的浓厚氛围,如在班级设立图书角,发动学生捐赠各种图书,设置学生图书管理员,随时更新、交换和补充新的图书,形成在教室里读书的氛围。二是通过家长会,给家长讲清读书的重要性,争取家长的理解和积极配合,支持孩子适当地购买并阅读课外书,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三是通过好书推荐会、读书汇报会等活动,让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大家,写明推荐理由,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读书收获和感想,使他们互相影响,养成读好书、勤读书的习惯。四是老师选择文质兼美的短文,定期印发给学生,使学生既读了好文又节约了时间。
四.帮助学生搭建展示作文的平台
缺乏展示作文的平台是农村初中生的另一大不足。作文是一种创造,如果能够得到展示和发表,就等于得到了认同和赞扬,学生的积极性会极大地提高。因为诱发写作动机的心理因素之一就是“出于能获得荣誉和利益的喜悦”。城市学校教学资源丰富,学生作文在校刊、校园网络展示作文的机会多,但是在农村学校的作文教学中,对多数学生而言,教师可能是唯一的读者,学生写作文往往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作,久而久之不再有动力和激情,甚至成为一种无聊的负担和压力。因此,教师应该把展示学生作文当作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催化剂,千方百计地创造机会,帮助学生搭建展示和发表作文的平台,让学生的好作文得以较广地传播。一是多给学生在全班朗读作文的机会,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展示作文的方式,容易操作;二是在教室和走廊设置展示专栏,张贴学生作文,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展示,在更多的人面前展示;三是举办作文竞赛和各种征文活动,通过奖励使学生产生作文兴趣;四是利用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通过校园网、贴吧、论坛等交流自己的作文;五是创办校报、校刊,并开辟专栏发表学生作文;六是把优秀的学生作文推荐给正规报刊发表。这些方法看起来与作文教学无关,但是可以让每个学生享受到来自他人的喝彩与掌声,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作文的信心与内动力,自觉地提高写作能力。
梅少平,教师,现居山东莱西。
一.引导学生提高观察能力
农村的初中生,虽然生活空间相对狭窄,但是他们最接近、最熟悉大自然,有着近距离观察大自然的天然优势。因此,语文老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大自然和田园生活,因为只有对农村和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才能写出好的作文;其次,要告诉学生农村并不缺乏美,而是我们缺乏发现农村美的眼睛,缺乏感受农村美的心灵,借此激励和引导学生多留心所处的环境,多观察身边独具特色的人和物,随时随地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第三,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如野炊、郊游、参加农村劳动等,让学生到现场去观察,观察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庄稼和树林、炊烟袅袅和牛奔羊跑,进而提高观察能力;第四,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观察积累本,及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日积月累,素材积累多了,写作文时就可信手拈来、得心应手了。
二.引导学生听、讲、写故事
农村初中生作文水平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写作缺乏兴趣, 但是他们对听故事、讲故事却往往兴趣盎然,甚至如痴如醉。农村是民间故事的源泉和宝库,每一个学生都从老人那里听过几段民间故事,有的学生常常是听着故事长大的。因此,农村初中用听、讲、写故事的方法,引导学生作文入门,可大大地促进写作的积极性。首先是定期召开故事会,请农村的故事老人给学生讲故事,让学生从听故事中获得快乐,获得兴趣;其次,让学生自己组织故事会,把自己听到和看到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使他们慢慢提高叙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再次是让学生把所讲的故事、听到的故事写下来,并逐步尝试自己编写故事。实践证明,从故事入手,可以很好地培养写作兴趣,并给学生提供一个丰富作文内容的机会,进而自己编写出完整清楚、语言流畅的故事。
三.帮助学生扩大阅读量
阅读量不足是农村初中生的一大不足。农村语文老师应面对实际,尽力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一是要营造读书的浓厚氛围,如在班级设立图书角,发动学生捐赠各种图书,设置学生图书管理员,随时更新、交换和补充新的图书,形成在教室里读书的氛围。二是通过家长会,给家长讲清读书的重要性,争取家长的理解和积极配合,支持孩子适当地购买并阅读课外书,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三是通过好书推荐会、读书汇报会等活动,让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大家,写明推荐理由,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读书收获和感想,使他们互相影响,养成读好书、勤读书的习惯。四是老师选择文质兼美的短文,定期印发给学生,使学生既读了好文又节约了时间。
四.帮助学生搭建展示作文的平台
缺乏展示作文的平台是农村初中生的另一大不足。作文是一种创造,如果能够得到展示和发表,就等于得到了认同和赞扬,学生的积极性会极大地提高。因为诱发写作动机的心理因素之一就是“出于能获得荣誉和利益的喜悦”。城市学校教学资源丰富,学生作文在校刊、校园网络展示作文的机会多,但是在农村学校的作文教学中,对多数学生而言,教师可能是唯一的读者,学生写作文往往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作,久而久之不再有动力和激情,甚至成为一种无聊的负担和压力。因此,教师应该把展示学生作文当作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催化剂,千方百计地创造机会,帮助学生搭建展示和发表作文的平台,让学生的好作文得以较广地传播。一是多给学生在全班朗读作文的机会,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展示作文的方式,容易操作;二是在教室和走廊设置展示专栏,张贴学生作文,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展示,在更多的人面前展示;三是举办作文竞赛和各种征文活动,通过奖励使学生产生作文兴趣;四是利用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通过校园网、贴吧、论坛等交流自己的作文;五是创办校报、校刊,并开辟专栏发表学生作文;六是把优秀的学生作文推荐给正规报刊发表。这些方法看起来与作文教学无关,但是可以让每个学生享受到来自他人的喝彩与掌声,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作文的信心与内动力,自觉地提高写作能力。
梅少平,教师,现居山东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