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公元793年(唐贞元九年),南诏异牟寻三道遣使入唐,其后南诏与唐、吐蕃关系出现历史性的重大变化。汉文史志《新唐书》、《云南志》等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虽有记载,其材料也极有
【基金项目】
:
2013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四川民族史”(SC13A026J),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项目(2016-XWD-B0304//2016-XWD-S060105)阶段性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793年(唐贞元九年),南诏异牟寻三道遣使入唐,其后南诏与唐、吐蕃关系出现历史性的重大变化。汉文史志《新唐书》、《云南志》等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虽有记载,其材料也极有价值,但明显存在一些舛误,所记三道遣使中的几个基本问题的内容也相互抵牾。分析相关史志所记及三方当时的情况与关系,可见:向唐中央政府及唐德宗提出背蕃归唐的要求与条件,是南诏三道遣使的重要目的之一;此次重大行动时间的确定,则与南诏、唐、吐蕃三方情况的变化及关系互动有关。
其他文献
我国改革开放之路已经走过了40年的历程,各行各业的巨变让人目不暇接。新闻人时刻关注着这些巨变,是改革发展的见证者。如今,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新闻行业成为了改革的
宗祠作为我国传统社会中家族的象征和精神高地,为一直普遍被重视的文化事象。清水江流域特别是其下游侗族、苗族地区的家祠,不仅数量较多,而且建筑特色形态纷呈,是清水江流域多元
建设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的多形态、可选择的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并形成数字化应用环境,是开放大学学习资源建设中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从内蒙古开放大学建设视角、应用现代学
毛乌素沙漠在地球上的悄然消失,是一个震撼世界的捷报;也是改革开放的中国的又一个成功经验,又一个伟大奇迹。肖亦农的长篇报告文学《寻找毛鸟素》,是一部应运而生的及时之作,是对
本文通过不同煤阶煤样不同温度下的等温吸附试验及其结果分析,发现实验温度对煤吸附和解吸中气体量的大小具有比较大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煤阶煤样储层温度和0℃下气含量结果的
根据沁水盆地南部高阶煤煤层气的地质特征和生产特征,归纳了高阶煤煤层气生产变化规律,基于前人对煤层气生产特征的研究,探究了高阶煤煤层气生产机理,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