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告了1988年7~9月锦州地区发生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爆发流行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采患眼棉拭子标本10份,培养致病菌均为阴性。采患眼棉拭子标本15份,用Hep-2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共分离到病毒8株,分离阳性率为53.3%,经血清学鉴定为柯萨奇A24变异株病毒,是本次流行的病原体。这次流行的特征是:起病急、传染性强、蔓延迅速,疫情波及全区乡、镇总数的91.2%,农村总数的73.0%,发病率为633.5~9263.4/10万,以青壮年为主,高峰季节为8月中旬,男女发病无差异,主要为接触传染,潜伏期4~24小时,病程多数在7天内,症状以眼异物感、充血、眼脸水肿、结膜下出血为主,个别病例有发烧、头痛、耳前淋巴结肿大等,用抗菌素治疗无效,予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