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性血液病患者红细胞的免疫枯附受体活性
【机 构】
:
南京市鼓楼医院,南京市鼓楼医院,
【出 处】
:
中华血液学杂志
【发表日期】
:
1991年12期
其他文献
胎儿肝脏中存在着一类低分子量肿瘤抑制物。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它对人和小鼠多种白血病细胞系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对正常人和小鼠CFU--GM仅有轻度影响。对6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患者骨髓的CFU-L也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抑制效果。这类抑瘤物在体外液体培养条件下,可选择性地清除AML患者骨髓中的白血病细胞。用于体外净化髓系白血病骨髓,有可能提高自身骨髓移植的成功率。
用抗人溶菌酶抗体和胶体金电镜方法观察了3例正常人的外周血和3例患者组织中的嗜酸粒细胞,结果表明,这些嗜酸粒细胞内含有溶菌酶,溶菌酶分布在A型颗粒的类晶体核心上。
将单克隆抗体(单抗)Zh2-1和淋巴因子激活杀伤(LAK)细胞联合应用,对不同髓系新鲜白血病细胞和白血病细胞株进行体外杀伤试验,结果表明:经105U/L白细胞介素2(IL-2)诱生的LAK细胞在E:T为50∶1时,其对K562、HL-60细胞和各型髓系白血病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55.7%±6.2%,38.6%±4.6%和14.2%±4.1%。经105U/L IL-2诱生的LA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
报告了一种稳定的成人高增生潜能祖细胞(CFU-HPP)培养体系。初步测得CFU-HPP的产率为3.5±2.5/8×105骨髓单个核细胞。2次接种试验表明,原代CFU-HPP集落有极强的2次集落形成能力,包括混合性集落和其本身,与CFU-GM和CFU-Mix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