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renjia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市场在不断壮大,传统的农产品商业模式逐渐不能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解三原县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更好地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使农民受益。该文结合实际调研和工作经验,分析三原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 农产品;电子商务;现状;问题;对策;陕西三原
  中图分类号 F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8-0333-02
  当今社会,电子商务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农村网络化水平逐步提高,农业将为互联网孕育巨大的市场机会。近年来,三原县农村电子信息设施发展迅速,广电网络乡镇覆盖率达到100%,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0%以上。互联网宽带农村覆盖率达到100%,实现村村通。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发展为三原县农产品电子商务提供发展平台,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实现农业强县,发展现代农业
  三原县农业资源丰富,是农业生产大县、国家高效农业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紧紧围绕“南菜北果全县畜”的产业格局,依托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培育了很多特色农产品品牌。要实现“小生产、大市场”的有效对接,破解农产品销售难等问题,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是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推进三原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强县、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途径[1]。
  1.2 有利于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可以突破地域限制,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降低滞销风险;通过网络发布,查询农产品供求信息,有针对性地组织生产,降低生产风险;网络交易缩短交易链,减少了中间环节的利益流失,增加农民收入。
  1.3 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能促进农村信息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信息环境,有助于建设高效的物流体系,逐步实现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从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2 三原县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现状
  2.1 农产品电子商务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发展潜力大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农产品生产领域涉及电子商务活动,产生了较好的效益。三原县农业、果蔬、林业等涉农部门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网站,14个镇(发展服务中心)涉农企业特别是重点龙头企业、部分专业合作社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全县各个行政村都建立了村级信息服务站[2]。这些信息机构主要承担信息的收集、发布,从不同角度宣传农产品,是一个信息服务平台。当前三原县处在电子商务初级发展阶段,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2 产业化龙头企业电子商务相对领先,起步较早
  如陕西正大食品有限公司开通了网站、微信、微博宣传推荐自己的产品,使绿色、安全、健康的正大食品为消费者所认可。三原兴邦油品有限公司利用网络代理,通过网上下订单、货到付款的方式销售芝麻香油、调味油、芝麻酱等香油产品,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2.3 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电子商务初具规模
  三原县已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355家,其中发展较好的国家级优秀示范社和省级百强示范社率先涉足电子商务的应用。玉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电子商务应用较早,在网上开辟特色产品的展示平台,客户通过微信、qq、手机等方式定购产品,实现电子交易[3]。陕西普华兔业专业合作与西安动力无限网络制作公司合作,在网上开设了门户网站,同时开通了微信、微博、二維码和客服服务系统。通过网络平台,广大消费者全方位了解合作社的产品和文化,提高了合作社的知名度,打造合作社的品牌,推动合作社更好的发展。
  2.4 依托主导产业实现网站直销
  位于三原县北部塬区马额镇属一乡一业示范镇,该镇新安村某村民在京东商城和淘宝网上开设了自己的网站,销售本地的特色农产品苹果,短短几个月,通过网络销售的苹果达200 t,缓解了销售难的问题,推动了当地果业的发展。
  3 三原县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对发展电子商务认识不足
  三原县农产品电子商务进程迟缓,电子商务的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宣传引导力度不够。
  3.2 农产品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薄弱
  随着网络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为人们所接受,但互联网用户主要集中在城市,而农村覆盖率较低,能真正利用互联网的人较少。对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了解也较少,阻碍着电子商务的发展。
  3.3 缺乏农产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和维护、信息采集和发布、市场行情分析和反馈都需要专业人员。但现在农村缺乏具有电子商务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4 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
  4.1 加强农村电子商务设施与网站建设
  三原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薄弱,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整体规划和系统支持,加强网站建设,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构建多层次、开放的网络体系,为实现农产品电子交易奠定基础[4]。
  4.2 加强宏观规划和指导
  政府应加强统一领导,整合各部门、各乡镇的电子商务网站等信息资源,构建覆盖乡村的多级农业信息网络,建立大型的综合性农村信息化网站,让农民多层次、多渠道参与电子商务,解决当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滞后的问题。
  4.3 加强培养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
  一是通过政策倾斜鼓励专业人才到农村就业;二是依托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通过农校对接,培育一批带头人,通过能人带动,培育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三是通过阳光工程,对农民进行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培训,帮助农民掌握和使用网上交易的方法和技术,提高农民的信息素质和技术水平;四是依托“一乡一业”示范镇和“一村一品“示范村,引导率先发展电子商务,辐射带动周边的发展[5]。
  5 参考文献
  [1] 郭佩,闫利叶,王颖.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2(2):71-73.
  [2] 姜华.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19):5124-5126.
  [3] 彭剑.湖南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934-935,938.
  [4] 郭军明.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策略浅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772-11773.
  [5] 吴宏伟,万江涛.关于我国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思考[J].中国市场,2008(32):72-73.
其他文献
针对我国现在所用的高速动车组齿轮箱长期被国外垄断,且面临齿轮箱箱体裂纹故障频发的问题,对高速动车组用铝合金箱体进行重新设计。使用三维建模软件Solid Works创建箱体模
摘要介绍园林专业建设校企实践教学基地的基本原则和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建立校企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和校企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模式,以为校企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专业;校企实践基地;模式;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6;G642.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0-0025-02    园林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除了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外,
湖南省中科农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水剂)含Zn+Mn+B≥100g/L。研究了该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水剂在花椰菜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该产品在花椰菜上施用,比清水对照增产141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