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泥瓦匠到创新旗手

来源 :科技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_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2月14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150名获奖者受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当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发了这一重大消息,特写镜头是胡锦涛总书记与一名获奖者亲切握手,这位获奖者就是来自北京昌平区的农民工赵正义。曾经是一名瓦匠
  农民工赵正义是怎样走上国家科学技术最高领奖台的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赵正义 1946年出生。初中毕业后,赵正义一直在家务农, 1976年,他进入一家乡镇建筑企业当瓦工,当时,他已经是而立之年了。这么大岁数了才当上农民工,赵正义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每天上班要跟砖头瓦块打交道,下了班他还不闲着,在自家的院子里继续操练,给自己加码 300块砖的工作量,从调拌砂浆、搬砖、砌筑,到把砌好的墙推倒、把砖头上的砂浆清理干净以备明日之需,每个环节他都一丝不苟。也就两三年的工夫,赵正义的瓦工技术就超过了周围的老师傅,成为企业瓦工的标杆。在企业举办的历届行业大比武活动中,赵正义次次摘得桂冠。 1976~1982年6年当中,还创造了砌砖 240万块无返工的企业最高记录。
  凡建筑企业的人都知道,楼房大角的砌筑是技术难度最高的瓦工活儿,而赵正义却练就了一手砌筑优质楼房大角的独门绝技。在一次施工过程中,他一人独揽一幢楼房 8个大脚中的 6个和 3面山墙的砌筑工作,因此而被工友们誉为“大角专业户”。
  赵正义的工作态度上上下下都看在了眼里。他的成长是阶梯状的,瓦工、班长、质检员、施工队长、企业经理。在担任班长工作期间,他创造了室内抹灰护角制作的新工具和新工艺,受到业内专家重视,有关部门征求他的同意后,根据他的创新方法对《建筑施工手册》第二版的相关内容作了修订。由赵正义撰写的论文“室内抹灰的水泥护角”被收入《砖瓦抹灰实用技术》一书。
  回顾往事,赵正义说:“建设创新型社会,不能光靠科研院所,不能停留在口号阶段,各行各业的人都要具备创新意识,把自己的工作研究透了,人能我能,我能人不能。到一定阶段,就该琢磨怎么领先或超越别人了,这个时候就有了创新。”赵正义的观点,其实正是他自己创新之路的写照。
  为什么革新塔基
  在任何一家建筑施工现场,远远望去,都会看到高高耸立的塔式起重机,简称塔吊。怎样才能确保塔吊安全操作呢?传统方法是先用钢筋混凝土浇筑一个结实的塔基,然后把塔吊固定在上面。自塔吊发明以来,这种方法已经延续了将近百年的时间。
  上世纪 90年代中期,赵正义所在企业要淘汰老旧的轨道式塔吊,引进最新的固定式塔吊。赵正义时任公司总经理,当然要参与市场考察了。在考察固定式塔吊的综合技术指标时,赵正义发现,国内外固定式塔吊无一例外地都要配置整体现浇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基础体积庞大,最轻的几十吨,最重的 200吨。由于体积大,无
  2012年第4期 总第280期综合报道
  General Reported法搬运,使用一次就报废一次,或原地掩埋,或炸毁运走,作为建筑垃圾处理。
  赵正义算了一笔账:浇筑混凝土的使用寿命通常在 100年以上,而整体现浇混凝土塔吊基础的平均使用寿命不足半年,资源利用率不足 1%!赵正义不禁感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基本国策,面前这种传统的塔吊基础无疑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本国策背道而驰,况且具体到企业头上, 10年塔吊基础的投入成本相当于塔吊售价的一倍,施工成本大幅增加。
  一个念头就这样在赵正义的心里萌发了,他要对塔吊基础进行革新。那段时间,他每天都要给国内 50多个塔吊生产厂家的技术部门打电话,咨询探讨革新传统塔吊基础的可能性。不料,所有厂家的技术部门回答都是否定的。
  即便如此,赵正义依然不肯舍弃塔吊基础改革的念头。 1996年,赵正义到山东,与一家大型塔吊生产厂家洽谈业务,在与对方总工见面时,赵正义又提出了自己的命题—能否研究改变传统塔吊基础,使基础能够重复使用?从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降低成本?总工听后,先打听赵正义的学历、所在企业规模。当听说赵正义不过初中学历,所在企业是乡办时,立刻把赵正义看成“土包子”,说话一点儿没客气:“固定式塔吊涉及土力学地基基础、塔式起重机、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多个学科,光这四大学科的基础知识就够两个硕士的水平了。就你这点儿家底,再学一二十年都入不了门,还想革新 !当然,有想法是好的,但要是你能把这事搞成,我们这些专业人员岂不成了白吃饭的?”
  赵正义无论如何没有料到,对方会说出这么没轻没重的话来,他气得“噌”地站起身来,抬脚就走。但就在出门的一刹那,他又站住了,转过身来对那位总工说:“我倒不敢和您一样看不起自己,但来日方长,咱们等着瞧吧!”
  卖房子筹集资金
  山东那位总工说话虽然没轻没重的,但仔细琢磨,话糙理不糙。赵正义当瓦工时,除了每天加练 300块砖,还规定自己每天读书 2小时,还要抽出时间上课,参加培训班等,其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在文化方面的不足,为自己的技术革新铺路,但个中辛苦,只有赵正义自己心里清楚。而面前的塔吊革新,是一道世界性的难题,涉及几门学科,国内外一些专业机构也曾立项研究,但都无果而终。在这道世界性难题面前,赵正义知道自己“那点儿家底”远远不够用的,于是,他边学习边研究、边研究边学习,他向记者出示了几大摞草稿纸,有专利申报草稿,有某个构造、某个形状的计算,其中专利申报草稿从头到尾 16页字里行间密密麻麻地布满“朱批”;而每个构造、形状的计算公式都写满十几张纸。他说:“所有这些计算,都是高等数学,你想,我能在初中学历上踏步吗?”记者了解,这些年,赵正义光是计算公式,就用了将近 4吨纸,值得一提的是,所用纸张,全部是废弃复印纸的背面。
  赵正义之所以能够在在那位总工面前保持克制,原因就在这里,因为人家不了解自己,人家说的也对,要是你能把这事搞成,那些专业人员不就成了白吃饭的?专业人员若是有志于这项革新,是可以申报项目,获得有关部门资金扶持的,而赵正义则没有这个条件,所需资金完全靠自己筹措。困难也太大了。
  从山东回来之后,赵正义即开始埋头塔吊的革新工作。此时,赵正义已经 51岁了。谈起那段往事,赵正义觉得特别对不住妻子,按说这把岁数,妻子也该享享清福了,但由于没有资金支持,赵正义自己工资全都投进去了,还把自己在城区的一间平房作了借款抵押,甚至卖掉了上级奖励给他的一套楼房。日常生活,只能靠妻子的 900元退休金维持,每天的早饭就是头天晚上的剩饭,两口子从来舍不得花费一分钱去街上吃早点。赵正义的衣着更是恍如隔世,袖口、领口居然打着补丁,街坊四邻的碰见他都说:“老赵,怎么混的?要搁 30年前,您补丁摞补丁的倒也没啥,现在什么年头了,还穿这个?”
  赵正义的父亲是位中医,儿子的情况他全都看在眼里,他背着儿子,拿出一个 30万元的存折交给儿媳妇,说:“你们拿着用吧,劳其筋骨也不能忒过分,把身体搞坏了,还拿啥搞革新?”
  就这样,前前后后,赵正义为塔基革新共投入资金 200多万元。
  试塔基提心吊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赵正义的研究进展神速,第一座塔吊基础于 1997年6月问世了。在他的创新体系中,塔吊的基础不再是整体水泥浇筑,而是由 13件混凝土预制件装配组合而成,形同“积木”了。
  试机的那天,现场氛围异常紧张。尽管赵正义已经聘请几位专家学者多次进行对比计算,确认“赵氏塔基”万无一失,但厂家依然一千个一万个不放心,他们质疑:“把几十米高的塔吊安装在这些预制件上?稳固吗?出事谁负责?”赵正义说:“当然我负责!”厂家说:“光嘴说不行,咱们得签订责任书。”一份由双方签字的“倒塔责任书”就这样诞生了。
  责任书虽说签订了,但是,在对塔吊做例行动、静试验时,所有在场的人都暗暗捏了一把汗,大部分人都站在远离塔基的地方,厂家技术人员更是“撤退”到塔吊倒了也砸不着的地方。塔吊在最大幅度超载 10%起吊,随着塔吊水平臂在空中一转,赵正义的心“呼”地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儿,在场的人也全都屏住了呼吸,仰着头,两眼一转不转地盯着高高的塔吊。
  塔吊的水平臂在空中连续转了3圈,安然无恙。仪器对塔吊基础的水平变量和塔身的垂直观测表明,塔吊基础牢固,不存在安全隐患。“成功啦!”赵正义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从这天起,这座 5个单元的宿舍楼“芝麻开花—节节高”。前半个月,赵正义每天亲临现场查看基础沉降观测记录和塔吊运行情况,见一切平稳,改为 3天一查,直到宿舍楼封顶,塔吊拆除。
  塔吊拆除后,装配组合式基础既没有原地掩埋,也没有原地炸毁,作为建筑垃圾运走,而是拆卸分解,轻而易举地运到另一个工地,组装后再次投入使用。 5个月后,这座基础又顺利完成了一项 6500平方米的框架结构工程,此时,赵正义那颗悬着的心才算彻底落了地。
  时至今日,赵氏塔基不断改进、完善,已经 9次升级换代,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传统塔基整体浇筑工期 30天,而第 9代赵氏塔基装配组合只需 3个小时。实现了构件总质量最轻、占地面积最小、拆装时间最短、使用成本最低的创新目标。一座赵氏塔基可反复使用 100次,使用 2~3次就可收回成本。
  农民工名扬四海
  中国人发明“赵氏塔基”的消息不胫而走,引起塔吊发源地和当今世界最大的塔吊研发、生产厂家德国利勃海尔公司的高度关注,他们迅即派专家来到中国,对“赵氏塔基”进行全面考察。考察的结果令德国专家们惊叹不已,他们对赵正义说:“数十年来,这个领域众多专家都束手无策的课题,却被你给解决了,而且构造奇妙,真是令我们敬佩。”
  德国专家走后,美国专家不期而至,但他们的目的是与赵正义洽谈,一次性购买“赵氏塔基”的专利技术,他们给出一个价格,请赵正义斟酌,“ 1000万美元,怎么样?”但美国人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日后中国人要使用这项技术,必须用美元购买。赵氏塔基的相关数据美国人已经有所了解,“赵氏塔基”在我国推广使用意义十分重大,仅在建筑业全面推广,每年的直接经济效益为:节约水泥 196万吨、钢材33万吨、沙石料1030万吨;减少混凝土垃圾 725万立方米;经济效益 61亿元。在各相关行业如风电装机等行业推广使用,每年节约标准煤 250万吨以上,新增就业岗位3万个。美国专家一旦将“赵氏塔基”的专利技术买断,同样能够给美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美国人的想法落空了,尽管此时赵正义正在为进一步筹措研发资金而着急上火,但他丝毫不为所动,只与对方寒暄了几句就起身送客了。其后,日本人来了,韩国人来了,都是洽谈购买专利技术,但都被赵正义一一婉拒了。赵正义说:“我费劲巴拉地搞塔基革新,不是为了出让专利,而是为实现自身的价值,为节约型社会做点儿实事。反过来说,假如我当初的起因是图名图利,可能早就半途而废了。”两院院士、我国“两弹一星”元勋王大珩了解了赵正义的事迹后,十分感动,评价道:“赵正义同志的自主创新业绩,生动地体现了我国亿万劳动者的创造力,不愧为自主创新的旗手。”并为赵正义题词:“移动式塔基发明人,可敬佩的农民发明家 —赠赵正义同志。”
  2004年,赵正义被北京市总工会评为“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 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 2007年,被评为“全国建设系统先进典型”, 2008年被推选为被“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2009年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百名优秀发明家”, 2009年10月1日,以劳模代表身份出席建国 60周年典礼, 2011年赵正义入选“国家科技进步奖”,荣获“工人农民技术创新奖”,成为自 2006年国家设立“工人农民创新奖”以来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2012年2月14日,赵正义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代表全国 2.6亿农民工走进人民大会堂,走上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领奖台。
其他文献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作为傲霜脱俗的象征,菊花因其不畏秋寒绽放,历来深受国人的喜爱。时至今日,在生物技术的作用下,“报与桃花一处开”的梦想虽然可以实现,但在张秀海这样专业从事菊花生物技术育种的研究人员看来,改变了花期、抗性的菊花,要想从根本上达到传统菊花的品质还需时日。  奥运小菊盛夏绽放   2008年的奥运会,让北京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盛会少不了鲜
期刊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告诉我们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培养的,许多习惯是因为经常做一件事自然形成的,还有一些习惯是人为的刻意养成。莎士比亚叶曾经说过"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它便是最坏的主人。"看来高度重视习惯的养成对于人的一生有益。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处在偏远地区的移民学生良
期刊
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观光农业是把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旅游活动,具有多样的形式和类型。  在
期刊
摘要:  运用启发式会计教学法,要求教师精选授课教学内容。同时应明确:学生是启发式会计教学的主体,多种启发式会计教学法在会计专业课教学中还要做到灵活运用。  关键词:启发式;会计教学;运用  在会计教学的多种方法中,启发式教学方法是重要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那么如何运用启发式会计教学方法呢?我将从以下方面进行粗浅地探讨。  1 精选授课内容是启发式会计教学的基础  会计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能运用会计基
期刊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它具有调节行动的功能和信号交际的功能。所谓调节功能指情感作为动力,有引起和维持行动,排除前进中的障碍的作用;其信号功能即通过表情实现的交际功能,包括肢体表情、言语表情和面部表情。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切实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在作文教学中,往往会遇到许多影响作文教学质量的因素。笔者认为,情感因素是作
期刊
年年开“两会”,今年不寻常。   2012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又逢党的十八大行将召开、中国改革和发展步入历史上的重大转型期,因此,本届“两会”备受外界关注。本期“特别策划”为您奉献的是《“两会”上的科技提案》。这些提案涉及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科学普及、科技体制改革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多个主题,而且几乎都贯穿着一条创新的主线。  我们记得,在去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邓中翰提议尽快制订中华
期刊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男孩由于作过手术,背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疤痕。小男孩因此很自卑,不敢在同学面前脱衣服,夏天也总是穿着长衣服。但时间久了,同学知道了后总是在背后议论他,小男孩就更加孤僻了。有一天上体育课,老师让小男孩们都脱下衣服,所有的小男孩都脱了,只有那个有伤疤的小孩脸胀得通红,一直不肯脱。一个小孩突然说:"他背上有条大虫子,很吓人!"小男孩这时头更低了,恨不得钻进地缝里。这时老师对学生
期刊
比利时列日和意大利佛罗伦萨发生严重恶性暴力事件,上百名无辜者在枪击和爆炸中伤亡。联想到 2011年以来发生的挪威惨剧、英国骚乱、法国和意大利打砸抢烧事件,人们不禁要问:原本富裕、祥和的欧洲怎么了?  人们还注意到,此前几天,应对欧债危机的欧盟峰会结束,应对全球变暖的德班气候大会闭幕。两个貌似不相干的会议反映了人类正在积极解决当前全世界面临的两大挑战——环境危机和经济危机,会议取得的成果也再次表明应
期刊
捕捉老鼠,乃其本能。那么,猫是怎样捕捉老鼠的呢?老鼠在猫面前又是啥样表现呢?我将两次亲眼所见的实况记录如下,由此可见一斑。  会抓老鼠的白猫  去年初冬的一天晚上,大约八九点钟,在乡下的四婶家,几个人坐在炕头聊家常,安静地卧在四婶旁边的那只白猫突然兴奋起来,它的眼睛瞪圆了,耳朵竖了起来,胡须也在翘动,但它静静地不出声,连站起身子都是小心翼翼的。  我不解地问:“白猫这是怎么啦?”四婶笑了笑,说:“
期刊
最近,美国和荷兰的两个研究小组称,他们借助基因工程技术,使 H5N1病毒发生基因变异,产生出一种 H5N1变异病毒。这种“人造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大大增强,可以轻易在数以百万计的人群之间快速传播。消息传出,世界为之震惊。   “人造流感病毒”研究被暂停  说起 H5N1病毒,好多人都不会陌生,它是甲型流感病毒的一个亚型,全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流感病毒 H5N1亚型。 H5N1病毒于 1997年首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