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义务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也是国家和全社会的头等大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行业经历着全新的考验,教育问题牵扯各方利益,备受关注。本文探讨义务教育成本现状与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希望对完善义务教育,落实教育公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成本; 现状; 对策
一、研讨义务教育成本的意义
义务教育,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祖国的未来。家庭和社会都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有些家庭倾尽家底把孩子送到好的幼儿园、好的中小学,就怕孩子学业落后,升学受阻。义务教育,包括学龄前的幼儿园几年,教育水平存在差异,导致学校推行划片入学,衍生出学区房卖点,助推付出的教育成本不断攀升,以及社会不正之风。接受教育有失公允,不仅家长怨声载道,同时给学生的幼小心灵留下阴影。
教书育人,教育行业存在问题,影响的是公平正义和公序良俗,关系到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义务教育是全社会的头等大事,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不能让义务教育总是成为百姓的痛点。降低义务教育成本,对于推动义务教育健康有序发展,赋予所有孩子享受良好教育权利,会起到重要作用。对于各级政府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提高城市形象和品位,意义深远。
二、义务教育现状与成本影响因素
(一)法规制度不够健全
教育是传播知识,学习文化。通过学校帮助孩子认知社会,掌握生存本领。将白纸一张的孩子,通过教育勾画出人生蓝图。学生没有高低贵贱,学校当然也应当没有好坏差别。由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一些法规制度不够健全,长久以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常常被教育机构的优劣所打破。所谓的好学校,优质教育资源,主管部门人、财、物倾力资助,通过年年划片分区,进行利益再分配。同时,带动属地房地产市场的畸形发展,劳民伤财,人为推高百姓义务教育支出。学前教育领域存在同样情况。宪法赋予公民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没能很好落实。
(二)教育产业化
义务教育阶段,是孕育孩子兴趣爱好时期,对社会懵懵懂懂的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培养专长,播种创造力,在快乐成长中学习文化知识。一些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学宗旨存在偏差,把孩子当做学习机器,课本知识高于一切,布置学生完成沉重的作业和卷纸任务,内容简单,工作反反复复,刻板单调,毫无价值,孩子天真浪漫的兴致埋没在题海中。随之而来的是辅导材料各种花样,成为高附加值的产业,成为书刊市场的主打商品,赚钱工具。时不时出现教材略微调改,大量印刷品变成废纸垃圾,令人叹息。个别教师课堂教学任务转移到课后收费辅导,丧失师德,屡禁不止。家长送孩子接受义务教育,却付出高额学费在课外学习知识。
(三)应试教育误区
一切付出,都是为了考出高分数,取得好成绩,考进好高中。应试教育的结果,造成义务教育发展偏离教育轨道,学校作为熔炉,只有课本学习和成绩分数一个出口。中小学生,成为工作时间最长,没有节假日,承受精神和体力双重压力的一群人。沉重的学业负担,使很多学生身体素质不佳,视力差,自理能力有限。花季年龄,不再活泼开朗,没有远大理想,创造力被蚕食,特长不再有施展机会。社会舆论,无不把成绩作为衡量教育水平高低的标准。学校政绩,教师晋升,或明或暗都和升学率挂钩。当应试教育产品最后走向社会时,需要经过重新培训培养,才能适应社会,才能符合人力资源标准,无疑增加了社会负担。
(四)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孩子的领路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高校招生制度的调整,师范院校的招生对象标准有所变化,进入义务教育学校的师范类毕业生,不都是身正技高、出类拔萃的一群人。幼儿园和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队伍业务素质、道德修养参差不齐,导致一些侵害学生利益,违反师德的情况发生。教师的不良导向,言传身教,会给学生带来不利影响,或者导致幼小心灵留下阴影,对学校、家庭和社会造成后果。入学难、入托难,一些教育机构的优势地位,不可避免出现不正风气,污染教育圣地,殃及学生。
三、解决义务教育成本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义务教育法规制度
平等是教育的最显著特点,做到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才能让百姓体会到社会的进步。随着国力的增强,大力发展义务教育势在必行。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调整完善义务教育法规制度,统筹社会教育资源。首先将学龄前的幼儿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行列,保证幼儿接受良好的教育,成为品德优良、积极上进的孩子。高中教育也应当适时列入义务教育,从而使教育资源平衡发展。合理布局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教育经费拨付,教师队伍建设,学校间不再存在差异,学生就近入学,让学区、学区房寿终正寝。教育的公平发展是分配给百姓最大的红利。
(二)还原教育本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形成,兴趣爱好在慢慢养成,理想信念需要培育。宽松的时间和空间应当留给学生使用,来塑造未来的人生。教育是教导、引导、说服和培养,不该刻板、机械和教条。各级政府应当担当起监管责任,转变观念,为国家前途和孩子的未来着想,不要把教育办成产业,用来捞取不当利益。还原教育的本质,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开发孩子的智能,发挥创造精神,学习技能本领,快乐生活,充实而有收获。学校要成为孩子们的天堂和乐园,成为理想信念放飞的地方。快乐才是生活的本质,是一切发明创造的源泉,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
(三)教育教育,教书育人
义务教育是传播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阳光下茁壮成长。义务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学文化,明事理。义务教育是做文化的普及工作,更多的是陪伴孩子成长,不是培养人才,揠苗助长。改变学校教学误区,放下考试指挥棒,放弃升学率考核,让教师一心扑在教书育人岗位上。课堂教学不该成为复习考试的前奏,提高认知能力,培养兴趣爱好,才是学校的任务。改变学校习惯做法,孩子们不需要一册册的辅导材料,别再做一本本的作业,把大把时间投入自己的兴趣爱好上面。教师的业绩不该是学习成绩,帮助学生快乐成长才是工作职责。分数在学生的人生中只是一个小插曲,兴趣爱好才是发明创造的基础。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给予孩子的主要是生活照料和言语能力,道德品质只形成雏形,幼儿园和学校的老师,才是孩子的领路人。老师的言传身教,举止行为,会传导给学生。教师的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对孩子的为人处世、认知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变包括幼儿教师在内的后备力量培养方式,关系到教育事业的百年大计,不能轻视。让品学兼优、性格温和、表达能力强的年轻人投身义务教育行列,在薪酬待遇、医疗养老、住房福利均给予特别政策。因为义务教育的学校是特别的工厂,教师是特殊的生产者,学生是不一般的产品。工厂和生产者的丝毫问题,都会对产品带来影响,对社会造成伤害。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成本; 现状; 对策
一、研讨义务教育成本的意义
义务教育,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祖国的未来。家庭和社会都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有些家庭倾尽家底把孩子送到好的幼儿园、好的中小学,就怕孩子学业落后,升学受阻。义务教育,包括学龄前的幼儿园几年,教育水平存在差异,导致学校推行划片入学,衍生出学区房卖点,助推付出的教育成本不断攀升,以及社会不正之风。接受教育有失公允,不仅家长怨声载道,同时给学生的幼小心灵留下阴影。
教书育人,教育行业存在问题,影响的是公平正义和公序良俗,关系到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义务教育是全社会的头等大事,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不能让义务教育总是成为百姓的痛点。降低义务教育成本,对于推动义务教育健康有序发展,赋予所有孩子享受良好教育权利,会起到重要作用。对于各级政府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提高城市形象和品位,意义深远。
二、义务教育现状与成本影响因素
(一)法规制度不够健全
教育是传播知识,学习文化。通过学校帮助孩子认知社会,掌握生存本领。将白纸一张的孩子,通过教育勾画出人生蓝图。学生没有高低贵贱,学校当然也应当没有好坏差别。由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一些法规制度不够健全,长久以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常常被教育机构的优劣所打破。所谓的好学校,优质教育资源,主管部门人、财、物倾力资助,通过年年划片分区,进行利益再分配。同时,带动属地房地产市场的畸形发展,劳民伤财,人为推高百姓义务教育支出。学前教育领域存在同样情况。宪法赋予公民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没能很好落实。
(二)教育产业化
义务教育阶段,是孕育孩子兴趣爱好时期,对社会懵懵懂懂的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培养专长,播种创造力,在快乐成长中学习文化知识。一些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学宗旨存在偏差,把孩子当做学习机器,课本知识高于一切,布置学生完成沉重的作业和卷纸任务,内容简单,工作反反复复,刻板单调,毫无价值,孩子天真浪漫的兴致埋没在题海中。随之而来的是辅导材料各种花样,成为高附加值的产业,成为书刊市场的主打商品,赚钱工具。时不时出现教材略微调改,大量印刷品变成废纸垃圾,令人叹息。个别教师课堂教学任务转移到课后收费辅导,丧失师德,屡禁不止。家长送孩子接受义务教育,却付出高额学费在课外学习知识。
(三)应试教育误区
一切付出,都是为了考出高分数,取得好成绩,考进好高中。应试教育的结果,造成义务教育发展偏离教育轨道,学校作为熔炉,只有课本学习和成绩分数一个出口。中小学生,成为工作时间最长,没有节假日,承受精神和体力双重压力的一群人。沉重的学业负担,使很多学生身体素质不佳,视力差,自理能力有限。花季年龄,不再活泼开朗,没有远大理想,创造力被蚕食,特长不再有施展机会。社会舆论,无不把成绩作为衡量教育水平高低的标准。学校政绩,教师晋升,或明或暗都和升学率挂钩。当应试教育产品最后走向社会时,需要经过重新培训培养,才能适应社会,才能符合人力资源标准,无疑增加了社会负担。
(四)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孩子的领路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高校招生制度的调整,师范院校的招生对象标准有所变化,进入义务教育学校的师范类毕业生,不都是身正技高、出类拔萃的一群人。幼儿园和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队伍业务素质、道德修养参差不齐,导致一些侵害学生利益,违反师德的情况发生。教师的不良导向,言传身教,会给学生带来不利影响,或者导致幼小心灵留下阴影,对学校、家庭和社会造成后果。入学难、入托难,一些教育机构的优势地位,不可避免出现不正风气,污染教育圣地,殃及学生。
三、解决义务教育成本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义务教育法规制度
平等是教育的最显著特点,做到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才能让百姓体会到社会的进步。随着国力的增强,大力发展义务教育势在必行。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调整完善义务教育法规制度,统筹社会教育资源。首先将学龄前的幼儿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行列,保证幼儿接受良好的教育,成为品德优良、积极上进的孩子。高中教育也应当适时列入义务教育,从而使教育资源平衡发展。合理布局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教育经费拨付,教师队伍建设,学校间不再存在差异,学生就近入学,让学区、学区房寿终正寝。教育的公平发展是分配给百姓最大的红利。
(二)还原教育本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形成,兴趣爱好在慢慢养成,理想信念需要培育。宽松的时间和空间应当留给学生使用,来塑造未来的人生。教育是教导、引导、说服和培养,不该刻板、机械和教条。各级政府应当担当起监管责任,转变观念,为国家前途和孩子的未来着想,不要把教育办成产业,用来捞取不当利益。还原教育的本质,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开发孩子的智能,发挥创造精神,学习技能本领,快乐生活,充实而有收获。学校要成为孩子们的天堂和乐园,成为理想信念放飞的地方。快乐才是生活的本质,是一切发明创造的源泉,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
(三)教育教育,教书育人
义务教育是传播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阳光下茁壮成长。义务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学文化,明事理。义务教育是做文化的普及工作,更多的是陪伴孩子成长,不是培养人才,揠苗助长。改变学校教学误区,放下考试指挥棒,放弃升学率考核,让教师一心扑在教书育人岗位上。课堂教学不该成为复习考试的前奏,提高认知能力,培养兴趣爱好,才是学校的任务。改变学校习惯做法,孩子们不需要一册册的辅导材料,别再做一本本的作业,把大把时间投入自己的兴趣爱好上面。教师的业绩不该是学习成绩,帮助学生快乐成长才是工作职责。分数在学生的人生中只是一个小插曲,兴趣爱好才是发明创造的基础。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给予孩子的主要是生活照料和言语能力,道德品质只形成雏形,幼儿园和学校的老师,才是孩子的领路人。老师的言传身教,举止行为,会传导给学生。教师的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对孩子的为人处世、认知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变包括幼儿教师在内的后备力量培养方式,关系到教育事业的百年大计,不能轻视。让品学兼优、性格温和、表达能力强的年轻人投身义务教育行列,在薪酬待遇、医疗养老、住房福利均给予特别政策。因为义务教育的学校是特别的工厂,教师是特殊的生产者,学生是不一般的产品。工厂和生产者的丝毫问题,都会对产品带来影响,对社会造成伤害。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