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是提升国家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核心.明晰我国民族文化研究发展的历程、形态和趋势,对凝铸中华民族文化向心力意义重大.文章运
【机 构】
:
天津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 天津300072;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天津300300
【出 处】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是提升国家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核心.明晰我国民族文化研究发展的历程、形态和趋势,对凝铸中华民族文化向心力意义重大.文章运用Citespace软件,以1998-2020年间655篇CSSCI期刊民族文化认同研究主题文献为样本,通过文献量分析、高被引文献分析、关键词聚类分析、关键词演进分析和研究前沿分析,对国内民族文化认同研究的总体思路、方法和路径进行可视化展示与剖析.研究发现:第一,民族文化认同呈现出多学科、常态化的热点研究态势;第二,民族文化认同研究经历了“起步→爆发→常态”的三阶段发展模式,“文化自信”是最热的前沿主题;第三,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是民族文化认同研究的根本落脚点.
其他文献
在《大唐西域记》卷七中,玄奘记载了一个“烈士传说”.对于这个故事宗教背景的解读,目前有不同意见,“宗教背景不清楚”和“道教背景”是其中较为普遍的两种.实际上,该故事在
从后现代主义视角解析海南“春游”民俗现状,发现其存在以下现实困境:一是乡风民俗组织者倾向于宏大叙事的表达方式,二是乡风民俗传承非理性依赖技术,三是乡风民俗外形与内核
(图1)双塔夕照江心屿位于温州市区北面瓯江中游,属于中国四大名屿。风景秀丽,东西双塔凌空,映衬江心寺,历来被称为“瓯江蓬莱”。历代著名诗人谢灵运、孟浩然、韩愈、陆游、
通过多视点观看和多视角面共现,立体派突破了再现性绘画的定点透视和塞尚部分静物画的双点观看,并由此获得了多维性效果.从感知的角度来说,对多维性绘画的观看是一种作为代现
对话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从某种程度上看,课堂教学的艺术也正是对话的艺术,数学课堂对话教学要直击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
今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三农"工作实现从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