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创新阅读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lan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新,是推陈出新,是民族的灵魂。阅读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那么,何谓创新阅读?简单来说,就是打破常规地阅读。本文围绕此内容意探讨如何将创新阅读植入小学语文教学,以供广大语文教师参考借鉴。
  关键词: 创新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 实现途径
  现代社会是要求创新的时代,创新已是社会发展的潮流,应用于各个学科。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本学科,既是一门交际艺术,又承载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其教与学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意义深远。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基础的基础,面对世界的新一轮挑战,更应紧跟潮流、勇于创新。因此,“如何将创新阅读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一、创新阅读的含义与“植入”的释义
  “植入”一词在许多行业均有运用,如广告植入、影视植入、思想植入……从某种意义上说,“植入”即是整合创新,将不同的事物进行加工合成,产生新的事物。
  阅读能力是语文的核心,是一个人语文素质的体现。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常常存在一些弊端:标准化读解、程序化分析、封闭式教学,教学形式迂腐拘泥,往往忽视学生阅读主体的个性化,不仅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更使得学生的阅读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要求突破传统模式,充分重视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充分体现阅读的个性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挖掘未知见解与感受,这就是所谓的创新阅读,它更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将创新阅读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实现途径
  1.教材编写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要在阅读教学上突破传统,首先要在教材上着手革新。传统小学语文教材,单调乏味呆板,甚至“求难求偏”,使得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应遵循“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原则,切莫一味地给学生最好的而忽略学生真正想要的。例如初夏时,当孩子们读到“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样生动活泼且与生活贴切的诗词,自然十分喜欢。通过这个例子,要强调的是:教材的编写要源于生活,并且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知识水平。
  2.授课方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传统的授课方式呆板木讷,教学分离,几乎完全按照老师设计的方案进行教学,这是一种“灌输”教学,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被剥夺,学生的个人感受被忽视。由此,授课方式的创新成为必然趋势,也是重要出路。
  (1)鼓励提问,培养创新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一种反向思考能力,是突破常态、打破固有思维的一种创新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要培养学生的这种逆向思维能力,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适当提问学生,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和想象空间。如在教学《愚公移山》这个经典的故事时,除了讲授基本的愚公移山精神外,还可以提问学生:以现代人的眼光,该如何看待愚公移山这一事件?在现代人看来,愚公与其移山,不如搬家,举家搬迁至也不见得比移山费力。然而,换个角度考虑,如果没有像愚公移山这样的精神,西部大开发就不会取得成功,大都市总有饱和的一天,愚公就算此时不移山,将来也总有移山的一天。这个例子说明,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注入新的血液、新的模式,阅读教学需要革新,老师应当指导学生进行逆向思考,让学生学会创新阅读。
  (2)鼓励质疑,培养阅读独立性思考。
  独立性思考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体现为个性化,不趋于大众。独立性思考要求学生勇于质疑、敢于质疑,质疑又表现为敢于否定别人的见解,提出独特见解。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的片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当学习这两句话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夜晚荷塘的美景,并品味“曲曲折折”、“田田”等形容词的妙处。此外,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质疑这些形容词的准确性,亦可以启发学生把这些形容词替换成其他形容词或者是把形容词去掉,再与原来的句子进行对比,然后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敢于质疑是独立思考的开端,独立思考是创新性的思维,在阅读中敢于质疑权威,有独立的思维,是一种创新性的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植入这种阅读新模式意义非常深远。
  (3)鼓励多元化,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
  多元化是指将不同的事物放到一个环境中,本文要讲的多元化是阅读多元化和答案多元化。阅读多元化指一个学生阅读的文章应当是不同的题材、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内容,简而言之,阅读多元化指阅读的广泛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不应局限于课本,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订阅一些著名的期刊,并在这些杂志上选取一些好的文章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学习。通过阅读多元化和答案多元化的训练,学生将对文章有宏观的概念和理解,对同一个问题得出不同的答案,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课后互动
  创新阅读不仅注重课堂上的学习,更关注学生的课外动向。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老师要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课堂上是良师,课堂外是益友”。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主动与学生探讨相关的文学作品,营造阅读的良好氛围。必要的时候,可以适当地给学生推荐一些好的作品,共同学习。学校方面,要提供足够的阅读资源和硬件设施以供学生开展阅读活动。
  综上所述,创新阅读是一种打破传统教与学分离的新的阅读模式,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影响深远。因此,必须将创新阅读植入小学语文教学以推动小学教育的革新。关于如何将创新阅读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探讨还需要不断完善,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寻找新的有效途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力.创新必须加强创造性思维训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2-30.
  [2]范丽华.让学生在灵动课堂创新阅读感悟[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4-15.
  [3]向初闻.语文课堂创新阅读模式探究[J].山西青年,2016-04-08.
  [4]张静.小学语文阅读“一主两翼”教学模式研究——以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D].延边大学,2014-04-20.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更适合目前高中语文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采用这一模式能够使高中语文教学更具针对性,强化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帮助学生明确重难点。教师通过学生个体差异性的深入了解,制定分层的教学目标,使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有所获,这是分层教学最大的优势之一。教师要加强对分层教学的研究,使这一教学模式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在推动力,为高中生提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成绩。语文教师应该明确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学生没有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激情。只要认识到这些问题,深刻地思考和剖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采取合理有效的对策,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肯定会提高。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学习兴趣 面临的问题 对策  “语文学得真没劲”,听到学生泄气的话语,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静下心来认
摘 要: 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具有显性标志的实践环节上,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展开。  关键词: 语文阅读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一定程度上说就是阅读教学。因此,要真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首先要在阅读教学上下工夫。尤其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必须找出相应的阅读教学的新方法
摘 要:在现阶段事业单位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构成了单位管理中的基本要点,且事业单位能否保持良好的竞争实力,取决于单位内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在大数据整体背景下,事业单位管理层必须认识到转变人力资源管理思路的重要意义,结合现有人力资源管理状况来进行全面调整,科学合理运用大数据管理技术手段。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措施  事业单位推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宗旨在于提升人力资源
摘 要: 只有畅游书海,才能品味书香。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成就精彩作文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想提高阅读水平,就必须创造利于阅读的和谐环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在阅读中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与文学作品形成情感交融,与作者在心灵上产生情感共鸣,同时在阅读中产生联想、想象、感悟,最终提高阅读能力,提高作文水平,提高语文成绩。  关键词: 阅读兴趣 快乐技巧 阅读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现在的教不再是单单教给他们“渔”的问题,更要重视学生的主体角色,给予学生足够的表现机会,使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不疑则不进。大教育家孔子提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南宋大教育家、思想家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前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