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文献问题笔谈——报纸文艺副刊与现代文学研究关系之随想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svl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河南大学文学院、《文学评论》编辑部、洛阳师范学院中文系联合召开的中国现代文学文献问题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0月举行。会议围绕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的发掘、整理:研究,文献发掘与文献叙述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学者杨义、关爱和、孙玉石、钱理群、吴福辉、刘增杰、鲁枢元、解志熙、吴秀明、孙先科、席扬、陈方竞等参与讨论的文章长短不一,见解有异,但都拒绝空疏学风,言之有物,发出了独特的学术之声。本刊特分两期揭载,以飨读者。
其他文献
编辑出版与文化教育相结合是中日两国早就共同形成的优秀的历史传统,这一传统符合传播学中视觉接受与听觉接受结合互动、强化传播效果的规律。中日两国出版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
据统计,在我国被“性感受贫乏”所困扰的夫妻已占到已婚者的三分之二左右,且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长期以来,我国税制改革因循着行政主导的试点模式。从法治视角看,试点模式处于合法性缺失状态,存在内在弊端。与之相对应的是立法主导模式,坚持立法主导,对于提高税收立法水
主持人语:在主持“中国话语与中国学术系列笔谈·文学篇”(《河北学刊》2005年第1期)时,我曾特地写下了这样两句话:“有什么样的话语,就有什么样的本体。对于中国学术来说,则是
据一位去过突尼斯的朋友介绍:突尼斯的妇女从古至今非常喜爱裙子,即使在老年妇女中,穿裙子也十分普遍。她们认为,只有裙子才能赋予女性以特有的魅力,并给以活泼、潇洒、高雅
循环经济法是经济法部门下的一个子部门法。循环经济法的定位关系到其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发展问题,文章将从循环经济法与经济法"三个特性"、"两个核心"、"一个归宿"的契合来分析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同历史上所有伟大的思想体系一样,也是自己时代的产物.在这一理论中既有对所处社会和时代的正确而深刻的把握,也有今天可以清楚辨认的失误.我们应当从分
自然变化有两种"不可能":"相对不可能"与"绝对不可能".人的技术活动可使天然自然的"相对不可能"转变为人工自然的"可能".但技术并非万能,技术总有不能够做的事.技术"能够做"
近年来,"达能、娃哈哈商标案""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等案件的发生,说明我国在外资并购中的审查程序仍有完善的空间。并购可以实现企业快速成长,但是其品牌也有被控制的风险。因此,
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发展的新时代,新现象、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如何使理论正确地把握并有效地引导现实的社会发展,是当代理论工作者面对的重要问题。中国的历史曾经向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