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管理”短缺什么

来源 :广西电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i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管理历来受到文化的左右,人们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梳理中,找出了一些可以与企业管理对照的哲学内涵,于是就有了“中国式管理”的概念。笔者认为,概括中国式管理可以得出这样的核心提示,那就是“收权放责”。也就是说,国内一些企业在各自企业文化支撑下,总结出了自己的企业管理模型:权力向上集中,责任向下发放。虽然这样的管理原则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但是缺乏“以人为本”和“人性化”管理基础,而缺少这些有机的组成部分,就谈不上是“中国式管理”或任何一种形式的管理。
其他文献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北京联合举办“2007年中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国际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电力需求侧管理与节能减排”。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
问:我国<商标法实施细则>第六条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受法律保护."在商标法和实施细则法律条文中涉及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的仅比一个条文,对集体商标
2、<专利法>第57条2款规定,专利侵权纠纷涉及新产品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的,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的证明.
一、采用保温材料全世界36%的能源消耗在房屋的取暖和降温上,房屋保温能节约大量能源。先进的保温措施经济回报率很高,如果采取足够的保温措施,就能减少或取消暖气和空调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