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泛读课是英语专业学生基础阶段主要课程之一。本文分析了学生在泛读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并指出了泛读课程教学的重点和最终目标。
关键词: 泛读课 问题 方法 教学 重点 最终目标
一、什么是泛读
泛读课,是英语专业学生基础阶段的主要课程之一。泛读,即广泛地阅读。“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语言素材题材要广泛,内容呈百科知识性,涉及英语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另一个是语言素材的文体要多样化,既有文学作品,又有记叙、说明、议论、新闻、广告等语言风格不同的各类文章。“读”主要是全面系统的阅读训练。指导学生掌握细读、略读、寻读等方法,学会快速、准确地获取并处理信息,并通过各种练习,培养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
泛读课的教学一直集中在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以及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之上。
二、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所采取的措施
1.阅读理解能力方面
影响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三个:词汇量少;知识面窄;不懂得使用阅读策略或阅读策略使用不当。
第一,解决词汇量少的问题。
如果在一篇文章里面有50%的单词不懂,那么根本就谈不上理解文章,更谈不上阅读速度。所以词汇量的多少是提高文章理解能力和提高阅读速度的关键。
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是用词缀法。用词缀法来记忆单词,扩大词汇量,是最科学、最有效果的方法之一。词缀法是一种英语构词法,英语单词绝大部分都是通过词缀法构成。它主要是靠分解单词来记忆。由这种方法构成的单词都可以分解成一个核心词根、前缀和后缀,然后通过词根、前缀和后缀的意思来确定单词的词义,达到牢记该词词义的目的。还可以通过给词根加上不同的前缀或后缀,使一个单词变成两个单词、三个单词,甚至更多,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当然,掌握词缀法必须先掌握一定量的前缀、后缀和词根。我们可采用“组块”的方法,即把同源词缀或词根捆绑在一起学习,提高词缀和词根的记忆效率。
第二,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做法。
泛读课使用的教材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不同的主题,题材非常广泛。笔者会根据每一个主题,收集相关的资料,如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风俗、宗教、传统等,并与我们自己的文化进行比较,找出两种文化的共性和个性之处,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开阔他们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例如,在第一册第四单元,讲美国的饮食特点。在课堂上,笔者找来美国与中国的地图,分别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对着美国地图讲解美国的饮食特点,接着根据中国不同的地理位置,介绍中国各地名菜、名小吃,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异同。这一堂课学生反映说给了他们一种很强的地理概念,印象深刻,收获匪浅。
许多国外语言学家如Krashen(1989)、Tsang(1996)等研究发现,大量的阅读,包括消遣性阅读,对提高第二语言能力极有裨益(段自力,2006)。课堂上所学的东西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所以我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另一个做法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给学生列书单,推荐他们阅读英语原著简写本、原著、英语报刊、杂志,引导他们使用英语学习网络。在此基础上要求他们写读后感、双栏日记,“使学生课外阅读信息的可理解性输入和可理解性输出达到动态平衡”(段自力,2006)。
第三,训练阅读策略的做法。
阅读策略(reading strategies)是指“学习者为解决阅读中的困难而采取的行为过程”(Johnson & Johnson,1998:333)。
国内外研究成果显示,阅读策略教学具有可行性,策略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考试成绩、对知识的记忆等(Pearson & Fielding,1996)。
泛读课教材对阅读策略的编写是从点到线再到面,即从词汇到句子,到段落,再到篇章。在训练学生阅读策略方面,笔者的具体做法是根据教材的编排,把每个知识点归纳总结,使之系统化,再通过反复的操练,分阶段测试,使学生能够掌握并巩固每一个知识点。比如,在讲第一个阅读策略,即通过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时,笔者把上下文可提供的线索归类总结,把它分为四种,即定义提示、举例提示、同义词提示和反义词提示,每一种类别后面都附有大量的练习,通过反复讲解,练习操练,达到学习掌握的目的。
2.阅读速度方面
影响学生阅读速度提高的因素主要有:词汇量、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的策略以及阅读速度的训练材料等。词汇量的问题上面已经阐述过,这里主要分析后面几个因素。
第一,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不良的阅读习惯会影响阅读速度,如逐字逐句阅读,出声阅读,不断回视,将外文译成中文理解等。我们的阅读过程是眼睛对文字进行跳跃式扫描,并不断把成组的信息传递到大脑进行处理的过程。所以当我们进行阅读时,应该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进行阅读,这样我们的阅读速度就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养起来的。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不良阅读习惯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差别,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慢慢把习惯转变过来。
第二,掌握提高阅读速度的策略。
1)Skimming(略读)
即用浏览全文的方法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思想,并对文章的结构有个总的概念(周毅,2004)。用Skimming主要是浏览文章的标题、主题句、文章突出信息(如黑体词、斜体词、大小写字母、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等)。
2)Scanning(寻读)
即快速扫视几行文字、一个段落或整篇文章,从中找出某一特定的资料和细节,无须通读全文(周毅,2004)。用Scanning的方法,首先看问题,找出问题里面的关键词(包括人名,时间,地点,事件,某一个单词或词组等),然后在文章里面定位关键词所在的位置,细读上下文,找出问题的答案。
第三,要有好的训练阅读速度的资料。
选择训练阅读速度的材料,应该考虑四个因素:题材,体裁,篇幅和难度。材料的内容要求涉及不同领域,如文学、哲学、医学、科技、教育等,帮助学生突破发展。不同体裁的文字不仅有利于提高阅读的整体能力,而且有利于扩宽知识面。篇幅不宜过长,取300-500词的幅度。适用于训练阅读速度的材料生词量不应超过3%或5%(蔡龙权,2000)。
基于以上因素,笔者挑选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快速阅读》1-4册作为学生阅读速度的训练材料。具体的操练是在课堂上。因为课堂上的时间比较统一,便于控制,效果会更明显。每次课前腾出十分钟,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两篇文章的阅读和练习,要求他们使用Skimming (略读)和Scanning(寻读)两种阅读速度策略,随后及时讲解,找出出错原因,避免下次重犯。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确实起到很大的作用。
三、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世纪80年代,随着元认知策略研究的兴起,自主学习开始受到广大教育者的关注。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过程、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自我检查评估,逐步发展(王笃勤,2002)。现在英语专业泛读课课时普遍降低,每周由原来的四个课时变成现在的两个课时,特别是国内一些大学在尝试和推行“英语阅读”零课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已经成为必要,而且是今后英语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
课外阅读事实上是属于自主学习的范畴。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在上文已经论述过。
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笔者的另一个做法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包括课文和练习。为保证学生课前预习的进行,笔者采取了一些监督方法,就是在上课时对预习内容进行提问,并把能否积极回答问题当作平时成绩,列入期末总评成绩当中。由于跟自身的利益挂钩,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上课非常踊跃地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气氛很活跃。慢慢地就养成了一种学习习惯,并能保持下去。
四、结论
泛读课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其教学重点突出,目标明确。但是如何从其它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如何采取更有效的监督方法,这些都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Johnson,K.&H.Johnson.1998.Encyclopedic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A Handbook for Language Teaching.NY;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2]Ellis,R.1999.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Oxford,R.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Rowley,Mass:Newbury House,1990.
[4]段自力.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策略调查与后摄自主课外阅读[J].外语界,2006,(3):19-22.
[5]Pearson,P.D.&Fielding,L.Comprehension Instruction[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6]周毅.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浅探[J].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探讨,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7]蔡龙权.大学成功策略学习分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8]王笃勤.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2002.
关键词: 泛读课 问题 方法 教学 重点 最终目标
一、什么是泛读
泛读课,是英语专业学生基础阶段的主要课程之一。泛读,即广泛地阅读。“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语言素材题材要广泛,内容呈百科知识性,涉及英语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另一个是语言素材的文体要多样化,既有文学作品,又有记叙、说明、议论、新闻、广告等语言风格不同的各类文章。“读”主要是全面系统的阅读训练。指导学生掌握细读、略读、寻读等方法,学会快速、准确地获取并处理信息,并通过各种练习,培养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
泛读课的教学一直集中在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以及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之上。
二、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所采取的措施
1.阅读理解能力方面
影响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三个:词汇量少;知识面窄;不懂得使用阅读策略或阅读策略使用不当。
第一,解决词汇量少的问题。
如果在一篇文章里面有50%的单词不懂,那么根本就谈不上理解文章,更谈不上阅读速度。所以词汇量的多少是提高文章理解能力和提高阅读速度的关键。
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是用词缀法。用词缀法来记忆单词,扩大词汇量,是最科学、最有效果的方法之一。词缀法是一种英语构词法,英语单词绝大部分都是通过词缀法构成。它主要是靠分解单词来记忆。由这种方法构成的单词都可以分解成一个核心词根、前缀和后缀,然后通过词根、前缀和后缀的意思来确定单词的词义,达到牢记该词词义的目的。还可以通过给词根加上不同的前缀或后缀,使一个单词变成两个单词、三个单词,甚至更多,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当然,掌握词缀法必须先掌握一定量的前缀、后缀和词根。我们可采用“组块”的方法,即把同源词缀或词根捆绑在一起学习,提高词缀和词根的记忆效率。
第二,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做法。
泛读课使用的教材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不同的主题,题材非常广泛。笔者会根据每一个主题,收集相关的资料,如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风俗、宗教、传统等,并与我们自己的文化进行比较,找出两种文化的共性和个性之处,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开阔他们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例如,在第一册第四单元,讲美国的饮食特点。在课堂上,笔者找来美国与中国的地图,分别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对着美国地图讲解美国的饮食特点,接着根据中国不同的地理位置,介绍中国各地名菜、名小吃,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异同。这一堂课学生反映说给了他们一种很强的地理概念,印象深刻,收获匪浅。
许多国外语言学家如Krashen(1989)、Tsang(1996)等研究发现,大量的阅读,包括消遣性阅读,对提高第二语言能力极有裨益(段自力,2006)。课堂上所学的东西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所以我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另一个做法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给学生列书单,推荐他们阅读英语原著简写本、原著、英语报刊、杂志,引导他们使用英语学习网络。在此基础上要求他们写读后感、双栏日记,“使学生课外阅读信息的可理解性输入和可理解性输出达到动态平衡”(段自力,2006)。
第三,训练阅读策略的做法。
阅读策略(reading strategies)是指“学习者为解决阅读中的困难而采取的行为过程”(Johnson & Johnson,1998:333)。
国内外研究成果显示,阅读策略教学具有可行性,策略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考试成绩、对知识的记忆等(Pearson & Fielding,1996)。
泛读课教材对阅读策略的编写是从点到线再到面,即从词汇到句子,到段落,再到篇章。在训练学生阅读策略方面,笔者的具体做法是根据教材的编排,把每个知识点归纳总结,使之系统化,再通过反复的操练,分阶段测试,使学生能够掌握并巩固每一个知识点。比如,在讲第一个阅读策略,即通过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时,笔者把上下文可提供的线索归类总结,把它分为四种,即定义提示、举例提示、同义词提示和反义词提示,每一种类别后面都附有大量的练习,通过反复讲解,练习操练,达到学习掌握的目的。
2.阅读速度方面
影响学生阅读速度提高的因素主要有:词汇量、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的策略以及阅读速度的训练材料等。词汇量的问题上面已经阐述过,这里主要分析后面几个因素。
第一,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不良的阅读习惯会影响阅读速度,如逐字逐句阅读,出声阅读,不断回视,将外文译成中文理解等。我们的阅读过程是眼睛对文字进行跳跃式扫描,并不断把成组的信息传递到大脑进行处理的过程。所以当我们进行阅读时,应该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进行阅读,这样我们的阅读速度就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养起来的。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不良阅读习惯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差别,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慢慢把习惯转变过来。
第二,掌握提高阅读速度的策略。
1)Skimming(略读)
即用浏览全文的方法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思想,并对文章的结构有个总的概念(周毅,2004)。用Skimming主要是浏览文章的标题、主题句、文章突出信息(如黑体词、斜体词、大小写字母、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等)。
2)Scanning(寻读)
即快速扫视几行文字、一个段落或整篇文章,从中找出某一特定的资料和细节,无须通读全文(周毅,2004)。用Scanning的方法,首先看问题,找出问题里面的关键词(包括人名,时间,地点,事件,某一个单词或词组等),然后在文章里面定位关键词所在的位置,细读上下文,找出问题的答案。
第三,要有好的训练阅读速度的资料。
选择训练阅读速度的材料,应该考虑四个因素:题材,体裁,篇幅和难度。材料的内容要求涉及不同领域,如文学、哲学、医学、科技、教育等,帮助学生突破发展。不同体裁的文字不仅有利于提高阅读的整体能力,而且有利于扩宽知识面。篇幅不宜过长,取300-500词的幅度。适用于训练阅读速度的材料生词量不应超过3%或5%(蔡龙权,2000)。
基于以上因素,笔者挑选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快速阅读》1-4册作为学生阅读速度的训练材料。具体的操练是在课堂上。因为课堂上的时间比较统一,便于控制,效果会更明显。每次课前腾出十分钟,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两篇文章的阅读和练习,要求他们使用Skimming (略读)和Scanning(寻读)两种阅读速度策略,随后及时讲解,找出出错原因,避免下次重犯。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确实起到很大的作用。
三、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世纪80年代,随着元认知策略研究的兴起,自主学习开始受到广大教育者的关注。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过程、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自我检查评估,逐步发展(王笃勤,2002)。现在英语专业泛读课课时普遍降低,每周由原来的四个课时变成现在的两个课时,特别是国内一些大学在尝试和推行“英语阅读”零课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已经成为必要,而且是今后英语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
课外阅读事实上是属于自主学习的范畴。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在上文已经论述过。
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笔者的另一个做法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包括课文和练习。为保证学生课前预习的进行,笔者采取了一些监督方法,就是在上课时对预习内容进行提问,并把能否积极回答问题当作平时成绩,列入期末总评成绩当中。由于跟自身的利益挂钩,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上课非常踊跃地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气氛很活跃。慢慢地就养成了一种学习习惯,并能保持下去。
四、结论
泛读课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其教学重点突出,目标明确。但是如何从其它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如何采取更有效的监督方法,这些都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Johnson,K.&H.Johnson.1998.Encyclopedic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A Handbook for Language Teaching.NY;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2]Ellis,R.1999.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Oxford,R.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Rowley,Mass:Newbury House,1990.
[4]段自力.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策略调查与后摄自主课外阅读[J].外语界,2006,(3):19-22.
[5]Pearson,P.D.&Fielding,L.Comprehension Instruction[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6]周毅.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浅探[J].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探讨,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7]蔡龙权.大学成功策略学习分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8]王笃勤.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