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张高铁的诗意塑像

来源 :中国铁路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g_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家张风奇新近出版的记述京张高铁的报告文学集《百年圆梦路》,是一部乐读、耐读的好书。有人说,伟大的工程,应该有与之相匹配的文学作品。《百年圆梦路》就是这样的精品力作。
  十几年来,中国高铁成为脍炙人口的时尚热词。人们喜爱高铁,乐享高铁,咏赞高铁,中国高铁成为闪亮世界的“中国名片”。众所周知,京张高铁是我国第一条智能高铁,反映着迄今为止我国和世界高铁建设的最高水平,而与之并行的老京张铁路,是百余年前在我国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的带领下,中国人自行勘测、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一新一旧,两条铁路之间的沧桑岁月见证了华夏神州的百年巨变。关于京张高铁和京张高铁的不凡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从自主设计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进水平,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京张线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两条跨越百年“中国制造”的“中国铁路”,其重大意义和象征早已超越铁路建设乃至交通工业发展的范畴。
  《百年圆梦路》最大的特点,是以诗意之笔写出了诗意的京张高铁。张风奇是一位著名诗人,每逢重大节日,他的长诗常常在《河北日报》亮相,因此他也被文友称为“红旗诗人”。他几十年在铁路公安部门工作,多次参加铁路重大题材创作,领衔或参与创作报告文学和长诗十余部。稳健而卓然的创作实力让他有充盈的底气扛起京张高铁这个重大题材。翻开这部厚重的作品,从开篇到尾声,饱含激情的诗意之笔贯穿始终。正如浅蓝扉页上的题记:“一條百年铁路,一首恢宏史诗/一条智能高铁,一部鸿篇巨制/一端连接过去,一端通向未来/一路追梦筑梦,一路盛世图腾。”高度凝练的诗句,勾勒出作品钢轨般蜿蜒向上的主线。面对山峦起伏的沙盘,他这样概括京张铁路:“追逐的视线承接着一连串灯光的指引,依次燃亮北京北站、清河、沙河、昌平、八达岭长城、东花园北、怀来、下花园北、宣化北、张家口等站点,我能清晰地看到京张高铁像一条金光闪烁的大项链,将10个珍珠般的车站依次连缀在一起……瞻望高铁前程……扶摇浪漫的翅膀,就仿佛翱翔于燕山的云端,俯瞰一道道白色的闪电,裹挟着钢轨、车轮、风笛、疾风……将山河设障的道路铺展得一马平川。”更为可贵的是,作者在整部作品中的诗意不仅体现在抒情的语言上,更深入和辐射到整体谋篇布局的诗意建构。全书11个板块提纲挈领的标题,开门见山且诗意盎然地点出了主题主线:“梦想之翼,领跑世界高铁”“熔铁为路,有多少记忆随风飘逝”“詹公天佑,心灵交汇的眼神”“大地侧耳,听清华园隧道遁地潜行”“高铁驿站,以八达岭长城的名义”“路在脚下,既有线上打造‘高铁跑道’”“无翼而飞,为京张高铁插上隐形翅膀”“躬身为桥,跨越山水的生命彩虹”“大路朝天,架起通向云端的天梯”“一路盛景,连接故乡与远方”“雪国境门,渐行渐近的繁荣和梦想”。11个板块的11个标题,就像一首精致的短诗,而每个板块中的每个部分又如长诗中精彩动人的章节。
  更为可贵的是,这部感情丰沛、诗情洋溢的著作,张开了感性与理性的两扇翅膀。在诗意洋溢的感性书写中,作者同样注重理性与逻辑,其有机统一的谋篇布局和板块结构的严谨更令人称道。这部作品中,有京张高铁智能制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的亮丽风采,有老京张与新高铁旧与新之间相互映照与启迪的逻辑阐发,有高铁施工建设过程中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有聚焦重点工程和重要车站的层层剥茧与精致特写,有可敬可爱的高铁人生动鲜活的群像勾勒与聚焦素描……既有大气磅礴的全景式俯瞰,也有对一桥一隧、一车一站的浅吟轻唱,既有对旧时光的依依眷恋,更有对远方的展望和对未来的讴歌。“百年京张,百年接力。从北京北站到张家口站,在同样的路径上,日月旋转的车轮见证了中国铁路从蒸汽时代、内燃时代、电力时代,追随着不断提升的加速度,迅速跨入高速智能的高铁时代。”多么准确、凝练、传神的诗意概括!或许只有诗人,才能具备这种提炼和浓缩语言的能力。的确,作者真正在一部报告文学中做到了中国高铁的诗意表达,向世人展现的不仅仅是冰冷的高铁、飞驰的速度和埋头苦干的铁路人,而是中国智慧、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情感的现实反映。
  这部作品还有一个鲜明特色,就是以文学之笔探进了铁路建设工程的内部,以借古鉴今的手法,成功地把枯燥繁复的建设技术业务术语转化为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学语言。大型作业台车、智能盾构机、快速铺轨机,全周期智能建造、智能运维管理系统……都在作者笔下展现出赏心悦目的生动画卷。当年靠着“人”字铁路翻山越岭,如今却能在12公里长的新八达岭隧道内建成了埋深102米的“世界最深高铁站”。“八达岭的地质要比想象的复杂,整条隧道要穿越两个断层,存在岩爆、湿陷性黄土、软岩变形等高风险,尤其是大跨度段施工,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坍塌,后果不堪想象。”顺着字里行间,读者理解了工程的概况、难度、关键点,也仿佛顺着生动晓畅的文字进入了隧道和火热的施工现场。他这样描述大跨度隧道开挖的“品”字形施工法:“所谓‘品’字形施工法,顾名思义,就是将一个大隧道拆分成上、左、右三个小隧道分别开挖,在中间预留核心提供支撑;最后开挖核心,将三个小隧道合并成一个大‘隧道’,也就是八达岭隧道里的庞大车站。使用这种掘进方法,工法相对简洁,也便于施工机械充分发挥作用。”“打眼、装药、爆破、出渣、喷浆、挂钢格栅、立架、打锚索……随着工作面的展开,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混凝土喷射机械手、大型侧卸装载机、全液压挖机、卷扬机、压浆机、打孔机等各种现代化先进设备一齐亮剑,施工场面犹如拼杀的战场。”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不仅仿佛看见施工现场,而且似乎能听见机器的轰鸣和风枪的旋转。他在描述京张高铁综合体量最大的清河站时,像一位画家一样对老车站进行勾勒:“近日,清河老站房经过修缮,清除墙面涂料,恢复了磨砖对缝、灰色外墙、土红色门楣,重新竖立起中央站匾,又重新再现岁月底色。清河老站作为当年京张铁路上一座三等小站,见证了百年历史风云变幻。詹天佑先生曾在此勘测、施工、验收。1912年9月8日,孙中山先生曾在清河站下车视察京张铁路。令人欣慰的是老站房整体平移后,会以博物馆的形式保存下来,展现新老京张跨越百年同站同框的景观……”而目光转移到新车站,则如雕塑家一样,让人看到新车站的亮丽形象:“我在瞬间完成百年一瞥,目光越过老站房的屋顶,延伸到新站房高大的墙壁上,还必须再仰起脸才可以望见新站房翘起的飞檐。清河站的前世今生就这样蓦然展现在历史的时空之间……新站房建筑面积比老站房足足大了400多倍,总建筑面积达到约14.6万平方米,是京张高铁线上体量最大的车站……”新老车站交相辉映,又像在进行着跨越时空的对话。进而,向着冬奥会的诗意引伸更令人赏心悦目:“清河站作为北京冬奥会的保障车站,将在冬奥会期间承担大量的运动员接送任务,自然少不了冬奥会的运动元素。旅客进入二楼候车大厅,就会看到顶部7条由西向东倾斜屋脊拼接而成的滑雪道,优美地演绎着‘动感雪道、玉带清河’的设计理念”。
  作为记述我国第一条智能高铁的报告文学作品,字里行间闪烁着“智能”的色彩。以清河站为例,他写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消防联动系统,写到站内垃圾输送系统,写到智能工程中的有线电视系统、楼宇自控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等。更写到了与读者和旅客切身感受到的智能化服务:“首次使用综合服务中心,为旅客提供票务、问询等综合服务……首次使用站厅票务综合一体机,机器集售、取、改、退及公安制证为一体,极大便利旅客……”“站厅内设置了全国首台可视化远程售票机,分别安装在一南一北车站外侧。不会使用电子购票的旅客可以像打电话一样,按下通话按钮和售票员视频对话,告知需求后,按要求把有效证件等放在机器的相应区域,即可直接出票。”读到这些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内容时,相信每位读者都会感到会心的温暖。
  正如作者在《百年圆梦路》后记中写的那样:“京张铁路百年追梦,京张高铁今朝圆梦。建设者筑梦成真……”怀着对京张高铁的憧憬,怀着对老京张铁路的眷恋,怀着对建设者敬业忘我的奉献精神的感动,他先后走过京张高铁的10多个工程标段,吃住工棚,与一线职工“掏心窝”交流,与指挥者和科技人员交朋友。他由衷敬佩运筹帷幄的领导者,热情赞扬勇于创新的科技人员,深情赞颂技艺高超的能工巧匠,由衷赞美平凡岗位上的普通劳动者,他用饱含心血和智慧的艺术劳动,为京张高铁塑像,为新时代留下了一部优秀文学作品。
其他文献
在通信发达的今天,见证过电话从“摇把子”到程控电话再到5G的我,唯独对65―1型携带式磁石电话机有着深深的情怀。  65―1型携带式磁石电话机,俗名摇把子,它由永久磁石组成发电机,电池、耳机和机件装在盒内,盒的侧面有一个摇把子,盒上有两个接线柱连接外线,用耳机通话。  我第一次看到真实的摇把子电话,是在读小学二年级时。村大队部装了一台电话,和抗战电影里看到的一个模样,黑颜色,块头很大,底座四四方方
在延安火车站  我遇到一个铁路人  他个子不高,身体壮实  他头发稀疏,精神闪烁  他直言不讳地告诉我  他当年就是冲着宝塔山  冲着革命圣地延安  来当铁路工人的  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好像这个秘密  只有到了今天  才可以公布于众  他觉得  在延安当工人  可以离圣地的心跳更近  可以离党更近  可以更好地瞻仰父辈的荣光  他从二十三岁起  信心满满地踏上了西延铁路  到今天整整二十年 
亲爱的妈妈:  您好!  没有我们的陪伴,您过得好吗?您的世界美丽吗?每次给您写信,都没有收到回信。无论您回不回信、愿不愿意,请允许我就这么一直写下去,因为我太想念您了。  如果病好了,就请回来吧。回来看看这个世界,看看您养的花,看看您的老伴,看看深爱着您的儿女们。  2018年8月,您又一次住进了ICU,每天下午4点钟的探望是我最期待的事情。“妈妈,请不要害怕。”这是我每次看望您时说的第一句话,
题记:韦拔群——中国早期农民运动三大领袖(毛泽东、澎湃、韦拔群)之一,广西农民运动的先驱,百色起义领导者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领导者之一。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游击战争,一家20余人,惨遭敌人杀害。1932年10月,年仅38岁的韦拔群被叛徒杀害。他生命最后的时刻,仅仅靠一两片烤在刺刀上的南瓜充饥……  玉米举起了绿色火炬  如同高挚的手臂  竹林密布的山
一  五月的家乡还是很冷,西海固的风依然刚劲,看了看送别的亲人不远处的家,看了看仍然光秃秃的六盘山、土黄的大地,我转身走进了队伍。  火車站依旧伫立在巍峨的东岳山下,任劳任怨地将出行人输送到想去的地方。平坦的草坪,曲折的栏杆,排队的人群,忙碌的检票员,在冷风中并肩聆听阳光的呼唤。高大的一排翠柳,枝叶垂倒地面上,轻轻摇曳,让人一下子想起第一次在这里的情景。  火车站建成了!这是一件天大的喜事,整座小
起风了,回屋吧  我并未躲起来,只是被春天突然  长出来的枝叶给遮住了。你也别找了  山回路转的,只要活着就能在人群中  相遇。至于信物,它是一种承诺也是  一种背叛,轻易不要拿出来示人  起风了,回屋吧  免得内心的山水缠住流云不放  侧身而过  人太多,道路拥挤,美好的关口  我只能侧身而过。季节在我的眼里  渐渐模糊,即便坐在故乡的山水间  也不敢说出内心的草木。每一条河  似乎都在他人的领
得知小姨再婚的消息,我大哭了一场。如同当初得知小姨父去世时一样——五味杂陈。  小姨是母亲最小的妹妹,比母亲小12岁,比我年长16岁。  在小姨6岁时,我的姥姥姥爷便去世了,留下作为长姐的母亲及未成年的二姨、舅舅及小姨。姐弟四人在叔叔伯伯们的接济下相继长大。  孩提时代的我,最盼望的便是小姨的到来。每次小姨来,总会给我带来各式各样的玩具——五颜六色的小沙包、会叫的瓷老虎、小小的口哨,等等,这些都是
十月的站台,我已备好了行囊  十月的站台,我已备好了行囊  掏出的车票,再次装进了口袋  妈妈,我是爱着你的  去意已决,我背起行囊  只为了那个遥远的梦想  站台喧嚣,如同拥挤的人间  布满了多少情感的交集  明天就是重阳节了,妈妈  天忽然变冷,明晃晃的阳光  空有一副菩萨的心肠  风尘仆仆啊妈妈,下一站  很远,我停泊的地方将更远  眨眼之间,鼎沸的站台  真的就如此寂静,妈妈  一张车票,
那是一趟开往秦岭深处的慢火车,从陕西省的第二大城市宝鸡始发,途径陕西、甘肃最终到达四川省的广元市,全程350千米,运行时间约为12小时。  这是一趟七点三十分始发的火车,是一趟运行速度很慢很慢的火车,平均时速也只有30千米,似乎是一趟来自过去的火车。于不觉间,恰恰迎合了诗人木心的“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这句诗。  从天色微亮到落日西斜,翻越苍茫秦岭,路过漫山花开,听耳畔鸟语呢喃,在这
夜 雨  那夜,我正在酣睡,便被娘从床上揪了起来。我看到无数条闪电将窗外的夜空撕破,像电影里战争打响前发射的信号弹,将漆黑的世界照得雪亮。屋子里没有点灯,我一个轱辘翻身爬起,看到了爹黑黢黢的身影和他脚下满地亮晶晶的东西,那是一张正准备折叠起来的新塑料布。有什么东西推着门扇,发出“啪啪”的响声,像是人在紧张地拍打着门环。树一次次倒伏下去,长时间发出尖利的啸叫。羊在圈里打着转儿叫唤,它们不安地用四蹄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