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N005通过上调PGC-1α表达诱导巨噬细胞的M2型分化减轻脓毒症引起的急性肺损伤

来源 :河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PM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中探究小分子化合物ZLN005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利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术建立小鼠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模型,并按处理方式的不同将小鼠分为四组,假手术(Sham)组,ZLN005组、CLP组及CLP+ZLN005组;应用RT-PCR、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γ 共激活因子-1α(PGC-1α)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ELISA检测肺泡支气管灌洗液(BALF)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和IL-10的含量;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组织学损伤;统计学方法分析CLP造模7d后各组小鼠的存活率;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转染靶向沉默PGC-1α 的siRNA,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效率;利用LPS诱导脓毒症ALI的体外细胞模型,并将RAW264.7细胞分为五组,对照组(NC),ZLN005组,LPS组,LPS+ZLN005+si-NC和LPS+ZLN005+si-PGC-1α;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1型巨噬细胞标记物iNOS与MHC-Ⅱ与M2型巨噬细胞标记物Arg1与CD206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AMPK-α的磷酸化水平(p-AMPK-α/AMPK-α)及线粒体生物发生中关键蛋白NRF1、NRF2和mtTFA的蛋白表达.结果:成功建立小鼠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模型;其中,与Sham组比较,ZLN005组与CLP+ZLN005组肺组织中PGC-1α 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CLP组中明显降低(P<0.05),但CLP+ZLN005组又较CLP组中PGC-1α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各组小鼠的BALF、HE染色及术后7d的存活率结果显示,与CLP组和CLP+ZLN005组中BALF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的表达与肺组织病理损伤水平较Sham组或ZLN005组明显升高(P<0.05),抑炎因子IL-10及术后7d的存活率却显著降低(P<0.05),而CLP+ZLN005组又较CLP组明显改善(P<0.05);在体外细胞实验中,与NC组相比,PGC-1α 蛋白表达在ZLN005组与LPS+ZLN005组明显升高(P<0.05),LPS组显著降低(P<0.05);转染si-PGC-1α 后RAW264.7巨噬细胞中PGC-1的表达被显著抑制(P<0.05);与NC组相比,LPS组、ZLN005+LPS+si-NC组与ZLN005+LPS+si-PGC-1α 组中M1型巨噬细胞标记物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同时ZLN005+LPS+si-NC组的M2型巨噬细胞标记物的mRNA表达也显著升高(P<0.05),但AMPK-α 的磷酸化水平与线粒体生物发生中关键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而ZLN005+LPS+si-NC组又较LPS组与ZLN005+LPS+si-PGC-1α 中M1型标记物表达显著升高(P<0.05),但M2型标记物与AMPK-α 的磷酸化水平与线粒体生发蛋白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ZLN005能促进PGC-1α 的表达以促进M2巨噬细胞的极化来保护脓毒症引起的肺损伤,而其相关作用机制可能与ZLN005通过AMP K信号通路促进线粒体生物发生相关.
其他文献
卵巢是女性重要的生殖与内分泌器官,其周期性分泌激素与排卵,维持女性的生殖健康.正常的卵巢功能是一个连续过程的结果,该过程始于原始生殖细胞的形成、增殖和迁移,通过在胚胎期卵泡单位的发育,延伸到新生儿期和成年时期,随着卵泡持续减少或闭锁,最终以生理性卵巢功能不全或绝经结束.卵巢功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因素、吸烟、环境和医学因素,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化疗、放疗或卵巢手术等[1].研究发现,脆性X智力低下1基因( FMR1 )的突变是导致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卵巢早衰( POF)的原因之一[2] ,严重影响女
目的 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空腹C肽、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132例作为老年2型糖尿病组,其中骨量正常组50例,骨量减少组42例,骨质疏松组40例;另外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正常老年人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骨密度及血清空腹C肽、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分析空腹C肽、25-羟基维生素D、临床生化指标与骨密度的关系,以及空腹C肽、25-羟基维生素D、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2型糖尿病组骨密度、空腹C肽、25-羟基维生素
目的 探究补肾健脾和胃法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顽固性便秘效果及对Wexner便秘评分、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月收治的老年顽固性便秘76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补肾健脾和胃法治疗.比较治疗4周后2组中医证候疗效差异,比较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便秘严重程度(Wexner便秘评分)、肠道菌群状态、血清学指标[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肽Y(NPY)、胃动素(MOT)]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葛根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医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平台)逐一查询葛根汤所包含的七味中药各自所含主要化学成分、靶点信息,根据ADME筛选中药活性组分,并应用网络图像化软件CytoScape 3.7.2对生物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进行相关网络构建;以急性脑梗死为关键搜索词在Gencards数据库得到相应靶点信息并进行筛选;应用CytoScape 3.7.2中Bisogenet插件构建蛋白质与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网络,将网络提取的关键靶点提交至STRING
目的 研究急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脑钠肽(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135例的临床资料作为房颤组,同时选取急性心力衰竭窦性心律87例作为窦性组.比较2组血清sST2、BNP、AngⅡ水平及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sST2、BNP、AngⅡ水平,同时分析急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房颤组血清sST2、BNP、AngⅡ水平均高于窦性组(P<0.01).随着心
目的 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风险的联合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门诊就诊的稳定型冠心病121例,根据6个月内是否发生AMI分为AMI组(n=31)、无AMI组(n=90).比较2组就诊时、1个月后vWF、ET-1、sICAM-1水平,分析就诊时vWF、ET-1、sICAM-1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就诊时、1个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