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设问,有效教学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zhuo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问是连接情境材料与教材知识的桥梁和纽带。精准的设问应是既能紧扣情境材料,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又能密切结合教材相关知识,使学生有效思维,内在生成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非外在简单灌输。
  下面笔者结合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六课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个教学片段,就如何精准设问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
  一、情景描述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中华文化艺术独树一帜,科学技术独领风骚。针对中华文化艺术这个知识点,我准备了很久,设计了中华文化之瓷器篇、园林篇、书法篇、诗词篇等,精心地做了课件。上课时,我先请同学们欣赏精美绝伦的瓷器、独具匠心的园林、妙笔生辉的书法、千古传诵的诗词,然后点明瓷器、园林、书法、诗词等都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教材的知识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中华文化艺术具有哪些特点?发挥了什么作用?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什么地位?学生翻看教材,回答说中华文化艺术的特点是历史辉煌而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作用是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地位是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虽然完成了授课内容,教材的相关知识点得到了落实,但实际上对于中华文化艺术特点、作用、地位等问题的答案,学生无须深入思考,只需简单地复述教材内容,因此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二、原因分析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认为是因为在备课和教学中只注重情境的设计,知识的传授,而对设问的设计有些随意,不够精准。上述所设计的几个问题一则缺乏联系性,二则缺乏层次性,三则缺乏启发性,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没有思维训练的价值,不能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改进反思
  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我对设问进行重新设计,力求精准。
  针对设问缺乏联系性的问题,我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要求不同小组学生紧密结合材料中中华文化艺术中的诗词、书法等分别进行合作探究,既适当开放,了解中华文化艺术的丰富内容,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又适当集中,能就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体会中华文化的精深。
  针对设问缺乏层次性的问题,我对问题进行了分解,逐步深入。结合精美绝伦的瓷器,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层层递进的问题:瓷器艺术属于中华文化什么范畴?中华文化艺术与世界文化艺术是什么关系?瓷器被各国人民所喜爱所赞叹表明中华文化艺术在世界文化艺术中居于什么地位?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帮助学生揭示中华文化艺术的地位。
  针对设问缺乏启发性的问题,结合某一小组同学所谈他们喜欢的诗词,我设计以下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这些诗词分别是属于哪个时代?主题是什么?为什么喜欢这些诗词?这些诗词或是先秦时代,或是唐宋年间,或是现当代;内容或关于人生,或关于亲情,或关于爱情,或关于友情;所偏爱的理由或因诗词中百折不挠的人生,或血溶于水的亲情,或坚贞不渝的爱情,或纯洁无瑕的友情等。通过这些问题的启发,学生经过思考,能自然得出中华文化艺术的特点、作用。
  此外,精准设问不仅在于问题本身,还在于提问的对象。事实上,点名往往具有随意性,有时问题刚提出,一些思维活跃的同学已报出了答案,这时可以“照顾”他的积极性让他回答;或某位同学在开小差,点个名让他紧张一下;又或眼光随意瞟到一个学生便点他回答。这样的提问效果如何,可想而知。我的做法是一般的提问点成绩中等的学生回答,他们的答案恰好反映了教学的效果。某些略简单的问题“分配”给那些缺乏自信或表達能力欠缺的同学回答。而难度较大的问题留给那些活跃的学生,并要求他们陈述理由。这样的方法能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提高课堂效率。
  精准的设问,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中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不仅是求得正确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在学的过程中得到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课堂实效。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本文通过分析《考工记》中关于制车部分的设计思想、美学表现、文化内涵,并对比现代设计中的一般规律,得出了现代设计深受前人思想及理论经验影响的结论。呼吁现代设计师在进
吴敬梓是清代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为中国讽刺小说的范本。胡适先生称吴敬梓为“安徽的第一大文豪”,陈毅元帅称赞《儒林外史》“永垂不朽”。作者发
机器工业与传统手工业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研究者有的过分强调它们之间的竞争性,有的过分强调它们之间的互补性。通过对近代江西作具体的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本文在使用调查法、访谈法等的基础上,对沈阳市农村及沈北新区大学城高职院校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设沈北新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孵化培训基地项目的对
对“一村一品”茶叶专业村——布央村进行了深入调研,总结出了该村发展“一村一品”的成功经验(即“布央发展模式”),并对该县推进“一村一品”,走茶叶产业化开发之路,推进新农村建
一、探究学习的含义 探究学习是美国大学教授施瓦布最早在1961年提出的.探究学习,是以自主参与为方式的学习,通过假设、猜想,运用一定的原理或者知识作为基础而进行的问题探
期刊
高中地理作为高中课程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以及推动影响下,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学策略的探究已经越来越重要,是地理教师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 地理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