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镜头一:运动场上。“跳高健将”王山纵身一跃,跨过了1?郾5米的横竿;小个子李川连跳三次,也没能越过1?郾2米的高度。老师说,尽力去跳就好。
镜头二:春游途中。在一处悬崖的石缝里,生长着一棵小松树。同学们驻足观望,担心它难以枝繁叶茂。老师说,尽力去长就好。
尽力而为就好。这一点引起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这道试题,既是出给考生写的,也是出给社会看的——在一个竞争无处不在的社会里,人们不断追求更高更远大的目标,这固然能激活创造潜能和生命活力,推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可是,如果只知不断加压而不会舒缓节奏、调节心灵,极容易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带来非常严重的社会后果。君不见,当代中小学生传出的悲剧中,就有不少是因为家长、老师给孩子目标、思想和学业上不断“加码”造成的吗?所以,命题者似乎想提醒不断追求高远目标的社会和当代公民,特别是中学生们,要注意正确看待人生奋斗和追求目标之间的差距,要恰当处理追求结果和享受过程之间的关系,要正确评价自身价值。这些提醒,无疑都是善意的,是及时的,是难得的。可以说,这是对生命的关爱,更是对成长的关注。
命题者努力为写作者创设宽松的环境。表现在内容上,直接给出了“尽力而为就好”的写作中心话题,很直观,简单明了;在形式上,采用“材料+小结点拨”的方式,以材料形式出现的“两个镜头”,既有生动的情景设置,更有深邃的成长启迪,能起到启发思维的作用;在要求上,诗歌、戏剧除外文体不限,字数也只有下限要求。总体来说,题目还是比较宽松的。
写好这篇文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切入和构思:
一是以陈述故事为主。就是讲述你自己的切身经历或者他人故事,写一篇记叙文。比如,你可以写自己苦苦追求成绩上升而不如意时,是老师“尽力而为就好”的鼓励和提醒让你茅塞顿开;你可以写岁末父亲从外地打工回家,自愧带回来的东西比不上别人时,是母亲的“你已尽力,我们满足”让他激动不已;你可以写同学在运动会上坚持跑到终点,虽然没有得到理想中的名次,但是依然赢得掌声等等。这些故事,一定要落脚到“尽力而为就好”这个主题上来。
二是以阐释观点为主。就是以“尽力而为就好”为论点,写议论文或者议论性散文。注意要从“为什么”“怎么办”等方面着力进行说理。可以按照材料给出的人的资质或环境因素等角度论证,要结合古今中外的例子展开论证。
三是以表达质疑为主。一分为二来看,“尽力而为就好”这个观点也有局限性。比如,人的奋斗,只须“尽力而为”,真的可以不问结果吗?明明做不到的事,一定要傻乎乎地一直做下去吗?人太容易满足,人太善于满足,能够不断进步吗?人才的成长,不是应该扬长避短、个性舒张吗?可以从诸如此类的角度进行思考,写出自己的全新观点。
湖北武汉市一考生
“来包烟吧,最便宜的。”昨天在商店门口,听到父亲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父亲放下地里的农活,专门从乡下赶来陪我考试。我一个人考,他实在是放心不下。晚上,他和我一起住到了一家小旅馆里,在昏黄的灯光下,我又默起了功课。他静静地坐在我身边抽烟,透过那缕缕升起的烟雾,我看见他慈爱的眼神盯着我,脸上露出憨厚的笑。
清晨六点刚过,父亲便催我起床。他一向信奉早睡早起,况且,对于一个起早贪黑的农民来说,六点钟起床已算很晚了。我不能拒绝他的好意,只好乖乖地起床。“呶,还是看看吧,兴许会碰到考题呢。”父亲手指床头的书本对我说。我想也是,静等考试不如多复习一会儿呢。
该吃早饭了。来到餐馆,父亲点了我最爱吃的鸡蛋,开口就要八个——这可得花去他两天的烟钱啊。八个鸡蛋,我一次吃得完吗?我急忙说不用那么多。他“嘿嘿”地笑了起来:“八个吉利。吃得好,就会考得好的。”这冒着热气、带有父爱的鸡蛋,让我无法消受。我只吃了两个,瞅瞅碗里一个个白如玉的鸡蛋,想想父亲只吃了一碗稀饭,我心里一酸,吃不下去了。我把碗推过去,说自己不想吃,让他吃。父亲说是浪费了,用手把碗里搅动一下,然后埋下头,凑到桌上的碗口边,“呼呼啦啦”地吃了起来。看着他吃蛋的样子,眼眶里似乎有热泪流出,我悄悄转过脸去。旁边,也是送考的家长陪儿子在吃早饭,那儿子的面前,堆着一大碗牛肉面,还有一笼包子、一碗米酒。桌子上,放着一瓶饮料。
“伢,你?”父亲吃完鸡蛋,大概是抬头看见我的泪光,疑惑地叫了一声。我回过头,看见他顺着我刚才的视线瞧过去,瞅了旁边坐着的家长和考生一会儿,瞬间似乎明白了什么,他突然低下头去,嗫嚅着,“伢,我……我,对不起你。”
“爸,您说啥呀?”我知道父亲误会了,他以为我是在攀比别人,嫌弃他。我伸出手,搭在他肩头,轻轻地说:“爸,您已尽力了,尽力就好。”
在父亲的陪伴下,我走进校门,猛回头,看见一个纯朴农民的脸上分明刻着焦急和期盼。他,就是我在地里耕作了一辈子、为子女尽力操劳一辈子的父亲。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考出好成绩,回报他的恩情呢?
我冲他一笑,远远地向他挥挥手,然后,回转身子,坚定地走进考场里去了。
湖北武汉市一考生
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十根手指不一般,有长也有短。这句话之所以流传很广,是因为它既说出了自然现象,也揭示了人生真理。是啊,人的天赋有高低之分,能力有大小之别。如果我们具备的先天条件不好、能力不足也不要紧,只要尽力而为就好。
尽力而为是正确评估自己的理智表现。考试成绩不拔尖?没关系,只要脚踏实地,做好平时的每道习题就好。毫无特长?不要紧,朴实是我的特点,真诚是我的长处,尽力做真实的自我就好。相貌平平?这不是我能改变的,尽力让自己焕发出心灵美就好。生活中少不了比较,我们应学会既不高估自己,勉强自己做能力之外的事,也不低估自己,自怨自艾深陷自卑的泥潭。尽力而为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尽力而为是不计结果、注重过程的生活态度。小个子运动员也许永远无法达到“跳高健将”的高度,可是他尝试了,尽力了,就会获得心灵的满足,又怎会计较最终的名次呢?石缝中生长的小松树或许永远无法枝繁叶茂,可它尽力生长,展露的勃勃生机已感动了我们,这就够了!生活在这个充满功利的社会,人们常常盯着终点处的名、利、财、富,而忽略了生活中另一种美——追逐过程中的自我满足!还是品味一下曾国藩的话吧——“只顾耕耘,不问收获”。这样的人生,才会以尽力而为来享受更自然、更真切、更长久的过程之美。
尽力而为是不畏艰辛、追逐梦想的勇气。当《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被迫在酒吧进行创作时,尽管身为单亲母亲的她没有足够的资金,没有丰富的写作资源,没有良好的写作环境,但她竭尽所能,执著追求写作梦,终于创造出了像她那样勇敢无畏的哈利·波特这一震惊文坛的文学人物。如果我们深知先天不足却选择坚持,注定得不到鲜花与掌声却尽力而为之,难道不也是一种非凡的勇气吗?
大千世界里,我们都可能是十根手指中的一根短手指。朋友,如果平凡的你想创造不凡,请咬定目标,早点行动起来,尽力而为就好!
湖北武汉市一考生
许多事情要经历后才知道,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就像人生,从诞生走向死亡,不能一味地直直地冲向终点,而要慢慢品味拼搏和努力后的喜悦。或许你的人生没有如凤凰涅槃般的光彩夺目,没有大鹏展翅般的雄美壮丽,但至少,自己曾经努力过、拼搏过。这,就够了。
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常使我感慨万千。那不定的风把无人采撷的种子撒落到天涯海角,当它们找不到湿润的泥土,便把最后一线希望寄托在石缝里。为了看到阳光,它尽力地伸展身躯,希望能多长一点,而无情的罅隙嘲笑它,冷酷的岩石讥讽它,就连阳光也没有丝毫地看顾它,它依然待在那冰冷潮湿的石缝,尽力地生长,尽力多汲取养分。当狂风暴雨来袭时,狂风朝它扑过来,雷电朝它劈过来,但它却没有退缩,依然与严峻的现实拼命斗争。终于有一天,它从暗无天日的石缝间钻了出来,看着空中灿烂的暖阳,感受着身上的温暖,它深深陶醉在这杯阳光酿的酒中。这一次不同寻常的经历带给它的远远不止阳光,更是一种尽力拼搏的精神。尽力就好,不管今后是否会枝繁叶茂,雄伟苍劲,至少它曾经拼搏过,尽力地追求过,这就可以成为享受一生的财富。
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回望这一学期的学习,不禁觉得自己收获不少。作业更加整洁,态度更加端正,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渐渐养成了。过几天就要到检测自我的时刻了,不禁有些紧张。妈妈一眼便看出我的异样,“孩子,尽力就好。”是啊,尽力就好,无论结果如何,过程才是最重要的,享受学习过程中的点滴快乐,是多么令人欣喜的事呀!
尽力就好,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至少你曾经为此苦苦追寻过,尽力拼搏过,就可以无怨无悔。就像铁树一样,也许终年不会开花,但它依然生机勃勃,因为它努力过。
年轻是我们的本钱,人生就是一份又一份“尽力而为”的累加,精彩就在其后。
趁着年轻,努力拼搏;趁着年少,尽力而为,可以无悔矣!
文章的感情很真挚。起句“许多事情要经历后才知道,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不言过其实,很朴实,很恰如其分。文章围绕“尽力而为”这个中心,娓娓而谈,讲述自己的经历,倾诉自己的心得,表达自己的情思,自然而动人。
文章的想象很丰富,很生动。既有“凤凰涅槃”“大鹏展翅”等比喻性的想象,也有苗生石缝间的过程想象,特别是后面的内容,专门安排了一个段落的篇幅写下想象的内容,运用拟人、夸张和描写等手法,把一个小苗尽力地生长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镜头一:运动场上。“跳高健将”王山纵身一跃,跨过了1?郾5米的横竿;小个子李川连跳三次,也没能越过1?郾2米的高度。老师说,尽力去跳就好。
镜头二:春游途中。在一处悬崖的石缝里,生长着一棵小松树。同学们驻足观望,担心它难以枝繁叶茂。老师说,尽力去长就好。
尽力而为就好。这一点引起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这道试题,既是出给考生写的,也是出给社会看的——在一个竞争无处不在的社会里,人们不断追求更高更远大的目标,这固然能激活创造潜能和生命活力,推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可是,如果只知不断加压而不会舒缓节奏、调节心灵,极容易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带来非常严重的社会后果。君不见,当代中小学生传出的悲剧中,就有不少是因为家长、老师给孩子目标、思想和学业上不断“加码”造成的吗?所以,命题者似乎想提醒不断追求高远目标的社会和当代公民,特别是中学生们,要注意正确看待人生奋斗和追求目标之间的差距,要恰当处理追求结果和享受过程之间的关系,要正确评价自身价值。这些提醒,无疑都是善意的,是及时的,是难得的。可以说,这是对生命的关爱,更是对成长的关注。
命题者努力为写作者创设宽松的环境。表现在内容上,直接给出了“尽力而为就好”的写作中心话题,很直观,简单明了;在形式上,采用“材料+小结点拨”的方式,以材料形式出现的“两个镜头”,既有生动的情景设置,更有深邃的成长启迪,能起到启发思维的作用;在要求上,诗歌、戏剧除外文体不限,字数也只有下限要求。总体来说,题目还是比较宽松的。
写好这篇文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切入和构思:
一是以陈述故事为主。就是讲述你自己的切身经历或者他人故事,写一篇记叙文。比如,你可以写自己苦苦追求成绩上升而不如意时,是老师“尽力而为就好”的鼓励和提醒让你茅塞顿开;你可以写岁末父亲从外地打工回家,自愧带回来的东西比不上别人时,是母亲的“你已尽力,我们满足”让他激动不已;你可以写同学在运动会上坚持跑到终点,虽然没有得到理想中的名次,但是依然赢得掌声等等。这些故事,一定要落脚到“尽力而为就好”这个主题上来。
二是以阐释观点为主。就是以“尽力而为就好”为论点,写议论文或者议论性散文。注意要从“为什么”“怎么办”等方面着力进行说理。可以按照材料给出的人的资质或环境因素等角度论证,要结合古今中外的例子展开论证。
三是以表达质疑为主。一分为二来看,“尽力而为就好”这个观点也有局限性。比如,人的奋斗,只须“尽力而为”,真的可以不问结果吗?明明做不到的事,一定要傻乎乎地一直做下去吗?人太容易满足,人太善于满足,能够不断进步吗?人才的成长,不是应该扬长避短、个性舒张吗?可以从诸如此类的角度进行思考,写出自己的全新观点。
湖北武汉市一考生
“来包烟吧,最便宜的。”昨天在商店门口,听到父亲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父亲放下地里的农活,专门从乡下赶来陪我考试。我一个人考,他实在是放心不下。晚上,他和我一起住到了一家小旅馆里,在昏黄的灯光下,我又默起了功课。他静静地坐在我身边抽烟,透过那缕缕升起的烟雾,我看见他慈爱的眼神盯着我,脸上露出憨厚的笑。
清晨六点刚过,父亲便催我起床。他一向信奉早睡早起,况且,对于一个起早贪黑的农民来说,六点钟起床已算很晚了。我不能拒绝他的好意,只好乖乖地起床。“呶,还是看看吧,兴许会碰到考题呢。”父亲手指床头的书本对我说。我想也是,静等考试不如多复习一会儿呢。
该吃早饭了。来到餐馆,父亲点了我最爱吃的鸡蛋,开口就要八个——这可得花去他两天的烟钱啊。八个鸡蛋,我一次吃得完吗?我急忙说不用那么多。他“嘿嘿”地笑了起来:“八个吉利。吃得好,就会考得好的。”这冒着热气、带有父爱的鸡蛋,让我无法消受。我只吃了两个,瞅瞅碗里一个个白如玉的鸡蛋,想想父亲只吃了一碗稀饭,我心里一酸,吃不下去了。我把碗推过去,说自己不想吃,让他吃。父亲说是浪费了,用手把碗里搅动一下,然后埋下头,凑到桌上的碗口边,“呼呼啦啦”地吃了起来。看着他吃蛋的样子,眼眶里似乎有热泪流出,我悄悄转过脸去。旁边,也是送考的家长陪儿子在吃早饭,那儿子的面前,堆着一大碗牛肉面,还有一笼包子、一碗米酒。桌子上,放着一瓶饮料。
“伢,你?”父亲吃完鸡蛋,大概是抬头看见我的泪光,疑惑地叫了一声。我回过头,看见他顺着我刚才的视线瞧过去,瞅了旁边坐着的家长和考生一会儿,瞬间似乎明白了什么,他突然低下头去,嗫嚅着,“伢,我……我,对不起你。”
“爸,您说啥呀?”我知道父亲误会了,他以为我是在攀比别人,嫌弃他。我伸出手,搭在他肩头,轻轻地说:“爸,您已尽力了,尽力就好。”
在父亲的陪伴下,我走进校门,猛回头,看见一个纯朴农民的脸上分明刻着焦急和期盼。他,就是我在地里耕作了一辈子、为子女尽力操劳一辈子的父亲。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考出好成绩,回报他的恩情呢?
我冲他一笑,远远地向他挥挥手,然后,回转身子,坚定地走进考场里去了。
湖北武汉市一考生
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十根手指不一般,有长也有短。这句话之所以流传很广,是因为它既说出了自然现象,也揭示了人生真理。是啊,人的天赋有高低之分,能力有大小之别。如果我们具备的先天条件不好、能力不足也不要紧,只要尽力而为就好。
尽力而为是正确评估自己的理智表现。考试成绩不拔尖?没关系,只要脚踏实地,做好平时的每道习题就好。毫无特长?不要紧,朴实是我的特点,真诚是我的长处,尽力做真实的自我就好。相貌平平?这不是我能改变的,尽力让自己焕发出心灵美就好。生活中少不了比较,我们应学会既不高估自己,勉强自己做能力之外的事,也不低估自己,自怨自艾深陷自卑的泥潭。尽力而为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尽力而为是不计结果、注重过程的生活态度。小个子运动员也许永远无法达到“跳高健将”的高度,可是他尝试了,尽力了,就会获得心灵的满足,又怎会计较最终的名次呢?石缝中生长的小松树或许永远无法枝繁叶茂,可它尽力生长,展露的勃勃生机已感动了我们,这就够了!生活在这个充满功利的社会,人们常常盯着终点处的名、利、财、富,而忽略了生活中另一种美——追逐过程中的自我满足!还是品味一下曾国藩的话吧——“只顾耕耘,不问收获”。这样的人生,才会以尽力而为来享受更自然、更真切、更长久的过程之美。
尽力而为是不畏艰辛、追逐梦想的勇气。当《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被迫在酒吧进行创作时,尽管身为单亲母亲的她没有足够的资金,没有丰富的写作资源,没有良好的写作环境,但她竭尽所能,执著追求写作梦,终于创造出了像她那样勇敢无畏的哈利·波特这一震惊文坛的文学人物。如果我们深知先天不足却选择坚持,注定得不到鲜花与掌声却尽力而为之,难道不也是一种非凡的勇气吗?
大千世界里,我们都可能是十根手指中的一根短手指。朋友,如果平凡的你想创造不凡,请咬定目标,早点行动起来,尽力而为就好!
湖北武汉市一考生
许多事情要经历后才知道,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就像人生,从诞生走向死亡,不能一味地直直地冲向终点,而要慢慢品味拼搏和努力后的喜悦。或许你的人生没有如凤凰涅槃般的光彩夺目,没有大鹏展翅般的雄美壮丽,但至少,自己曾经努力过、拼搏过。这,就够了。
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常使我感慨万千。那不定的风把无人采撷的种子撒落到天涯海角,当它们找不到湿润的泥土,便把最后一线希望寄托在石缝里。为了看到阳光,它尽力地伸展身躯,希望能多长一点,而无情的罅隙嘲笑它,冷酷的岩石讥讽它,就连阳光也没有丝毫地看顾它,它依然待在那冰冷潮湿的石缝,尽力地生长,尽力多汲取养分。当狂风暴雨来袭时,狂风朝它扑过来,雷电朝它劈过来,但它却没有退缩,依然与严峻的现实拼命斗争。终于有一天,它从暗无天日的石缝间钻了出来,看着空中灿烂的暖阳,感受着身上的温暖,它深深陶醉在这杯阳光酿的酒中。这一次不同寻常的经历带给它的远远不止阳光,更是一种尽力拼搏的精神。尽力就好,不管今后是否会枝繁叶茂,雄伟苍劲,至少它曾经拼搏过,尽力地追求过,这就可以成为享受一生的财富。
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回望这一学期的学习,不禁觉得自己收获不少。作业更加整洁,态度更加端正,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渐渐养成了。过几天就要到检测自我的时刻了,不禁有些紧张。妈妈一眼便看出我的异样,“孩子,尽力就好。”是啊,尽力就好,无论结果如何,过程才是最重要的,享受学习过程中的点滴快乐,是多么令人欣喜的事呀!
尽力就好,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至少你曾经为此苦苦追寻过,尽力拼搏过,就可以无怨无悔。就像铁树一样,也许终年不会开花,但它依然生机勃勃,因为它努力过。
年轻是我们的本钱,人生就是一份又一份“尽力而为”的累加,精彩就在其后。
趁着年轻,努力拼搏;趁着年少,尽力而为,可以无悔矣!
文章的感情很真挚。起句“许多事情要经历后才知道,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不言过其实,很朴实,很恰如其分。文章围绕“尽力而为”这个中心,娓娓而谈,讲述自己的经历,倾诉自己的心得,表达自己的情思,自然而动人。
文章的想象很丰富,很生动。既有“凤凰涅槃”“大鹏展翅”等比喻性的想象,也有苗生石缝间的过程想象,特别是后面的内容,专门安排了一个段落的篇幅写下想象的内容,运用拟人、夸张和描写等手法,把一个小苗尽力地生长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