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德育理念对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启示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a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论语》是儒家文化代表经典之一,对我国二千多年来的社会思想文化与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传承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论语》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体系,其中的德育理念、德育方法在今天看来,对当前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将从《论语》中相关的教学观点出发,探讨《论语》的德育理念对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论语》 ; 德育 ; 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72-01
  较优越的生活环境,家里长辈对独生小孩的过度溺爱,信息爆炸的社会,过于注重成绩而忽视道德教育的学校,使得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出现了下滑。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发展呈现出以我行我素、集体意识薄弱;强调个人主义,张扬个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但缺乏准确的判断能力,容易受不良事物的影响;实践和创新能力不足,个人文明素养偏低的趋势。高校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脱离实际生活,德育与智育分离也是造成大学生道德素质下滑的主要原因,加强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水平迫在眉睫。《论语》中体现了德育目标的人性化、德育内容的完善以及德育方法的继承与创新等多个方面,它们对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大学生的整体道德素质水平有很大帮助,从而构建更加文明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论语》人格的培养目标与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目标相符
  《论语》旨在培养具有内圣外王型人格的人。此类人格的人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与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培养的具有和谐人格的大学生的目标一致。
  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所迫切需要的,也是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德育活动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大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进入二十一世纪,培养大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精神越来越成为德育活动的主旨,德育越来越注重调动学生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和生活能力,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目的。这与《论语》所阐述的达成理想人格的过程是个体的道德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之后投入到实践中去,四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体系是相符的。
  二、《论语》中“仁、义、礼、智、信”的理念完善大学生素质教育内容
  《论语》的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所包含的德育内容也极其广泛。“仁”,是指对他人的关心、爱护和帮助,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所在。“仁”重视人的作用和人的内心修养,同时也是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正确的仁爱观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义”是一种奉献和服务的意识和坚持公平正义的气节。重义轻利,以义至上是儒家所推崇的普遍精神。儒家思想中关于“义”的概念是大学生处理社交和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有助于改变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集体意识淡薄、强调个人主义的现状,承担对集体和国家利益的责任,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努力。
  “礼”是一系列程式化、仪文化规则,包括了国家的典章制度、宗教仪式、社会习俗和礼仪规范等。就个人而言,礼是立身处世之根本;就社会而言,礼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重要方法。孔子强调以礼约束自己,同时也要以礼待人。如今以礼的精神来教化引导当代大学生,以道德的力量来促使他们走上正道,提升整个大学生队伍的道德素养具有现实意义。
  “智”在儒家思想中不仅仅指通过教育获得的智慧和学习能力,更是一种理性的驾驭生活的态度,是明辨是非好恶、理性待人、客观公正的品性。“智”要求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统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道德实践中理智思考、辨别是非。
  “信”即求真务实,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当今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价值观、道德标准多元化,令大学生无所适从,“信”作为做人的伦理规范尤其重要,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觉悟,成为一个讲信用、守信用的新时代青年。
  三、《论语》中的德育方法对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启示
  《论语》认为教育者首先应该做到“教学相长”,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改正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提升自身能力与素养,使受教育者更易接受教导,从而达到预期的德育效果。在“身教”和“言传”中,《论语》更主张“身教”,认为这種更具潜移默化影响的方式可以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著名的“因材施教”方法也是孔子提出的,旨在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更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
  孔子还非常重视受教育者学与思的结合,尤其重视学生的自我反省与反思,让学生以此来衡量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的标准。正如孔子的弟子曾参所说:“我每天都要作自我反省:为人办事有没有做到尽职尽责?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诚实?学到的知识经常温习了吗?如果没有,就要及时改正。”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检测获得性漏斗胸大鼠膈肌肌凝蛋白重链MyHC—Ⅱa含量的变化,探讨膈肌肌凝蛋白在获得性漏斗胸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选用4周龄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4只
【摘要】随着信息化建设不断开展,互联网资源已经全面完善融入教学活动。而借助网络辅助教学更是教育活动的趋势。在德育开展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感悟,以及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和实际指引作用。网络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由于其便捷和迅速,因此更容易被师生接受,教学效果也更好。但网络传播对德育教育开展也存在一定风险,只有正视网络传播对德育教育开展的正负面影响,才能有效发挥网络传播独有的作用。本文拟从德育
摘 要:随着我国公路工程事业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路面施工是否有效在工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沥青路面施工作为工程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技术水平地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本文主要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混合料的要求、施工技术地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应用;混合料;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公路工程作业连接地
期刊
目的:探讨多元醇通道代谢异常与糖尿病视网膜组织细胞凋亡的关系,研究DR发生、发展的可能原因,为DR的防治开拓新思路。方法:选用成年纯系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
郅红卡通工作室/编绘
期刊
【摘要】在教学课堂活动中,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以书面授课、板书等学习模式开展,学生通过听、看、记录等形式来接收新知识,从而实现教学目标。高中政治活动教学里以“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必然性,进行不断完善,从而更好的创新出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政治 ; 情境教学法 ; 应用与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68-01  國内
【摘要】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社会一大热点。调查发现,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如教育模式僵化、教育内容教条化,高分低能学生数量增多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本文笔者将分析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研究,将会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来新的启发。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 存在问题 ; 启发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
【摘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为此各地都积极进行了各种不同程度的尝试和改革,让素质教育蔚然成风。本文就我校开展的选课走班教学模式谈下自己的认识和看法,结合本学科的特点谈下在选课走班模式下如何开展政治教学。  【关键词】素质教育 ; 选课走班 ; 课程改革 ; 教学理念 ; 分层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