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书院”概念重塑的历史考察

来源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ly1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书院成为中国现代文化教育机构改革特别是现代学校改革的重要制度和思想资源,书院史研究也随之兴起。这股“书院热”的社会背景是西式学校制度弊病的凸显及其引起的批判和反思,思想背景在于道尔顿制、导师制等西方教育理论的传入,这两方面共同形塑了新的书院概念;同时展开的书院史研究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通过各种方式暂时弥合了新书院概念与书院历史实践之间的割裂,并为新书院概念贡献了历史依据。这一重塑的书院概念成为中国教育史及教育理论中的重要典范,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其他文献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1998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 ,我院妇科共收治妇科疾病同时合并糖尿病患者需行手术治疗者 5 3例 ,诊断符合 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 6 0~
分析表明,电力系统更为复杂,电力系统的升级难度越来越大。研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在电网调度中的意义很大。从相关的系统构作为切入点,对电力系统以及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本文通过对2002-2014年中国知网上169篇关于我国中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的综述,介绍了我国学者对于中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的概况和研究的特点,并对未来中职英语口语教学的研究趋
中国民法典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标志性法治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块文明基石,是人类法律制度文明史的又一伟大创造。如何从法理上为这部伟大法典定位,是一个
在全球范围内,缩小儿童早期发展的不平等是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以华北某县为例,分析了县域内儿童发展、幼儿园质量城乡差距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结果发现
自章士钊兼任段祺瑞执政府教育总长起,开始推行整顿教育计划,学界对此毁誉参半。“五七”事件后学生借机表达不满,学风不靖更激发其调整的决心。章士钊专任教育总长后,希望能
《朝花夕拾》中的阿长形象(尤其是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代表)其实寄寓了鲁迅相当复杂的情感结构,其中至少包含了三个不同的鲁迅视域:少爷视域,既有少爷身份的真切感受,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