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利萍让非遗走进现代 让艺术回归生活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enny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漆艺”国家级传承人,第一届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第二届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 四川省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评定为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高等学府客座教授,成都漆器工艺厂有限责任公司艺术设计总监。多次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一等奖,中国工美大师展金奖,中国首饰和艺术品大赛金奖等。多件精品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及博物馆。
  设计灵感来自春生万物、生命萌芽、万物复苏的春天,以抽象、概括的艺术手段去表现生命的孕育、涌动、勃发和顽强。设计造型夸张简练,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当代审美。以天然大漆、麻、紵,采用脱胎技术成型。用变涂、镶嵌,黄金、白银、螺钿、多层髹饰、打磨推光工艺完成。此件作品在感悟春天,感悟生命之时,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空间想象力,展示了漆艺在装饰造型艺术上的独特表现。此件作品获2016年中国传统首饰艺术品天工精艺奖金奖。
  今年已经60多岁的尹利萍看上去依然纤柔美丽。面对别人获悉她年龄时的惊讶,她常常这样解释,我这一辈子只干一件事,人一旦专注起来就没有时间去烦恼、忧虑。而漆器的美,更能让我每天都能保持愉快的好心情。
  阴差阳错 结缘漆器
  1975年,喜欢绘画的尹利萍考入成都市工艺美术公司,随后被分配到了成都漆器厂。这份工作,她其实不太满意,因为完全不了解漆艺,“相比之下,我更愿意去画室或画院”。后来在父母、老师的劝说和鼓励下,她来到成都漆器厂工作。在进入漆器厂之前,她对漆器的印象就是一张白纸。
  随着时间的渲染,这张白纸逐渐有了色彩。进厂没多久,尹利萍便被漆艺之美打动了,“我记得有一个赤宝砂工艺做的盒子,质感如大海般深邃,我就想,要是自己能做就好了!”正是这个捧盒,触发了她对漆器的喜爱,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制作一件成都漆器,有人统计至少需要72道工序。纯手工操作耗时耗力。尹利萍不怕吃苦,她找到厂里的老师傅,从制漆开始学起。由于是过敏性皮肤,刚接触到生漆时,她的手臂、身上全部长满水泡,最严重的时候双手都肿得握不起来。但是3年以后,她学会了设计、制胎、底灰、髹漆等全部漆器制作的流程。在尹利萍缓缓的叙述中,成都漆艺的门道被娓娓道来:
  用料考究
  成都漆艺用料考究,所采用的生漆主要采自省内上佳漆树,经筛选后,分类进行加工精制,这一过程俗称“卤制”,所以成都漆器又名“卤漆”。制漆时首先要根据预定用途的要求,选择适当原料的生漆,精制成用途各不相同的生、黑、红、透明漆、快干漆、金底漆等。
  胎体造型繁多
  在胎型上,广泛采用木胎、麻布脱胎,部分瓷胎和其他材料胎体,造型繁多。成都漆艺装饰工艺众多、制作细腻、耗时久长,扬雄《蜀都赋》有“雕镌釦器,百技千工”之句。其修饰技法独特,尤以雕嵌填彩、雕锡丝光、镶嵌描绘等极富地域特色的技艺而闻名漆艺界。
  艺无止境 学无止境
  1980年以后,她又继续前往四川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深造。尹利萍的付出很快有了回报。1990年,她的《雕银丝光晕彩虞美人花瓶》在全国漆器行业评比中,获得设计、造型、制作、艺术效果满分,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宝馆收藏。此后,她的多件作品先后获得四川及全国的各项大奖。2011年,尹利萍构思20年、耗时1年制成的《牡丹卷草大花瓶》,以2.3米的净高成为成都漆器最大工艺品。几十余载的漆器生涯,经过她手的工序不计其数,诞生在她手下的精品也不胜枚举。
  如果要用一个词形容她,那便是“学无止境”,即使如今到了花甲之年,她仍在学习,不断学习新的设计理念、新的知识,并努力走出国门、走向国际。早在80年代,她就萌生了去日本学习漆艺的想法,为此,她努力学习日语。但直到2013年,尹利萍等人才踏上日本取经的道路,虽然这场圆梦之旅比想象中来得晚了一些,但也足以浇灌内心那颗渴望学习的种子,让它开花结果。在她看来,每一次的学习都是提高自我的机会,只有不断武装自己,大步向前,才会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浮雕 雕刻 创成都漆艺之先
  不过,获奖并非尹利萍的目标。作品《春暖花开》是尹利萍设计的两件花器摆件,时尚简洁的造型,非常适合现代家庭或办公室的装饰。但是细看器身,却能看到尹利萍耗費的心血。典雅的小苍兰、飞舞的蝴蝶、流动的风,共同绘成春回大地的诗情画意。这件作品,尹利萍用到了成都漆器最著名的“三雕一刻”中的雕银丝光韵彩工艺、变图和镶嵌工艺,让器身在不同光线和角度中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不仅如此,小苍兰的花瓣,还创成都漆艺之先,首次结合了浮雕和雕刻两种工序:她先用漆在器身堆出花瓣的形状,再贴上金属片,在金属片上完成花瓣纹路的雕刻,最后韵彩。为了突出蝴蝶翅膀的纹理,她用蛋壳和贝壳镶嵌做了翅膀,让蝴蝶翩然欲飞。而漆雕《生命》,则将传统漆器作成了抽象的现代雕刻,精致的肌理和质感,让人爱不释手。
  “为普通消费者定做买得起的漆器”
  尹利萍说,“漆器自诞生之日起,首先是日常生活用品。作为非遗传承人,我的作品不但要传承成都漆器的传统工艺,还要探索能否融入现代社会。” 这个想法在尹利萍于2013年赴日本考察后,变得更加坚定。她发现日本漆器的很多工艺与成都漆器相接近,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艺术风格上。深入考察之后,日本漆器的繁荣让她开始反思我国漆器的现状,“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日本从中国学习了漆艺,将其作为国粹大力发展和推行,如今日本家家户户都用漆器,都知道漆器,而我们中国人又有多少知道漆器?”作为漆器大国的日本,漆器几乎被每个家庭使用。相反,成都的漆器大多为高端礼品、收藏品,让普通百姓望而却步。“未来我们就是要为普通消费者量身定做看得上、买得起的漆器产品。”
  在尹利萍任设计总监的成都漆器厂,已经提出了“让设计回归传统、让传统回归生活”的生产理念。未来,已经成为非遗的成都漆艺,有望以首饰、杯盘碗盏等日用品的姿态,重新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其他文献
當你冲破泥土,  向我微笑;  当你张开叶子,  面向太阳,  我感到了生命的顽强。  当你渐渐长大,  开出花朵;  当你结出果实,  孕育后代,  我悟到了母亲的伟大。  当你慢慢枯萎,  留下种子,  我暗自庆幸,  当初种下了你——  让我明白了很多很多……
摘 要:信息网络时代,要使教学更有效,教师必须要先成长。而在成长过程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最快速的途径就是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转变思想,同时还要优化学校数据管理,实现教学资源合理化运用。  关键词:信息素养;继续教育培训;转变思想;数据管理;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1)20-0030-02    随着当今教育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受到越
“睹乔木而思故家,考文献而爱旧邦”,1920年出版家张元济在《印行四部丛刊启》篇首曾作如是语。  吾父吕应鑫,号佛子,1951年西蜀眉嘉生人,素以花鸟、山水见长,然今偶观其八、九十年代之罕有人物习作,讶异余外,由画卷而钩沉往事,亦颇为家乡之风土变迁而感怀流连……《赶集》中背篓牵娃、走乡串坝的少妇;《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里越过谷丘、拾穗归来的少年;《红了枝头》时,篱笆墙下拣果装筐的姑娘,自然万物的和谐
今年春晚舞台上,有一个由中、俄、英、美等国家的表演艺术家同台表演的节目,它便是《欢乐的节日》。  《欢乐的节日》是春晚新创作的舞蹈,取材于“一带一路”、民风民俗等题材,形式感、艺术感都很强。其中有一个“一带一路”的重要篇章 ,在这个篇章中,来自四川广元鹏飞马戏团的两位年轻杂技演员王红超、张悦,代表中国演员用惊险杂技与舞蹈联袂表演,赢得全国观众为其点赞。  在现场只见王红超用一根小小红丝带和张悦紧紧
夏天的早晨,风像一只看不见的大手轻抚着大地,大地生机勃勃;风轻抚着河流,河面泛起层层波纹;风轻抚着草原,草原变得碧如翡翠。  到了中午,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小花小草被折断了腰。小树在剧烈摇晃,都快被折断了。参天大树的枝叶被狂风吹得噼里啪啦地掉在地上。人们撑着傘急急忙忙往家里走。  晚上,一切风平浪静,凉风习习。夏天的风变化可真大呀!
2017年7月26日至7月30日,由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四川博物院承办的“四川首屆漆艺精品展”在四川博物院精彩亮相。展览共展出96件美不胜收的漆艺精品,其作者既有从艺40年以上的老艺术家,也有刚出大学校门的“90后”生力军,其中还有12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参展。他们的作品,可以说代表了四川漆艺的最高水平。展品以成都漆艺、彝族漆器、羌族水磨漆艺为主,同时还展出了专门用成都
黄庭坚等“三人行”为我们提供了文化建设、城市建设的宝贵资源,川南人对黄庭坚有念念不忘的情义,而丹棱城乡新貌大雅家园则告慰了先贤。  世人熟知“大雅之堂”,却未必知道它出自黄庭坚的《大雅堂记》;纵然知道《大雅堂记》,也未必熟悉这座大雅堂的原址所在地——四川丹棱;纵然知道大雅堂建在丹棱,也未必尽知其中蕴含的精神与故事。坦率地说,笔者对此就缺乏认知。拜读完伍松乔老师新著《千古一梦大雅堂》(文汇出版社)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