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武夷山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yl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是浪漫的季节。去年秋天,一阵阵凉爽的秋风把我送到了令我心驰神往的武夷山。
  我们漫步在宁静、透明的九曲溪上。这里的山千变万化,有的像高耸入云的玉柱、有的像五颜六色的鲜花、還有的像青翠欲滴的竹笋……一座座巧夺天工,好似魔术师们的杰作。这里的水曲曲折折,有的婉转、有的波澜不惊、有的宁静翠绿、有的汩汩细语……这简直就是音乐家的灵感乐曲。
  我们漫步在雄伟、险峻的天游峰上。从上往下看,它直插云霄,令人们赞叹不已。密密麻麻的登山游客好似在翠色欲流的天梯安上了朵朵五颜六色的小花。从上往下看,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真让人不禁竖起大拇指叫“绝”!
  我们漫步在如梦如幻的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的剧场里。演出精彩纷呈,出神入化。它带着我们穿越到古代神话里,好似见证了大王峰和玉女峰的美丽而又神奇的传说,我们为他们至真至纯的爱情感动不已。还品味了大红袍救助秀才的神秘传说,令人赞叹“上善若水”的为人处世至高境界。在艺术和高科技的完美融合中,我们如痴如醉,欣赏着武夷山大红袍文化,憧憬着未来的梦想和幸福的生活。
  漫步在武夷山,我收获了知识文化,收获了快乐心态,更收获了梦想之路…… (指导教师:吴炳瑾)
其他文献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写作内容、表现方法、意境创设呢?  一、 仿写作内容,景物与情感同在  三年级的第一篇习作要求学生写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人或事,而且安排在《山行》《枫桥夜泊》这两首古诗之后。这两首古诗也正好写诗人听到的和看到的,学完了古诗再来教习作,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师:我们刚刚学习的古诗《枫桥夜泊》,谁来背一背?其他同学回
有一天我在田野里玩耍,发现很多蚱蜢在蹦蹦跳跳。我抓起一起蚱蜢仔细观察起来。我脑海中突然冒出一个问题,蚱蜢究竟有几双眼睛呢?于是我准备了一只鞋盒,里面涂上墨汁,让鞋盒里面全部变黑。然后在鞋盒上剪下一个比蚱蜢稍大的洞。我又剪了两小片黑胶布,我抓来的一只蚱蜢,用黑胶布把蚱蜢突出来的“眼睛” 粘上,放到鞋盒里,把盖子盖上。一会儿,我发现蚱蜢爬了出来,跟没贴胶布一样。再用胶布把这只蚱蜢两眼之间的三个小隆起处
今天一大早,我就早早起了床,因为今天要去秋游。  上午八点,我们全校的同学都在操场集合,老师给我们讲了注意事项就出发了。我们二年级是去红山村参观的,大家排成了一条长长的队伍就出发了。  一路上,同学们都在寻找秋天的足迹。看!田野上金色的稻子向我们点头。那边是枫树的叶子火红火红的,好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瞧!这边的柿子通红通红的,好像一盏盏灯笼挂在枝头。  走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终于到了,我们就在红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