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ICU中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ICU收治的留置血管内导管患者60例的临床及病原学资料,分为感染组22例与对照组38例,对两组进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ICU中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ICU收治的留置血管内导管患者60例的临床及病原学资料,分为感染组22例与对照组38例,对两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0例中感染22例(35%),血流感染2例(3.3%),导管留置时间,气管切开率,住ICU时间及费用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白蛋白低于对照组(P〈0.01),病死率40.8%高于对照组的21.3%(P﹤0.05)。共培养出21珠致病菌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9例,(42.8%)革兰阴性杆菌8例(28.0%)真菌3例
其他文献
针对基于人工特征的背景感知相关滤波(CACF)算法在形变、运动模糊、低分辨率情形跟踪效果较差以及跟踪器遇到严重遮挡等情形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而导致跟踪失败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重检测机制的卷积回归网络(CRN)目标跟踪算法。在训练阶段,将相关滤波作为CRN层融入进深度神经网络,使网络成为一个整体进行端到端训练;在跟踪阶段,通过残差连接融合不同网络层及其响应值,同时引入重检测机制使算法从潜在的跟踪失败中恢
为了提高光谱人脸数据表征人脸特征的有效性,提出一种基于VGGNet和多谱带循环训练的高光谱人脸识别方法。首先,在光谱人脸图像的预处理阶段,采用多任务卷积神经网络(MTCNN)进行高光谱人脸图像的精确定位,并利用混合通道的方式对高光谱人脸数据进行增强;然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结构建立一个面向高光谱人脸识别的VGG12深度网络;最后,基于高光谱人脸数据的特点,引入多谱带循环训练方法训练建立的V
介绍了无线光CDMA接入网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适合无线光CDMA接入网的拓扑结构,详细阐述了将无线光CDMA技术应用到接入网中所具有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最后展望了无线光CDMA技术接入网中的应用前景。
简要讨论了网络可靠性的定义,研究了无源光网络(PON)树型、总线型、环型、树/冗余型等四种典型拓扑结构,分别建立了模型,并给出了其可靠度计算式,最后对其可靠性进行了定性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