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识别孤立性眩晕型脑梗死临床方法研究

来源 :北京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yq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头脉冲-眼震-扭转偏斜(headimpulse,nystagmus,test of skew,HINTS)床旁检查和Essen卒中风险评分(essen stroke risk score,ESRS)量表联合眼动检查对孤立性眩晕型脑梗死识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于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的急性孤立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由经过培训的急诊内科医师和神经内科医师共同诊断,根据患者HINTS床旁检查和ESRS(≥3分支持后循环卒中)量表的基础上,形成初步诊断,作为对照组诊断资料;在此基础上加做眼动检查(平滑跟踪试验、扫视试验),再次诊断,作为观察组诊断资料,分别记录两次诊断结果,作为统计资料.所有患者诊断为孤立性眩晕型脑梗死者,按照卒中处理,发病24 h内启动绿色通道,急诊完成磁共振三序列[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检查,符合条件者进行溶栓和机械取栓治疗;诊断为周围性孤立性眩晕的患者,48 h内完成磁共振三序列检查.以最终临床明确诊断的结果比较两组的诊断符合率,验证观察组方法筛查孤立性眩晕型脑梗死的效率.结果 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为8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孤立性眩晕型脑梗死诊断的敏感性(85.4%,95%CI:74.2% ~ 93.7%)和特异性(95.1%,95%CI:89.6%~97.2%)明显高于对照组(敏感性64.6%,95% CI:57.9%~72.5%;特异性88.1%,95%CI:74.8%~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眼动检查方法能够快速识别以孤立性眩晕型脑梗死患者,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programmed intermittent epidural bolus,PIEB)技术用于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房待产初产妇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IEB+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组和持续硬膜外输注(continuous epidural infusion,CEI)+ PCA组,每组50例.剔除中转剖宫产者.记录产程
目的 总结恶性腹膜间皮瘤(malignant peritoneal mesothelioma,MPM)肝转移患者发病特点及诊断体会,提高肝病科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1例MPM肝转移患者,分析其发病特点及诊治体会,结合国内外文献复习,提高对MPM的认识.结果 本例患者既往体健,发病后表现为右上腹疼痛,结合入院影像学检查提示肝占位,被误诊为原发性肝癌.但患者既往无肝病史,短期内发病,无典型症状,且AFP不高,入院后再次复查腹部、盆腔增强CT提示腹膜占位,盆腔多发异常信号,
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重要的致死原因,涉及全科、内分泌科、神经科等多个学科和专业.加强对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病变的认识和管理,有助于延缓和改善疾病的发展.本文对近年来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危害、机制、评估诊断及预防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