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脱位合并臀肌挛缩症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ong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告8例(11髋)髋脱位合并臀肌挛缩症。在髋关节复位前,臀肌挛缩体征不明显,本组有8髋漏诊。所有病人髋复位术后关节活动均有明显限制,主要为屈曲、内收、内旋受限。

对髋复位术后病人,如发现臀肌挛缩,行简单的臀肌松解手术,髋关节功能可明显改善。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16例手术证实腰椎管狭窄患者纤维环膨隆的水溶性功能位脊髓造影和CTM表现。侧位脊髓造影片上,纤维环膨隆表现为局限于椎间隙的光滑圆弧形压迹,酷似“拿破仑帽”状。CTM横切面上,膨隆的纤维环超出椎体边缘普遍性扩展,且后缘稍凸起,致使硬膜囊前缘出现压迹或变平直。16例患者均发现由于纤维环膨隆,椎板、黄韧带肥厚,关节突肥大使椎管有效容积减小。故纤维环膨隆与腰椎管狭窄的发病学和症状学密切相关。
颈椎间盘突出,CM大角度(45°~60°)斜位像可在左右分开的硬膜囊前角间显示弧形压迹。本组103例188个CTCM证实的颈椎间盘突出大角度斜位像可见上述征象的有173个间盘(92.0%),而侧位像硬膜囊前缘显示压迹的为102个间盘(54.3%,P﹤0.005)。经分类比较,影响颈间盘突出CM侧位像显示硬膜囊前缘压迹的原因与突出部分宽度的关系更为密切。20例CTCM无颈间盘突出者CM大角度斜位像均
关节图和复合关节图是描记关节活动度的新方法。关节图用于多轴关节的单关节病变,复合关节图可用于描记全身性多关节病变。经临床300余例初步应用,这种方法方便省时,规范准确,信息量丰富。关节图和复合关节图通过对关节压痛,肿胀和活动度障碍三大体征的统一分级处理,有益于各类运动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帮助判断疾病进退情况和随访观察疗效。
期刊
期刊
经手术证实的55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症。男39例,女16例。年龄19~62岁,平均45.2岁。6例经全椎板切除,28例经半椎板切除,21例经椎板间开窗手术。术后52例经1~2年8月随访,优30例,良17例,进步3例,差2例。优良率为90.4%。作者认为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一组混合性症状,严重而顽固,病程较长。确诊需靠CT扫描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进路以半椎板切除、椎板间开窗为首选。如此手
期刊
期刊
采用高纯磷酸三钙(TCP)和高温粘结剂研制成多孔TCP陶瓷人工骨,为多孔海绵状结构,有独特的连通孔道。将材料植入兔桡骨干缺损区和股骨髁缺损区,结果显示新骨能长入植入材料孔道内和覆盖植入材料,修复骨缺损。修复后的桡骨的抗折和抗拉强度恢复正常。同时,植入材料本身出现生物降解。应用该材料修复良性骨肿瘤或瘤样病变刮除后所致的骨缺损共11例,均获得满意效果。
期刊
以氧化铝陶瓷和羟基磷灰石为主要成分的复合人工骨材料制成的长骨节段缺损假体,进行修复狗股骨节段缺损的实验研究。假体为管状,外层为多孔羟基磷灰石,内层为氧化铝陶瓷纯刚玉,使用时以髓内针和骨水泥固定。在完全负重的条件下观察24周。实验证明,术后24周新生骨包绕整个假体,通过长入孔隙的骨质与假体完全融合,观察期内无松动、折断现象及其他并发症。
期刊
作者根据材料面积惯性矩的力学特点设计一种角形接骨板。与材料相同横截面一样的矩形接骨板相比,角形接骨板抗弯力量提高33.45%~44.44%,刚性提高49.94%~51.90%,冲击韧度提高36.8%,而形变减小11.2%,疲劳试验超过162次以上。角形接骨板符合人体生理学要求,应用于83例,86次骨折,平均随访15个月,未出现并发畸形,钢板折断,骨质疏松或再次骨折。这说明角形接骨板是一种临床上使用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