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致橡树》中女性独立意识的现实意义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w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舒婷的诗歌《致橡树》中蕴含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这种弘扬人格独立的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现实情况、个体意识差异等层面探讨女性独立意识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独立精神 个体差异
  舒婷的诗歌《致橡树》既表达了一种向往平等独立、心灵相通、同甘共苦的爱情观,又蕴含独立自主的女性意识。有学者认为“诗中表达了向男权社会话语权的一种挑战,体现了诗人对女性人格独立的追求”。从舒婷的诗作分析和对诗人本人的创作访谈中我们可以明确感受到舒婷对女性意识的关注,希望女性能够获得与男性同等的机会和权利。
  一、女性独立意识的现实积极意义
  在对《致橡树》文本进行解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舒婷的女性独立意识在诗中是有着社会定位和现实隐喻的。舒婷用“橡树”、“木棉”这些独特的意象进行对比,隐含着对女性社会地位的思考,向往女性与男性身份、地位的平等;用“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表明舒婷关注的不仅是人本身,还关注了個体背后的社会属性,舒婷以木棉自喻,不攀援、不依附,而且追求分担、共享,由此表现对女性平等独立的追求。舒婷在诗中所表达的女性意识和价值理念是希望女性独立自强,要女性摆脱依附和从属男性的地位,渴望人格上的平等和独立,从而实现女性社会地位上的平等和独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相对于男性处于社会中的劣势地位,男性在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掌握全部话语权,女性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即使在21世纪已经倡导了男女平等很长时间的今天我们仍旧可以看到男性话语权的强势地位,比如“女汉子”、“剩女”等明显带有男性语境的词语。舒婷在《致橡树》中书写了女性意识的觉醒,构建了女性话语权,在诗中女性相对于男性身份地位都与之平等,并作为独立形象出现,即使是“凌霄花”,“痴情鸟”这些意象也具有独特的女性视角,舒婷始终站在女性的视角关注女性的处境和命运,并为之呼吁,希望女性独立自主,掌握自己的命运,从该诗创作的时间看,舒婷站在了时代的高度呼吁广大女性重新审视女性的独立精神和其现实意义。诗中女性的独立精神唤起了一代代女性人格独立和人格尊严的觉醒,引起了许多女性思想和情感的共鸣,激发了在男权社会的压抑下女性渴望拥有自己的社会地位、人格独立的勇气,直到今天,《致橡树》中蕴含的精神和女性意识仍旧引发人们的思考,其对于女性价值观和爱情观的树立仍然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二、女性独立意识需要关注的问题
  舒婷在《致橡树》中弘扬的女性独立意识当然具有积极的启示和现实意义,但是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我们更需要从多个角度更全面地理解女性的独立意识。
  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中,我们可以看到,平等更多的是指法律赋予人的基本权利的平等,政治参与机会的平等,而不是要求社会地位和身份能够绝对的平等。现实生活中,在很多领域,男性和女性已经实现了机会的平等,但是因为男女生理上先天的差异性,女性如果要获得和男性同样多的资源或是社会地位,则往往意味着要付出更多努力并做出很多牺牲。早在1982年美国神经生物学家拉夫·赫路威根据对大脑科学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的大脑构造存在差异,这也是男女思维差别的原因所在,虽然已有研究成果还未达成共识,但是很多研究已经表明男女大脑的差异和差别是绝对的,而相同或无差异是相对的。男女思维的差异使得大部分男女在能力和所擅长的领域上有一定差别,也使得男性和女性在人生追求和职业选择上也有明显不同。先天性的生理差异更使得女性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和男性不一样的压力和挑战,比如生育、哺乳等不仅会影响女性的职业发展,甚至在无形中会影响女性的机会平等。这对于追求和男性相同社会地位和权益的部分女性而言,意味着同时要求独立所付出的机会成本和代价更大。
  有人认为女性和男性的平等是建立在女性独立的基础上的,而女性的人格的独立首先是经济的独立。其实我们可以看到物质匮乏的人,比如颜回也可以拥有高尚的人格修养和独立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经济富裕的人也不一定就有独立的精神意识,比如迷信算命的富豪等。所以,女性的人格独立不是建立在经济独立的基础上,而应是建立在自由意志的基础上,而女性独立意识不仅仅是追求与男性的平等,应该有更丰富的内涵。比如追求个人的幸福,实现个人社会价值等。
  其实因为个体的差异性,每位女性都有自己的价值追求,即使是同样追求个人幸福,幸福对每个人的含义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女性人生价值追求就是相夫教子,做贤妻良母,有些女性觉得做“痴情的鸟儿”就是一种幸福,只要她们的追求是基于自由意志的选择,不盲从而是明确了自己人生价值追求后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她们的这种价值追求同样是独立精神和意识的体现。舒婷在《致橡树》中希望实现女性社会地位上的平等和独立,实际上是希望女性实现自己的幸福和人生价值,至于如何实现,舒婷借由女性独立自主,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呼吁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和权益。由于时代的影响,在《致橡树》创作的那个年代,深受中国男性强势话语权压抑下的中国女性确实需要平等和独立的地位,但是在今天很多领域已经实现了个人机会平等,只要有成绩,有效果,女性与男性被同等看待,很多女性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和男性同样的社会地位,女性在社会地位日益与男性平等的同时,失去了一些本该享受的被特别关照的权益,由于女性先天的一些生理情况,女性在追求事业,实现个人社会价值的同时往往会做出一些牺牲,因此,我们不能为了平等而简单要求女性坚强和独立,也应考虑到女性的特殊性,呼吁争取更多女性权益,所幸在国家层面现在也越来越重视维护女性的权益。由此可见,女性的独立精神应是懂得如何追求自己的幸福和人生价值,让每位女性做自己人生和命运的主人。
  女性的独立意识首先在于应认识到女性与男性的差异性,其次要认识到女性每个个体的差异性,虽然每位女性的人生价值追求不尽相同,但是她们都可以拥有独立的精神意识追求所谓的幸福和人生价值,每位女性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她们的天赋、经历都不一样,但是只要她们的价值追求是基于自由意识的独立选择,没有损害他人的正当权益,那么无论她们使用什么方式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追求,无论她们选择做“凌霄花”、“痴情的鸟儿”还是“木棉”都应给予赞许和肯定。
  参考文献:
  [1]万超.舒婷《致橡树》中女性意识的反向思考[J].文学教育,2013(07).
  [2]辛梅.呼唤女性独立意识的赞歌——谈舒婷《致橡树》中女性爱情观的现实意义[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8).
  [3]黄晓东.舒婷的文学创作与女性主义[J].当代文坛,2010(02).
  [4]王娟.舒婷诗歌研究综述[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1(03).
其他文献
摘 要: 培养技术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学生除了需具备大学理论知识外,更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和技能。这必然要求有一支好的师资队伍,不仅理论知识扎实,更重要的是实践经验要丰富。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整体教学水平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本文阐明了实践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探讨了加强民办高职院校实践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实践师资队伍 专业技术  引言  高职院校把教学作为首要
摘 要: “医学仪器概论与标准”课程可以学科建设为平台,以增强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建立起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主要从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阐述该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实践证明,课程改革的效果显著,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关键词: 课程改革 人才培养 医学仪器中理论与标准  《医学仪器概论与标准》是生物医学工程
摘 要: 萨皮尔和布龙菲尔德都是美国描写语言学的先驱,虽然二者都著有《语言论》一书,但是他们的影响反映在不完全相同的领域。本文通过对两本著作中关于语音系统、语言性质、语言成分划分、建立的哲学基础及语言变化规律的认识等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两位作者的重要语言学观点,找出二人观点的不同之处,呈现语言学研究的不同视角。  关键词: 萨丕尔 布龙菲尔德 《语言论》  萨丕尔的代表作《语言论》出版于1921年,
摘 要: 旅游宣传资料中包含丰富的文化因素,文化差异给汉英旅游翻译造成较大的困难,旅游翻译需要考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文章分析了由文化因素而导致的翻译问题并探究了旅游翻译的原则,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 文化差异 旅游英语翻译 目标语 原语  一、简介  跨国旅行现今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旅游翻译扮演了一个必不可少的角色,作为一种文化宣传的工具,发挥着
摘 要:建立与外部市场连接的内部标准经济核算管理系统,产出部门之间的独立核算,多维全面的财务绩效评估系统,全面分解和实施经济责任指标,以及通过使用信息平台,完成整个系统的成本核算和分析,实现价值链的实现,实现经济核算管理的全过程,并推广军工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化经营理念。  关键词:经济核算;标准成本法;目标成本法  经济会计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日趋激
摘 要: 在信息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的催生下,越来越多的网络流行语如雨后春笋般产生了。在社会语言学的视野里,网络语言也是现代语言的一部分,是现代语言中的新事物,它增强了现代语言的多样性。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流行语丰富了现代语言的同时,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也随之产生。本文以2015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宝宝”为例探讨了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并且对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作出了反思。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