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显像中克罗恩病(CD)被误诊为肠道恶性肿瘤的原因。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本中心70例确诊CD患者[男48例,女22例;平均年龄(32.1±16.7)岁]的临床及18F-FDG PET/CT图像资料,选出其中的误诊病例,回顾性分析其发病部位、18F-FDG代谢表现及形态学改变。结果70例CD患者中,共6例患者被误诊为肠道恶性肿瘤(4
【机 构】
:
510515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PET中心(现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528000),510515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PET中心,510515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PET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显像中克罗恩病(CD)被误诊为肠道恶性肿瘤的原因。
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本中心70例确诊CD患者[男48例,女22例;平均年龄(32.1±16.7)岁]的临床及18F-FDG PET/CT图像资料,选出其中的误诊病例,回顾性分析其发病部位、18F-FDG代谢表现及形态学改变。
结果70例CD患者中,共6例患者被误诊为肠道恶性肿瘤(4例误诊为结肠癌,2例误诊为肠淋巴瘤),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为7.8~29.8。4例被误诊为结肠癌者表现为局限且不规则的块状高代谢病灶,CT上块状病灶周围可见肠壁外局限性小气泡征;2例被误诊为肠淋巴瘤者表现为沿局部肠段管壁弥漫分布的高代谢病灶,CT表现为节段性肠壁弥漫性增厚,并见肠管僵直、肠间距增宽及肠腔边缘多发指样压迹等征象。
结论单发不规则性块状高代谢病灶及肠壁弥漫性增厚伴代谢增高是导致CD误诊为肠道恶性肿瘤的原因,仔细观察病灶合并的其他间接CT征象有助于鉴别诊断。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人群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3G(APOBEC3G)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焦磷酸测序,检测202例HBV感染自然痊愈者(对照组)、21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1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APOBEC3G基因rs8177832位点多态性,确定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同时通过建立DNA池技术初步对APOBEC3G基因的另外4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目的 翻译儿童生活质量测定量表风湿模块(13~18岁)(Pediat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TM3.0-Rheumatology Module,Peds QLTM3.0-RM)(ages 13-18),检验中文版PedsQLTM3.0-RM
目的 测量部分国人肱骨近端的三维解剖数据,并与欧美人的解剖数据对比,评估假体设计及假体在术中的定位和安装规范对中国人的适用度.方法 正常成人志愿者180例,随机选取单侧肩关节,进行CT扫描,扫描层厚5 mm,以1.25 mm层厚、0.6 mm层间隔进行重建,重建后的图像用Mimics与Imageware软件进行处理,进行三维测量.结果 国人平均肱骨全长(29.7±1.9)cm,平均肱骨近端髓腔直径
目的 动态检测乙型肝炎患者HBV逆转录酶基因和前C及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基因突变,分析基因突变与核苷(酸)类似物耐药、HBeAg阴转的关系.方法 收集1例在我院14次住院治疗患者血清18份,提取DNA,采用巢式PCR法扩增HBV靶基因片段,对PCR产物进行DNA双向测序,NTI软件对比分析结果,分析逆转录酶基因12个耐药位点和前C/BCP区6个位点上的突变情况,结合临床资料解析突变意义.结果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病例资料:我院2001-2006年对老干部实行动态心电图(DCG)检查703例,其中男402例,女301例,年龄60~101岁,平均(70.3±6.5)岁.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记录仪(PI公司,美国),受检者连续佩戴记录仪24 h,并详细记录生活日记.其中心率最快181次/min,最慢28次/min。
目的 进一步了解HBV P基因结构与拉米夫定的疗效关系.方法 一步法扩增HBVP基因后进行测序,对比拉米夫定治疗应答,无应答和突破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BV P基因结构的变化.结果 在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