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习惯的缺失现象举隅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tv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叶圣陶先生曾多次就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问题作过阐述,他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要清清楚楚地说,课文要认认真真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写。”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会发现,由于基础教育阶段广大师生对这一问题未能充分地重视,使得大多数学生都未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缺失,严重滞碍着语文学习的质量的提升。下面试对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缺失的表现作简要分析,以期引起注意并共同寻求其解决办法。
  
  咬文嚼字习惯的缺失
  
  阅读需要对课文中的一些关键的词语或句子推敲琢磨,去咬文嚼字;写作同样需要学生去推敲琢磨,注重练字,选取最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听说也同样如此。在听说读写中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用语言的习惯。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读书看报往往只注重了解作品的故事情节而对语言却不求甚解,对一些似懂非懂的字词句往往轻易就放过去,不愿在作品的语言上多下功夫,多去琢磨品味,去咬文嚼字。对平常遇到的一些似懂非懂的字词不去及时查阅工具书,认真探究,求得细致了解,以至连随时翻检、查阅工具书的习惯也没有养成。文章写完后,往往束之高阁,不愿拿出来多修改几遍,不肯仔细推敲,寻找最准确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没有养成反复推敲、修改的习惯;说话时没有养成遵从文法说话的习惯,不注意三思而言,“嗯”“哪”“这个”“那个”口头语不断,语句不连贯,用词不准确,语病百出的情况屡见不鲜;听话时,没有学会仔细倾听并去品味琢磨的习惯,这些不良的习惯都极不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积累习惯的缺失
  
  杜甫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训,在启蒙教育中,更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经验之谈,这些都说明了积累语言材料对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要使学生准确地运用语言,必须先指导学生养成勤于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自觉地储备大量的语言材料,充分地占有它们、了解它们。然而在实践中,受应试思想及反对死记硬背之风的影响,语文学习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优良传统被一扫殆尽,语文课上,优美篇章的背诵少了,学生背书的兴趣淡了,即使教师让学生去背诵一些古今中外的名句名篇,学生也会问:“老师,这些能不能考?”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学生不愿花费时间积累语言材料,不肯下苦功夫去占有语言材料,不会主动地摘录语言材料,更不会做生活中学习语言的有心人。久而久之,学生语言“贫血症”也随之而来:语言枯燥无味,甚至词不达意,毫无表现力可言,生动活泼就更谈不上了。
  
  朗读习惯的缺失
  
  张志公先生主张:“应该使学生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朗读得多了,优秀作品经过加工锤炼的语言跟自己的口头语言沟通起来,丰富自己的口头语言,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通过反复朗读,学生把要学习的语言烂熟于心,才能达到“其言皆若出之于我之口”“其意皆若出于我之心”的境界。朗读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然而纵观教学现状,校园里琅琅读书的声音消失了,课堂上,朗读成了教学中的点缀,成了课堂气氛活跃的装饰品,很多学生往往是小和尚念经式地有口无心地朗读,随口念一遍,就算是读了,发音不讲究,语调不揣摩,更不用说表示逻辑关系,传出“神情意态”了,这种不良的朗读现象相当普遍,而且相当严重。朗读习惯的缺失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勤于动口动笔习惯的缺失
  
  勤于动口动笔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勤于动笔的习惯,既包括勤于写作,尤其是勤于写日记、课外练笔的习惯,也包括阅读时勤于动笔圈点、批注、写随感的习惯。勤于说的习惯,既包括讲普通话的习惯,也包括遵从文法说话的习惯。然而,今天的许多学生却根本没有意识到动笔写动口说的重要性,更没有养成爱记、爱写的好习惯,能够坚持写日记、写读书札记、坚持课外练笔的学生寥寥无几,有些学生甚至把两周一次的作文也当成了负担。学生平时不爱讲普通话,说话随随便便,更没有养成遵从文法说话的良好习惯。他们总是习惯于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所谓的理解、分析上,搞题海战术的训练,这样的习惯怎能真正地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呢?
  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缺失,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港城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是思维智力上的感受和情感色彩,儿童的思维同他的感受和情感体验是分不开的,这种情感体验是发展儿童智力和创造能力极其重要的土壤。认知心理学家也指出:学生的认知过程伴随着情感过程,而良好的情感过程又促进认知过程。因此数学教学有必要培养学生的情感,应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如何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
介绍了RS-485通讯,着重介绍了VB6.0中MSComm控件在主机和多个保护器之间通讯中的应用.
介绍了20000m3/h制氧机电气控制系统的配置与功能.在设计中采用了现场总线、DCS、PLC技术相结合的控制方案,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研究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6菌株对橘小实蝇成虫(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杨桃、番石榴与香蕉3种水果上喷施球孢白僵菌孢子悬浮液, 橘小实
传统教学方式侧重教师的教,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借助计算机,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能够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一、多媒体教学对高中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  1.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由图、文、画、音等构成的立体信息传输形式,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使用方便,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进行坦率性、主动性学习的条件。它改变了单调的“听”的教学模式,做到了视听
分析了雷电流入侵配电所的主要途径,通过安装防雷设施,提高微机装置过压保护能力.
介绍了一种高温风机的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PLC作为DCS的过程控制站,以触摸屏为人机界面,具有控制可靠性好、操作简便、智能化程度高的特点,经实际应用证明是目前高温风机控制
从工程实例出发,介绍了智能小区远程抄表系统的实施方案,同时对方案进行了优缺点分析对比.
500kV线路同杆双回路高塔雷害事故相对突出,雷击事故的特点与一般输电线路杆塔有所不同.由于高塔地阻较小,高辐值雷电流概率较小,反击耐雷水平较高,但双回高塔架空地线对导线
以阳415射压机、Z148造型机为用砂对象,利用SMATlC S7-300PLC、SMC-1A型电子秤及料位器与电磁阀组成的控制系统,实现造型用砂的自动控制和处理.经调试和运行表明,系统设计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