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尔迈调色板之谜

来源 :奥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k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897至1898年间的一次大规模埃及考古发掘中,英国的著名埃及学家詹姆斯·依斯瓦·魁贝尔在上埃及南部的史前古首府那肯,发现了很多古埃及正史早期纳尔迈国王的祭祀品和刻有“蝎子”铭文的狼牙棒等手工器具遗物。其中,一块满身纹饰、造型奇特的三角形石板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纳尔迈调色板上的神秘人物


  这块高64厘米的片岩雕刻而成的石板叫做“纳尔迈调色板”,如今被收藏在开罗的埃及博物馆中。石板上雕刻的图案十分清晰,雕刻技艺堪称精湛。调色板正反两面顶部都是两个牛头的图样,正面是头戴三角冠的男子,以及两只正在交颈的怪兽;反面则雕刻了一位头戴三角冠的男子正在敲打敌人头部等几个画面。据埃及学家考证,这块石板的雕琢在公元前3200年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
  那么,这块雕刻着花纹的调色板在当时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满身的纹饰又代表了什么含义?它究竟要告诉世人关于古代埃及文明的什么秘密?
  古埃及人大多沿尼罗河的峡谷建屋居住,这条狭长地带的起始是南部的努比亚,终点是尼罗河与地中海的交汇口。从尼罗河大瀑布到孟菲斯一带由于位于“上尼罗河”地区,因此人们称之为“上埃及”;尼罗河入地中海一带地形上形成了一片三角洲,公元前3200至3000年,上埃及地区的部落首领美尼斯在进入三角洲的口上建立了首府孟菲斯,在孟菲斯和地中海的入海口之间,形成“下尼罗河”的一片扇形平原,因此,这个地区被称为“下埃及”。孟菲斯及其周边就成为上下埃及交汇的地带。
  上埃及有一名强壮的“蝎子国王”,埃及绘画中通常把他描绘为长着一颗雄狮头的形象,这象征他的王权带给埃及的影响。美尼斯王也被称作纳尔迈国王,他统治着下埃及。史前末期,上埃及地区的城市已经在集权之下牢固合为联盟,这也带给下埃及城镇很大的影响和压力,公元前3100年,这两地之间的竞争促使了上埃及和下埃及两个新王国的诞生。孟菲斯命中注定成为了埃及这块土地上最大的城市。美尼斯王和他之后的国王们在这里统治了四百年,并在这里修建了他们死后的陵墓,且统一了上下埃及这两个原本独立分离的王国。
  我们再来看看纳尔迈调色板上的纹饰。一面是头戴白色王冠的上埃及国王,一面是头戴红色皇冠的下埃及国王,其中一面中间部位的纹饰是两个人让两只野兽的长颈相交,长颈中间围起了一个圈。人们一直认为这两只长颈动物就是上下埃及合并统一的象征。顶部的两个牛头之间,是纳尔迈王国的长方形徽章,徽章中间雕刻着他的名字。这些纹饰告诉我们,这块调色板上的主人公就是第一位统一了上下埃及的纳尔迈国王。

纳尔迈调色板记录的丰功伟绩


  古王国时期的埃及,曾有着500年的和平、繁荣和稳定,神王是这个国度的最高首领,其他所有的子民都是神王的奴仆,这些子民中包括了管理国家的贵族阶层,也包括了以修建运河航道和种植农作物为生的劳动民众,贵族阶层靠劳心,民众靠劳力奉养着这个强大的集权国家。
  纳尔迈为扩大自己的疆土,经常对敌发动征服之战。且看,一幅浮雕中,纳尔迈国王正抓住敌人的一撮头发,准备打倒敌人。他身穿短褂,身后系一条动物的尾巴,头上戴着一顶象征上埃及的白色王冠。纳尔迈国王这个动作后来成为古埃及艺术的典范。国王身后有一位秃头男子,左手帮国王提着凉鞋,右手提着一只篮子,这位秃头男子或许是国王的随从。
  国王的手下败将跪在国王身前,他两臂下垂着,好像被绑起来的样子,腰带松散,败将的头顶,面对着国王的地方,雕刻着一个沼泽地的象征符号,左边是一片用人头装饰起来的沼泽地,这些人头让人想起纳尔迈的囚犯。沼泽地之上生长着六只纸莎草,不难猜想,国王化身的鹰神站在沼泽地边的纸莎草尖上,用喙把生命之气从沼泽神的鼻孔中吸出来。
  石板上的沼泽图案一直以来都被埃及学界解释为尼罗河三角洲下埃及的沼泽。实际上,在传统意义里,下埃及的表示符号也总是沼泽象形文字。
  在国王脚下的石板底部,有两名赤裸着身子、被镇压下来的敌人。他们一只手扬着,另一只手垂在后面,两腿在胡乱的摆动着。其实从这两名敌人的姿势我们可以知道,他们是逃兵。每个逃兵的左边都写着一个象形文字,左边的那个字看起来有点像一堵城墙,另外一边的那个字好像是一个结。
  下埃及的红色王冠毫无疑问是古埃及末期的物品,在纳尔迈之前几代的出土陶片上就可以找出上埃及红色王冠的符号了。这么说,相比较白色王冠来说,红色王冠有可能是皇权的另一种象征,石板上这些雕刻下来的纹饰涉及到纳尔迈发动的一场水边关于统治权的战争,这个含义是清晰明了地呈现在人们眼前了。
  抬旗杆行进的队伍前面的景象就很容易理解了,十具尸体躺在地上,他们的头颅都放在各自的两腿之间。这些尸体上方是一艘载着鱼叉和猎鹰的船。在这个图案前面,是一扇门和一只鸟的图案。在埃及古文字里,门和鸟这两个图案代表着“创造”和“发现”之意,埃及学家参照埃及文字的释义,对鱼叉、猎鹰、鸟、门这一整幅完整的图案做了仔细的研究和推测,最终,他们得出了这样一种解释:这是马里奥迪斯地区,也是被纳尔迈征服的第七个下埃及省份。在这场战争中,纳尔迈发现了马里奥迪斯这片新地,于是,他用船、鱼叉和猎鹰的符号记录下了这一新地方的名字。
  底部的浮雕继续描绘了征服之战的胜利,象征国王强大权势的公牛踩着一个敌人,并用角拱垮了堡垒的城墙,这座被公牛拱垮的城墙中间是城的名字。石板上渔船、渔叉和猎鹰组成的符号也提到了战争发生的地点是马里奥迪斯。这场战争中还提到了三座被摧毁城池的名字,虽然我们仍未得知这些城池是今天的哪个地方,但可以说明,它们是那场征服之战占领地的一个部分。

纳尔迈调色板中的历史


  纳尔迈调色板是埃及人生活及埃及社会分层的一个图景,它展现了埃及生活的含义。这块带有雕刻纹饰符号的调色板足以说明,远在公元前3200年前的古埃及人已经有了正式交流的书面语言,也就是今天我们为其定义的古埃及圣书体文字。据埃及学家研究考证,石板上的纹饰是由当时埃及的抄写官吏用一种音形结合的复杂符号系统记录下来的,它的主题是拟人化的神灵战胜了恶势力,控制住了国家混乱的局面。国王也就是土地统一者的形象,他战胜了那些反对正义真理之神玛特的人。然而,和历史上其他事件一样,埃及的统一并不能完全归于某个人在某个事件上的努力,而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和集体世代的努力下,才在公元前四世纪末,实现了上下埃及的圆满统一。
  纳尔迈调色板不仅是一块用作祭祀品敬献给神王的普通调色板,它还记载了古埃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是迄今为止发掘出来关于古代上下埃及统一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文献上远古的象形文字告诉我们,埃及从那个时候起,便开始了一个统一的崭新时代。
其他文献
物种灭绝在劫难逃吗?人工饲养能够拯救野生动物灭绝的命运吗?人们呼吁利用动物园作为解决物种灭绝的方案,通过引进、捕获并饲养野生动物的项目来拯救全世界的濒危物种。此举真的能力挽狂澜吗?  拯救濒危动物的成功范例  当今有11%的鸟类、18%的哺乳动物、5%的鱼类和8%的陆生植物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中有世界上大部分的灵长目动物、几乎所有的大型猫科动物、大象和犀牛等等。总的来说,这是一个
恶梦从弗吉尼亚州开始  1933年12月22日晚10点左右,家住美国弗吉尼亚州波特多特郡干草镇的卡尔·霍夫曼一家正坐在客厅里聊天说笑,突然,一股甜甜的气体从窗缝间涌入。还在疑惑这股香甜气息是什么的霍夫曼夫人突然开始呕吐,大约30分钟后,客厅再次充斥着这种气味。  感到危险的霍夫曼夫妇同6个孩子立刻逃往农场主K·W·亨德森家,同时卡尔联络了警察。接着卡尔同亨德森的儿子阿什比一同返回住处,随后雷蒙巡警
据外媒报道,英国65岁老妇米尔恩天赋异禀,凭敏锐嗅觉竟可侦测早期帕金森症,震惊医学界。来自苏格兰珀斯的米尔恩逾20年前曾嗅到丈夫体味逐渐转变,但她当时未察觉这是帕金森症警号。后来她到爱丁堡大学参加讲座,向研究人员提起经历,引起注意。研究人员之后为她进行实验,发现她能够凭测试者穿过的T恤,辨认出患者。科学家相信帕金森症会导致患者皮脂分泌改变,令身体散发隐约而独特的体味,只有嗅觉特别灵敏的人才能发现。
夏洛蒂·勃朗特杀姐轼妹?  《简·爱》你多半读过,但如果告诉你,其作者夏洛蒂并非你想象的那样是个聪明且孤僻的“老姑娘”,而是一介善妒而放荡的杀人魔头,你会不会被吓着?  根据犯罪学家詹姆斯·塔利的说法,勃朗特一家原本享受着平和的氛围,直到1845年,随着外表帅气、内心狡诈的牧师亚瑟·贝尔·尼科尔斯登场,他们的命运被颠覆了。  塔利断言,尼科尔斯唤醒了夏洛蒂内心的邪恶,他们联手毒害了夏洛蒂的姐妹和弟
马里布海滩近海处的巨大海底构造物  不久前,由UFO组织发布的“USO”(不明潜水物体)作为热搜词迅速升温。USO现象开始广为人知不过是最近的事情,但是对相关事件的记录却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2009年7月,一批在冷战时期由前苏联海军编写的机密情报数据文件被公之于众。被解除了文件密级的数据显示,从1945年到1989年的44年间,上报的UFO目击事件中有50%与海洋有关,另有15%以上与湖泊有关
1911年5月,上海革命军外交总代表伍廷芳、上海军政府民政长官李平书在上海张氏味莼园发起禁戒纸烟大会,许多社会名流响应。作家金蔚文配合禁烟活动,编写一首《戒烟小调》;上海名医丁福保、俞凤宾对纸烟成分进行认真的化学分析,做病理实验,并将纸烟的危害化验报告公之于众。伍廷芳的秘书朱文炳还创作了《竹枝词》,以民歌小调记述了禁烟运动的全过程。其中一首《竹枝词》这样讽刺吸烟者:“有人口插一支斜, 或是香烟或雪
据报道,塞尔维亚57岁的男子比巴·斯特鲁加的身体可以抵抗高压电流,储存电量,甚至还能徒手煮鸡蛋、烤香肠,被称为“人体发电机”。小时候,斯特鲁加有次不小心将电缆从地上拔起,但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自此,他意外发现自己能抵抗高压电。此后,他开始靠表演特技和提供电疗挣钱。据悉,斯特鲁加出生时没有体毛、汗腺,皮肤也比正常人的要薄,就连科学也解释不清他的这一神奇特点。
殷帝王在一年365日中,几乎无旬不祭,真可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祭祀可以消灾弥难,祈求福祉,报谢神灵。然而虚幻的宗教在中土终究不能持久。当风雨不验,祸福不灵,丰歉不时,吉凶不预之时,人们就开始怀疑了。殷后期卜辭中出现的“天”字,就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  “天”字的构形,下方的“大”是一个正面舒展双臂的人形,上方的“一”指示人的头顶。由此可见,天的概念是和人的概念联系在一
天上的星星闻起来是什么味道?    烤焦的肉排味 据有过三次太空行走经历的宇航员托马斯·琼斯的说法,他每次返回国际空间站时身上都带着明显的臭氧味。美国化学家史蒂文·皮尔斯称,这气味就像烤焦的牛排、液态金属和焊接烟雾。  甜甜的金属味 宇航员唐·佩蒂说:“我能给出的最佳答案就是金属味,是一种相当令人愉悦的甜甜的金属味。”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气味化学家认为,与金属相关的气味,可能来自高能量离子振动。 
与“小灰人”生物的相遇  不知从何时起,描述外星人的关键词由“Little -Green -Man”转变成了 “Grey”一词。而这一表述目前也成了世界通用词汇之一。在本期栏目中,我们将为您详尽介绍有关“Grey”(小灰人)的各类调查研究成果。  以1947年的美国罗斯威尔事件为契机, “大头、黑眼、身体和四肢纤细”的小灰人形象首次为大众所熟知。事实上,早在此之前便已有相关人士声称,目击过此类人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