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的有性繁殖是生活史和进化的核心,母本及环境对繁殖的影响固然重要,父本的贡献亦不容忽视.父本来源与多样性对坐果结籽和后代质量的影响明显,但由于不同物种或种群的繁殖特点和进化历程,往往也会呈现其独特性.该研究旨在探究挺水植物野慈姑(Sagittariatrifolia)是否存在自交或远交衰退,以及父本数量对其繁殖和后代表现的影响.通过人工控制授粉,设置自交、近距离异交(<50km)、远距离异交(>200 km)3种交配距离以及单、双两类父本数量,共计5种授粉处理,观测野慈姑坐果概率、单果种子数量、种子面积、萌发率(2018和2019年)、幼苗芽长(2018和2019年)共7项指标.结果显示:不同距离的交配对野慈姑的坐果概率、单果种子数量、种子面积、萌发率、幼苗芽长没有显著影响,野慈姑未出现明显的自交衰退或远交衰退现象.父本数量的增加对野慈姑的结实数量(坐果概率、单果种子数量、种子面积)无影响,但结实质量方面,双父本处理的种子萌发率略高于单父本处理.综上所述,交配距离与父本数量对野慈姑的繁殖表现影响较小,这可能与其频繁的自交历史、远距离的基因扩散以及高度相似的水生环境有关;同时,该研究基于20余个自然种群的基因型,研究结果也表明了野慈姑物种水平有性繁殖的优异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