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源抗MLAA-34单链抗体的筛选和鉴定

来源 :现代肿瘤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c8xz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抗体药物治疗是目前癌症治疗中很有前景的一种方法,利用前期实验得到的MLAA-34纯化蛋白作为抗原,在噬菌体抗体库中进行筛选得到抗MLAA-34的单链抗体,进行测序并鉴定其亲和力。方法:包被纯化的MLAA-34抗原蛋白于96孔板上,封闭过夜,加入1×1012 cfu噬菌体抗体库,4℃结合4 h,洗脱,洗脱后的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TG1扩增,经过3轮淘选,淘选得到的克隆再进行Phage-ELISA的鉴定,筛选得到阳性克隆。结果:纯化的MLAA-34作为抗原,经过在噬菌体抗体库中的3轮固相筛选,噬菌体的回收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表皮干细胞标记物细胞角蛋白15(CK15)及细胞角蛋白19(CK19)在表皮肿瘤及皮肤附属器肿瘤中的表达强度。方法:选择155例东营市人民医院病理科确诊的皮肤肿瘤,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观察并记录CK15和CK19的表达强度。结果:155例皮肤肿瘤组织中CK15和CK19的表达强度不同。CK15毛分化肿瘤均显示阳性表达,而且外毛根鞘瘤/癌与鳞状细胞癌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毛母细胞瘤与组织形态学相近的基底细胞癌、汗孔瘤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CK19在鳞状细胞
随着肺部CT检查的普遍应用,偶然发现了大量的肺结节,这为其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很大挑战.肺结节的诊断方法主要依赖于传统的CT特征,如结节大小、边缘特征、形态特征及周围特征等.然而这些传统CT特征数量较少,且判断结果易受医师主观判断的影响.影像组学可以定量提取更多的结节特征,具有更好的重复性,因此可以更有效的预测肺结节的良恶性.本文阐述了影像组学的基本过程,并概述了影像组学特征分析用于肺结节诊断方面的优势及其在肺结节管理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包括其在预测恶性肿瘤及区分其组织学亚型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影像组学作为一种
目的:探讨小鼠宫颈癌组织中N-myc下游调节基因1(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 1,NDRG1)蛋白在放化疗前后的表达差异及预后意义。方法:建立U14荷瘤小鼠模型,根据成瘤后处理方式不同,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化疗组、放疗组和放化疗组。测量各组小鼠肿瘤瘤重并计算抑瘤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处理组小鼠宫颈癌组织中NDRG1蛋白的表达水平。Spearman法对移植瘤瘤重与NDRG1蛋白相对灰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处理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放疗后盆腔局部复发宫颈癌的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血清SCC-Ag、CEA水平的影响.方法:分析21例2016年06月至2019年01月于本院接受125 I粒子植入治疗的放疗后盆腔内局部复发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经CT引导植入125 I粒子,术后随访用Kaplan-Meier法计算局部控制率,观察其并发症,通过Log rank检验和Cox回归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评价125 I粒子治疗前后血清SCC-Ag、CEA水平变化的情况.结果:21例患者共28个病灶近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训练对宫颈癌术后膀胱功能恢复及减少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01月至2019年04月我院收治的86例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盆底康复训练干预.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尿潴留发生率及尿动力学指标;并于术前,术后1月、6月、12月评估两组PFIQ-7、PFDI-20评分.结果:观察组尿管留置时间、首次自主排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胸苷激酶1(TK1)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SCLC患者64例(SCLC组)、NSCLC患者60例(NSCLC组)以及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50例(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上述各组以及SCLC不同分期、不同化疗时间点、不同疗效患者五种肿瘤标志物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五种肿瘤标志物对SCLC的诊断效
目的:探究70岁以上非手术治疗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治疗前外周血的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与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及意义,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入组115例老年NSCLC患者,并选取5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淋巴细胞、血小板、D-D水平,分别按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TNM分期、ECOG评分、吸烟指数、BMI、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IL-17的分布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15例肺癌组织和15例配对远癌正常组织中浸润淋巴细胞的IL-17表达水平。结果:肺癌患者肿瘤组织浸润淋巴细胞中IL-17A显著高于远癌正常组织(P<0.0001),肿瘤组织中浸润产生IL-17的CD3+CD4+T细胞(Th17)(P<0.001)、CD3+CD8+T细胞(Tc17)(P<0.001)、γδT细胞(γδT17)(P<0.0001)均高于远癌正常组织;肺癌患者肿瘤组织浸润Th17和
目的:观察小檗碱联合阿霉素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增殖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培养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CCK-8检测不同浓度阿霉素和联用小檗碱后细胞的存活率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p300、hSIRT-2、H3K56ac蛋白表达情况;细胞划痕实验、侵袭小室法检测药物对MDA-MB-23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阿霉素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相同浓度阿霉素联合终浓度80μmol/L盐酸小檗碱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阿霉素(P&
目的:探讨miR-34b在HPV阳性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5例HPV阳性宫颈癌组织标本和35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采用Real-time PCR法测定miR-34b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对患者诊断、预后的价值.结果:miR-34b在HPV阳性宫颈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549,P0.05),与患者的肿瘤大小、FIGO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显著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96、5.92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