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技术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0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住宅产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是经济的增长点,也是环境的矛盾点。在当前建设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大潮流下,在建筑的过程中采用新技术,在房屋构造方面使用与国际接轨的,对环境污染最小,资源浪费最少的住宅结构技术。
  20世纪末的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由于渗漏、楼板裂缝等影响结构正常使用功能以及结构整体性差使抗震能力严重削弱,导致事故频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新世纪以来,国务院对建筑施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颁布了相关条例,就是要规范之前的建筑模式。当前我国采用的混凝土装配模式多来自国外,本土化的程度还不高。由于不同地区在地质地形、天气等方面的不同,我们有必要对国内外先进的混凝土装配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以迎合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时代潮流,推动我国住宅产业化的纵深发展。
  1、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技术在我国的新进展
  1.1预制混凝土技术
  预制混凝土技术又称PC(precastconcrete)技术。这种技术在我国的有着广泛的运用,它由万科建筑集团首先提出,在建筑施工和住房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谓Pc技术,主要是用于全预制的混凝土构件,常见的有阳台和楼梯以及空调板和部分内隔墙板等部分的构件。后来,业内人士又研究出了PCF(precastconcreteform)技术,用来解决墙体部分的建筑问题。PCF技术是一种预制混凝土模板的施工技术,这种技术主要用于预制混凝土的剪力墙外墙模和叠合楼板的预制板以及结构的其他部分。
  一般PC技术主要是对全预制构件的制作和安装技术中应用比较多,在现实的建筑施工中主要解决渗水、保温、装饰和墙体的整体预制。而后者则有效的解决了外墙的模板问题,可以很好的避免在建筑周围架设支架,极大的提高的建筑施工的安全系数。尽管在现实中使用PC或者PCF技术会面临一些问题,但总的来说,它们不失为优秀的装配混凝土建筑技术,为我国房屋建造事业贡献了力量。
  1.2新型混凝土预制装配技术
  这种技术又称之为NPC(New Prefabricated Concrete)技术,在国内是项全新的技术,它将采取工厂机械化生产、现场装配的形式进行建筑施工。NPC技术首先由中南建筑集团提出,它主要采取的是工厂机械化的生产和现场装配的形式进行建筑施工。与目前国内传统的施工工艺相比,它具有减少施工现场污染、降低噪音、环保、节能、节省大量人工、料具、缩短施工工期、缩减施工成本的特点。当前,这种技术在全国范围内也得到较为普遍的运用,由于它在房屋建筑和设计方面的优势,无论是商业用途建筑或者是住宅,其内部构建方面都看得到它的影子。
  当前,国际上对建筑行业的要求逐渐提高,建筑行业在环保、节能、减耗等方面都面临政府的管制和公众社会舆论的制约,NPC技术能对工程进度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分配,能有效降低污染,节省大量人力物力,降低成本,所以,它在国内建筑领域有着较为广阔的前景。
  1.3装配整体式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技术
  所谓剪力墙是指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的墙体,又称抗风墙或抗震墙、结构墙。剪力墙分平面剪力墙和简体剪力墙。平面剪力墙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升板结构、无梁楼盖体系中。为增加结构的刚度、强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现浇或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装配整体式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技术主要是由宇辉集团根据剪力墙的竖向连接的插入式预留孔灌浆钢筋搭接的技术而形成的新技术。这种技术可以进行竖向剪力墙模板、水平叠合楼板以及楼梯板和阳台等等的制作,可操作性强。但也存在的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对设备的要求很高,同时形式比较单一,难以适应复杂的建筑形式。
  1.4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技术
  剪力墙主要的作用在于承重和负荷,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建筑物中的竖向承重构件主要由墙体承担时,这种墙体既承担水平构件传来的竖向荷载,同时承担风力或地震作用传来的水平地震作用。剪力墙即由此而得名。因此,为了保证剪力墙的建造质量,有必要对剪力墙的制作模式进行研究和更新。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技术是西伟德混凝土预制有限公司从德国引进的一种新技术而形成的,其构件分为叠合楼板、叠合墙板和预制楼板等等。一般来说,在这种技术指导下进行了剪力墙建造是比较符合规范的,而且质量也相对较高,制作也比较精细。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还不是很普遍,应用的地方也比较少,其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来予以完善。
  2、对当前国内装配式混凝土建造技术的展位
  建筑行业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更需要时间的验证。建筑业在我国是基礎行业,是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领导者,建筑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对国家整体城市化水平有些重要的影响。当前建筑业的迅猛发展一方面带来了经济的腾飞,另一方面也使得一些问题比如环境问题,成本问题,资源浪费和能耗问题等突显了出来,建筑业也因此而一度成为舆论和媒体的焦点。研究和采用的新的建筑技术,能有效的减少建筑行业既有的生存压力,提升建筑业水平,毫无疑问应该大为推广。然而,在采用的新技术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技术能否转化为生产力,还有更多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2.1标准化数模制作和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模型这个词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现代人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建筑领域的数模是指在建造过程中设立的模型,通过这些模型浇灌从而用较少的时间完成建造任务。数模制作关乎整个建筑流程能否科学合理的进行,对于政策的工程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外顶级的建筑公司无不把数模制作放在公司研究和实践的重要位置,由此而产生的数模制作的标准化也成了关注的热点。当前,虽然我国已经开发出来多种新型技术,在装配式混凝土构造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也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适应本国国情的新方法,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技术能很好的解决数模制作的标准化问题。同时,在数模制作过程中,对标准化的控制和管理尤为重要。如果缺少了相应的控制,很可能使得数模制作失败。毫无疑问,这对我国建筑企业来说,这是一个不得不关注的问题。
  2.2实现技术和管理的协调控制
  我国在装配式混凝土构造领域取得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包括之前所述的各种技术,它们都为当前我国建筑事业朝着现代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前进提供了必要基础和保障。然而,光有技术也是不够的。对于我们国家的建筑企业来说,不仅要做好技术工作,把技术视为企业存亡发展的重大事件,还要加强管理,用管理带动技术的发展,让管理提高技术的产量,使管理成为技术的引导者和保护着,从而实现管理和技术的有效协调。纵观近些年来我国建筑企业的成败,可发现,成功的企业不仅关注技术,而且注重管理。它们知道管理对于技术的重要性,良好的管理能为技术的发明和使用提供制度保障,从而充分发挥技术的作用。同样,在当前,阻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管理,如果管理上不去,那么,成本的减少、效率的提高、技术的进步、规模的扩大也就无从谈起。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的玻璃幕墙以1981年广州广交会展中心为起点,经历了36年的蓬勃发展,已经位于幕墙技术一流阵营,幕墙生产总量超过5000万平方米,占世界幕墙年产量80%以上,成为世界幕墙生产大国。这5000方幕墙,经过了自建成以来的多年的风雨侵袭,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失效问题。  关键词:幕墙;维护;管理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幕墙工程委员会受建设部委托,对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西安、武汉、深圳、哈尔滨、厦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人口涌进了经济更为发达的地区,这就使得一些经济发展较为快速的城市,出现了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为了缓解这一局面,高层建筑应运而生,尽管缓解了用地紧张的问题,但是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的种类较为繁杂,且深度较大,施工难度较高,受到了施工技术条件、施工成本等方面内容的限制,所以要想确保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那么首先需要解决深基坑支护施工的内容,这样才能合理安排后续的施工环
魏淑生老师曾说:“语文课堂就是一个宏大的世界”,那么语文课前三分钟,一个讲台、一个人、一瞬间、一片天,也是一个宏大的语文世界了.课前三分钟让学生爱上语文.
职务犯罪侦查监督工作作为检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察机关司法规范化建设的主要着力点和落脚点,职务犯罪侦查监督规范化建设的成效直接影响检察机关的司法公信力。笔者以
神华河曲电厂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除灰渣系统进行了部分优化,本文对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为流化床机组除灰渣和石灰石粉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十一五”以来,武进在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的基础上,及时开启了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追求,并提出了“武进版本”的现代化指标体系,在迈向“第二个率先”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十二五”时期,武进能否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能否在江苏省“第二个率先”的战略中走出武进特色的道路,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一、推进“三个武进”建设,全面确立现代化发展理念  (一)以“智慧化”为动力源泉  
期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离不开电力规划的作用,为了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电力预测方法不断增多而且准确性有所提高,本文主要是从具体的预测方法出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高层建筑的建设力度逐渐加大,其施工技术得到迅猛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建筑的质量安全问题。高层建筑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非常高,为满足其对地基稳定性和承载力的要求,应用地基检测和沉降观测技术就成为较好的解决方法。该技術是高层建筑科学性的施工手段,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在工程的地基施工中。本文从该方法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优越性入手,详细分析了其施工技术的要点,并对其在高层建筑中的
期刊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将用电采集系统应用于用电检查工作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