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杂交粳稻恢复系的遗传多样性

来源 :贵州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jing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我国杂交粳稻38个恢复系进行了亲缘系数分析,并探讨了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约12%的材料间的亲缘系数(COP)值为0,COP值变异范围为0~0.75,平均值仅为0.09。经COP聚类分析供试材料可聚为4个类群:第一类群共有24个恢复系,核心亲本为C57;第二类群共有4个恢复系,都是IR8的衍生系;第三类群只有超优1号1个材料;第四类群包含9个材料,均是香晴的衍生系。分析认为,多数材料恢复系均是C57或者IR8的衍生系,遗传背景单一。研究结果对恢复系改良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我国水土流失区主要生态灾害有洪涝灾害、耕地减少、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及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其主要对策是充分发挥生态修复的作用,加快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依法防
通过野外放水冲刷模拟试验,以神府煤田为例,对比分析煤田建设中扰动地面和原始地面的水沙动态过程,探讨煤田建设中人为扰动地面的产流产沙规律。结果表明:1)土壤入渗率、径流
为深入了解(PAM)与肥料混施的作用和效果,确定农业应用技术参数,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分析PAM与尿素混施对土壤蒸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10 cm浅层混施,在PAM用量0、0.05%和0.1%水平下,12 d内尿素4个处理水平(尿素中纯氮占干土的质量比0、0.1%、0.2%、0.4%)对蒸发的影响无差异,12 d后,差异开始逐渐凸显,总体呈现随着尿素施用量的增加蒸发量减小的规律;在同一
在陕西省渭南市渭北旱区农业粮食生产中,实施多点一茬作物只施一次肥耕作技术试验示范,阐明了旱区一茬作物只施一次肥耕作技术路线,与传统多次施肥方式、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
沙棘是砒砂岩地区植被恢复的先锋树种,沙棘根系形态不但影响植物本身的生长,还影响其保土效果及改土效果。采用根系追踪法,研究砒砂岩地区同一坡面不同坡位、不同林龄沙棘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