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配网规划和改造对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研究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S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配电网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用户用电的安全和可靠。本文通过了作者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来阐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管理措施,简要的分析配网规划和改造对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应用、影响及意义。
  关键词:电变压器管理措施负荷预测
  中图分类号: TM4文献标识码: A
  一、配电网简述
  配电网由架空线路、电缆、杆塔、配电变压器、隔离开关、无功补偿电容以及一些附属设施组成,主要作用是给城市里各个配电站和各类用电负荷供给电源。
  1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配電网在设计上突出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将线路设备进行分段设计,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从根源上防止配网在运行中出现故障。供电可靠性要求配网中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及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通过统筹规划、技术改造对影响供电可靠性的要素进行控制,降低停电范围、次数,提高配网工作运行效率,对配网可靠性进行评估测试,统计评估测试结果,为配网的整体规划及改造提供可靠的基础信息及数据依靠。
  2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影响配网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为配网的自动化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落后;配网结构的不合理性;配网设备的设计、制造缺陷;配网负荷中的电源容量、通信网络结构、设备性能的不足;配网运行中较低的维护管理水平;配电网的周边环境的影响。
  二、配电网的管理措施
  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要以配网建设为主进行分析,配电网建设的实际要求需结合配网存在的实际问题,满足用户供电的需求及供电可靠性的要求[1]。
  1 配网供电可靠性的管理措施
  配网供电可靠性的管理措施应总结为:(1制订统一的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标准,避免配电网线路与供电区域负荷密度不对应;(2设立科学合理的控制标准,使线路、配电变压器装接容量和开放容量标准统一;(3对配电网进行改造,靠近用电负荷中心,减少线路距离,以负荷增长变化因素来考虑配电架空线路导线增大截面;(4加快对高能耗供电设备更换,减少电压损失,改善电压质量,建立健全线损管理工作;(5对配电网设备技术进行改造,采用节能型、免维护、自动化的设备;(6根据实际环境因素,选用密封、智能、紧凑型的设备;(7配电网新设备应用移机免维护负荷开关,以此增强免维护有可判断的断开点过故障的能力[2]。
  2 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方法
  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需全面考虑电力系统的特质,降低配网网损,统筹规划,采用分层、分区的技术处理方法,确定设备的最优运行状态,实现全网无功补偿分布合理化和无功分层就地平衡,达到最优无功流动,取得最大效益。此外,要促进环网结构改造,强化对线路设备的巡视,实施带电作业和状态检修。
   加强配电网可靠性管理,改造供电模式,对配网进行优化,完善其结构,对配网的设备及线路等相关元件进行质检、优化,确保合理的供电负荷承载能力,对配网的规划和设备改造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减少配电网运行中出现的故障,实现配网自动化管理,通过优化后的规划改造方案,实施配网的网络化管理,运用综合化、智能化的配网管理系统,改善系统过电压对设备的危害,减少绝缘设备破坏造成的事故,增强馈线自动化对单相接地故障的判别能力,提高配网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以此提高供电可靠性[3]。
  三、配网规划和改造
  为更好地整合配网资源,构建技术先进、结构合理的配网网架,对配网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改造,使其按照规划及改造的方案执行。依据配电网的发展前景,制订配网规划体系,全面落实配网规划的各项举措,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整体水平。改变传统的配电模式,将配网电源深入到负荷中心,使其降低线路损耗和故障发生率,使用绝缘性能的导线,以此实现配网绝缘化的技术更新,对配网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对线路的改造需装置联络开关,运用多个电源的供电方式,对配网设备中的开关进行综合自动化改造,加快配电网的网络进度改造,为便于查找配网运行中出现的故障点,需安装故障寻址器,为优化配网结构,需在环网开闭所中安装真空断路器,为实现配网自动化打好基础,并解决系统容量的大问题,提高供电可靠性。
  1 配网规划的内容
  配电网规划是电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关键,对配网范围进行规划设计,系统规化配网建设网架及目标,根据配电网建设的实际需求,解决部分地区配电网与主网联接薄弱的问题,有效增强配电网网架,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压合格率。同时,统筹考虑负荷和电源的接入需求,使电网具备各类分布式电源接入、各类负荷送出的适应性,具备多样化服务能力,满足深圳配电网负荷发展需求。对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合理规划设计实施区域的通信网络,同期建设配电通信网,改造配电线路优先选择光纤复合中压电缆、光纤复合相线作为传输介质,也可利用现有的配电杆路及电力管道实现配电通信网的快速布网,满足配电自动化业务对通信带宽和可靠性的要求。配电网规划的内容为继电保护、通信及自动化规划、负荷预测、配置主干线路、电缆通道规划、无功补偿规划、配电可靠性估计等方面。
  2 配网改造的内容
  在配电网中应重点改造不能满足配网运行要求的设备,对配网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在设备状态评价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对超过或接近使用寿命的设备进行更新改造。配电线路绝缘化改造,改造采用节能型的线路设备。为保证电力企业供电的可靠性,需对供电设备的容量、导线的耐热度、承载力进行技术改造,增容、加大承载力,提高配网供电的能力,优化电力配送电力的通道,加大配电网节能减排投入,重点开展高损耗设备更新,改造无功设备,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装置,提高配电网电压合格率。完善现有配电网自动化、负荷管理系统和调度自动化系统;开展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建设;推广线路在线监测等监测技术。
  3. 配网规划和改造对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意义
  通过优化配电网结构、完善配电网控制措施等手段,进一步提高配电网安全、优质、可靠运行能力,根据负荷增长趋势和负荷分布情况,建设电源站点,着力解决供电能力不足问题,满足配网的负荷增长需要;进一步优化电网结构,降低电网损耗,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充分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强化中压配电网建设,优化配电网结构,缩短配网供电半径,提高配网线路联络比例、分段比例,提高负荷转供能力,提高设备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防止外力破坏,开展配电设备技术改造。对配电网规划和改造,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将得到有效的提高,无论是网损的降低、供电能力的增强,供电可靠性的提高,还是供电质量的提高都直接与经济效益相联系。网损的降低,降低了成本,直接带来节电效益;供电能力的增强,大大增加了售电量,直接增加了售电收入;供电可靠性的提高,减少了年停电户的数量,延长了年供电时间,同样增加了售电量;提高电能质量,满足了电压合格率的要求,即供电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也必定带来经济效益。
  四、结语
  配电网是整个电网中规模最大的部分,并成为电力系统供电能力、电能质量及供电可靠性等重要指标的最终体现。配电网因受到故障影响而导致停电,影响供电的可靠性,因此,我们应重视配电网管理,对配网进行规划和改造,提高线路供电的可靠性,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陆智通,徐戈.对10 kV配电网的安全管理及检修措施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1(16):1-6.
  [2] 朱君.关于10 kV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1(26):10-17.
  [3] 刘乃恒.论述影响10 kV配电系统可靠性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广东科技,2008(24):5-8.
其他文献
摘要:DeviceNet网络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开放型、符合全球工业标准的低成本、高性能的基于控制网络技术的通信网络。通过一个开放的网络实现底层设备直接和上层控制器进行通信,无需通过大量硬接线与I/O模块连接。    关键词:DeviceNet网络;拓扑结构;底层控制;生产者;消费者  中图分类号:U463 文献标识码:A      DeviceNet网络为开放式网络,支持第三方产
摘要:管道安装作为一个影响机械设备和工程施工的重要因素,对于其安装技术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从管道安装概念、管道安装流程、管道安装注意事项、管道安装具体技术、安装的检测等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粗略的提出了一些施工的建议,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管道安装;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 A      隨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工业化和机械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大大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摘要:社会经济发展下,水利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施工过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一定措施进行解决,以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本文从水利工程的施工特点出发,分析了主要的水利施工技术,探讨了加强施工技术的有效措施,以增强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加强 水利工程 施工技术 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 A     一、水利施工技术措施   1.水坠坝施工技术
摘要:智能小区的兴起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对实现住宅小区智能化的综合管理系统进行了阐述,即综合管理系统三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关键词:智能小区;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N948.61  最近几年,智能建筑和智能小区在全国大规模的兴建,兴起了一股热潮。所谓智能小区,是指利用系统集成方式,将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与建筑艺术、环境设计艺术有机地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