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最会省钱

来源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zh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趣]


  问:语文老师经常批评大家的作文满满都是套路、没什么新意,可就这样的“模板作文”,我都编得很吃力。大家都在作文里编过哪些瞎话啊?没有火眼金睛的老师怎么能看穿名人名言和故事是编的呢?
  答:语文考试中,大家最头疼的就是如何凑够作文的数百字。若是能顺利凑够字数也就罢了,要是绞尽脑汁还不能达到规定字数,很多人就要开始胡编乱造,在作文里肆意放飞自己,比如编造一系列名人名言和励志故事,然后甩锅给苏轼、鲁迅、史铁生等古今中外名人。哪怕写自身的经历,也是一样的模式:扶老奶奶过马路,给老爷爷让座,帮邻居抓小偷,捡到钱包交给警察……此时红领巾是必备道具,不管是上车让座,还是退回多找的钱,关键时刻,红领巾必然随风飘扬。还有的学生闭着眼瞎编,不论什么作文,开头总是这样:“在我的一生当中,遇到很多事,像星星一样多”“在我的一生当中,想过很多人,像珍珠一样多”“在我的一生当中,经历过很多磨难,像石头一样多”……同学,你的人生才刚开始,哪来那么多经历和感悟?
  至于老师怎么会一眼就看穿种种套路,那是因为有些套路正是老师本人教的啊。就拿名人名言来说,有些老师总结出万能原则:实在背不出名言,可以编出一段高水平语录,署名“鲁迅”即可,也可以安排给国外名人,因为阅卷老师可能知道某个名人说过什么,但一定不知道他没说过什么。于是在学生的作文里,便出现来自哈萨克斯坦、毛里求斯、新几内亚的小众名言。这些同学是这样考虑的:万一老师的知识面没有那么广,认不出自己在胡编乱造,把这些当成真的名人名言了,那自己的作文可就一飞冲天了;若是赌错了也不要紧,反正凑够字数了。
  除了胡编乱造名人名言之外,很多同学常常胡编情节,把画面描述得凄惨之极,妄图以此感动老师。只要涉及“亲情”“感动”“难忘的一件事”等话题,必然出现半夜发烧情节。此情节一般安排在雨夜或者雪夜,家里没车,更打不到车,必须由妈妈背着去医院,路上还会摔一跤。涉及描写老师的作文里,一定会有老师生病却强忍病痛为学生上课的情节,最后还会感叹:老师啊,您是燃烧的红烛,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他人。有些人为了增加作文的感情色彩,甚至为老师安排了韩剧专属桥段——动不动就癌症晚期,整个人形销骨立,还安慰学生:“我不是还有一口气吗?”总之,怎么惨怎么来,若是狠得下手,还会拿自己和家人开涮,要么从小孤苦伶仃,要么遭遇车祸。
  一套传一套,套路恒久远。
  网上有人总结了套路作文的规律:做完好事都说“请叫我红领巾”;老师每到教师节就“燃烧”一次;结尾必定是“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心理活动一定是“两个小人在打架”……可怕的是,这些套路上一辈人用过,现在的孩子仍然在用。作文是写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感受,若是为了凑字数,不动脑子,刻意胡编,那便是在诅咒亲人和自己。

[知心]


  问:每到双十一,我姐会提前很久开始计算怎么凑单划算,就连平时喝奶茶也要和人拼单,这种抠门的行为,连我这个学生都看不过去。她有工作,不用问父母要钱,在金钱上有一定的自由,怎么会如此斤斤计较呢?
  答:在许多人的印象里,年轻人花钱大手大脚,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其实,这届年轻人的省钱技能,可能是最优秀的,领红包、凑满减、集积分、抢优惠券……虽然一顿操作后,只是省了个两三块钱,但他们乐在其中,毕竟省到就是赚到。在你这个年龄,什么都是父母包办,可能还没有省钱的概念,对这些抠门技巧嗤之以鼻。当有一天,父母一次性给够你半年的生活费,或者你不好意思再问父母要钱时,你可能也会变成那个“帮我砍一刀”的人。
  最新款手机、限量版鞋子、花式奶茶,这些东西的诱惑力太大了,一件又一件衣服,一个又一个包包,一双又一双鞋子,一次又一次大餐,钱永远不够花,最新款商品永不缺席,我们只能困在消费主义的陷阱里,埋怨自己不是“富二代”。在充满各种诱惑的时代,你姐姐的凑单与拼单行为,与其说是抠门,不如说是理性,她可能有个很大的目标,想存钱。
  读大学时,我是个名副其实的“贫民窟女孩”。父母给的生活费甚至不及最富室友的零头,后来我就索性不问家里要钱了。最开始过得极其清贫,食堂一元一份的青菜还嫌贵,从来不敢打荤菜,食堂二楼的汤不要钱,再搭配个下饭的榨菜,凑合凑合就是一顿便宜餐——谁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不就是吗?最拮据的时候,自己跑老远淘到一个便宜的锅,买点米、酱菜,在宿舍偷偷蒸饭,偶尔下个面条,随机加上鸡蛋、青菜,成本不到2元。那个时候完全没有消费的欲望,只想着怎么才能挣到钱。勤工俭学,琢磨写稿,拿奖学金,给老师做项目……慢慢地可以养活自己了。在我拿到第一个5000元的奖学金时,也仅仅是奖励自己去食堂吃了一顿像样的饭。
  有了存款之后,我并不敢大手大脚,仍然进行着攒钱计划。想购物时,用尽毕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算清两层150抽和三层120抽的纸巾哪个更划算。该剪头发时,街边最便宜的快剪也舍不得,自己比画着减掉刘海,立马省下10元。一个贫穷女孩,在毕业之际,攒够了人生第一个5万元。这笔存款也让我在全职考研期间,不至于过分焦虑。所以,省钱可以给生活增添安全感,有了安全感,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和學习中去,从而挣到更多的钱。这不是一个很棒的良性循环吗?
  你也许要反驳我了,因为很多自媒体上的文章呼吁年轻人不要省钱,理由是“最贵的时光用来省钱”“年轻人要用钱提升自己”“钱只会越存越穷”。这些话都有各自的道理,可前提是你要有存款啊,更要有利用好金钱的能力。提倡存钱与节俭,并不是让你该花的也不花,也不是让你守着那几个钱度日,节省一些不必要的花销,控制好自己的欲望,躲避消费主义的陷阱,规划好自己的资金,养成更理性的消费方式,这是省钱最大的意义。
  如今,我仍然保持着理性消费的能力,能乘坐交通工具绝不打车,一个季度添置衣服不超过三件,同样款式的鞋子不会买第二双,住酒店的一次性洗漱用品全部打包带回家……谈不上坚持,因为这已经变成一种习惯了。如果要问这些省钱操作真正得到的是什么,与其说是日渐增长的存款,还不如说是一种底气,为自己做决定时赢得的一份底气和自由。
其他文献
在搜索引擎上输入“给年轻人”四个字,后面自动联想出来的问题如下:“给年轻人的忠告”“给年轻人的工作建议”“给年轻人的祝福语”“给年轻人加油打气的话”“给年轻人的金句”“给年轻人鼓励的词句”。  嗯,回想起自己还是年轻人的时候,看到这些问题往往会嗤笑一声:好浓的“爹味儿”。不过,也许有很多人真的搜过这些问题,不然无法解释为何搜索引擎会自动联想出它们。那么,年轻人真的需要这些答案吗?  我以为真正的青
期刊
好像对于某些物品,是有一些特殊感情的。如果硬要给一个粗浅的解释,就是一种很单纯的戀物情结。比如写这篇文章时,我就看到了藏在桌子一角的一张电影票,是三个多月前的。我以为我是刻意去留下那些电影票的,后来发现,好像是一种不自觉的习惯——它们就那样被我带了回来,随意放在一处我可能五分钟后就忘记的地方。车票也是,那些往返潮阳和广州南的高铁票都被我塞在包里,好像每一次看到它们,都会有一种舒服的感觉。  我妈说
期刊
挫折,是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乃至全世界所有普通人耳熟能详的话题。挫折,是天空中突如其来的一股寒流,教给雏鹰翱翔九天的技巧;挫折,是深海里百转千回的一次溯游,指给游鱼砥砺前行的方向;挫折,是高原上风雪交加的一场跋涉,教给羚羊自由洒脱的秘诀。感谢挫折,让人生的平原出现一个可攀登的高度。  要我说,我是真的感谢挫折。那是一种身处逆境沼泽时咬牙迎上后的绝处逢生,是等回头再看,会觉得不过如此的豁然心态。 
期刊
1  窗外的核桃树总会告诉我课本上没有的以及多数人不知道的东西。尚不识愁滋味的我,经常望着核桃树的枝丫冒出以上想法。我深信,正是这个独一无二的想法,把我和同龄的伙伴区别开来。这成了我和核桃树之间的秘密约定。  彼时我们一家住在爸妈单位分的旧式楼房里,我家住在走廊的尽头,打开窗就可以看到一棵核桃树。住在对面楼的赵颐和我从相同的高度分享着这棵树,只不过她看到的是树的另一面。  赵颐是我的同班同学,虽然
期刊
恋物  动画片《史努比》中,小男孩奈勒斯拥有独特的“标志”—— 一条永不离身的毛毯。奈勒斯带着这条毛毯上学、游戏、睡觉,甚至上台演讲,一旦毛毯离身,马上浑身不自在,没了自信也没了风采。这种我们称之为恋物情结的“怪癖”,或许也会发生在你的身上,只是,你迷恋的可能是一条毛巾、一块手帕,或者是一只玩具小熊。你不会明白那条毛巾、那块手帕、那只玩具小熊到底有着怎样的魔力,让你无论如何也舍不得舍弃。  祖父去
期刊
庸人的目光停在脚下,只能看到眼前的苟且;志士的眼光投向远方,坚定迈开脚步,为了心中那轮明月而奔跑。《月亮与六便士》塑造了一个为梦想不顾一切的疯子,他身上有值得肯定的品質,却也存在争议。在他人生中的种种选择与放弃,有违于世俗,却也有属于他自己的成就。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获得关于理想与追求的相关感悟。  生活的井然有序和意识的循规蹈矩总是在无形中浇灭人们血液中奔流的热忱,除去人们骨子里隐藏的狂放不羁,
期刊
1  北方的秋天还残留着夏日的燥热感,但是早晚的凉气多少还是让人有点吃不消。夏天汩汩冒汗的毛孔一下子合上了,叶子整个人都不舒服。也不知道大家都这样还是只有她这样,不过她也从来没有表现出秋天带给她的不快。  其实这个班里面每个人都不愉快,因为他们是刚刚结束了高三生活的复读生。因为高考的失败,他们多了些许沧桑,成了校园里除老师之外最有成年人气息的人。叶子坐在教室里,看见大家沉闷地翻看着手里的书。校园,
期刊
公司瑕疵设立是指在设立公司过程中,公司虽然形式上取得了营业执照,具备了形式上的法人格,但是事实上却欠缺法律所规定的一些实体或程序要件,从而使其法人格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该现象在司法实践中极为常见,因为瑕疵设立公司涉及的利益主体广泛,所以法律对于该问题的规制显得极为重要。本文拟通过对公司瑕疵设立制度进行详细分析,从而为完善我国公司法律制度、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出一定的制度完善建议。
   本文第一部分主要对公司瑕疵设立进行了概念及类型分析。本部分首先分析了公司瑕疵设立的概念和公司瑕疵设立的法律特征
为什么这么多为什么  为什么我出身寒门,夏天还会中暑?  为什么我都背井离乡了,村里还有水喝?  为什么我身披黄袍,只是在美团送外卖?  为什么我生活在南方,还是要天天喝西北风?  为什么我曾经是祖国的花朵,最终长成了“多肉”?  为什么我满肚子墨水,却没有黑了心肠?  为什么我懂得道理,却依旧过不好一生?  ……谁的青春不尴尬  ●我开始变得不爱学习爱虚荣。老爸为了教育我,周末的时候把我带到工地
期刊
朋友写了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发来让我看。我从写景的文字里挑出喜欢的一段:“我常常在上下班路过河边时,听麻雀在树丛里拌嘴。麻雀是北方再常见不过的鸟,叫声也远称不上清脆。听它们拌嘴,好像在听饮食男女为日常琐事吵架。不过,这争吵也是好的,麻雀的架吵得越热闹,春天的温暖就更靠近了一步。”  果然,朋友说,这段文字来自生活中的观察。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细微之处,是需要“观察”的,而不仅仅是看见。冯远征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