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学困生”,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aLL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学困生”一直是困扰千百万在教育园地辛勤耕耘的园丁的心病,是千百万含辛茹苦抚育子女的父母的烦恼。许多“学困生”由于得不到及时的帮助,最后对学习彻底放弃,带着遗憾离开了学校。“学困生”各个学科都有,但是英语学科尤其严重。《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这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英语教师和教学研究者应努力使每一位学生的英语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一定的提高。
  二英语学习“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
  在英语学习“学困生”中,有不少学生数理化等学科成绩良好。英语学科的落后显然不全是由智力因素造成的,如果一个学生智力不弱, 只是由于其他后天的主客观原因,使文化素质与该生所在学段应该达到的水平以及自身可能达到的水平存在着差距。探讨对这些学生进行教学,促使他们迅速赶上中、优生的规律;研究出现各种差距的原因,探讨防止中、优生变为“学困生”的办法,是我们对“学困生”进行教学研究的任务, 其意义十分重大。这一工作的研究与解决的程度,关系着英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关系着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如果忽视、抛弃“学困生”,则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将成为一句空话。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我将英语学习“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转变“学困生”的对策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1.激发“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与动机是影响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学习动机是指个人学习的意图愿望、心理需求或企图达到目标的一种动因和内在力量。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一般来说,学习动机越明确越强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学习的效果越好。正因为学习动机有如此重要的功能,所以,它不但是影响学习效率的重要变量,而且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2.培养“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求知欲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Jean Piaget)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确实,兴趣是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首要条件。学生的学习兴趣越高,学习的积极性越高,学习效果就越好。多数“学困生”对英语缺乏兴趣,因而也没有增进英语知识以及利用各种机会提高英语水平的愿望。
  转变“学困生”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困生”对英语产生兴趣。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教师积极引导和教学艺术是分不开的,教师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学困生”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用教育的艺术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引向英语学习领域, 用兴趣的火花去点燃智慧之火。
  通过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断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越学越爱学,只要到了这样的境界,就一定能够学好英语。
  总之,兴趣的培养是教学的关键,而学生一旦对学习英语感兴趣,那么学习英语对学生来说则是一件乐事而不是一件苦事,学生可在良好的兴趣指引下较快地入门,为今后开展更深层的教学作铺垫,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帮助“学困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1世纪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英语课程标准》把学习策略列为课程目标之一,同时明确指出: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学习策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学习策略不仅能够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而且符合现代社会倡导的终身学习思想,使学生能在走入社会后真正实现自主的终身学习,更可以和教学策略相互促进,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从改变“学困生”学习习惯入手,协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策略一般都渗透在一个人的日常行为习惯之中,所以,我们进行学习的主要障碍是不良的学习习惯,改变习惯就是提高学习策略水平。
  4.改变教学策略,使“学困生”爱上英语
  其实,讨厌学习英语的人在他们刚刚接触并学习英语的时候并不会讨厌它。这种对英语厌烦甚至抵触的心理是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并恶化的。这种厌烦的心理产生的原因我总结了一下,有部分是由于教师对英语教学中兴趣培养的忽视,也可能是教师传授英语知识的方法或手段比较死板。因此,教师可以尝试改变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得每个学生都能爱上英语,做到这一点确实有点困难,但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应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
  三结束语
  转化“学困生”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教师应该有爱心、有耐心地去帮助他们;应该怀着“一个都不能少”的信念,帮助所有的学生学好英语。这样,教学质量才能提高,教学改革才会成功。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大学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周正旺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非线性反应扩散方程δu/δt=v△u-λu+f(x,u)+g,x∈R^N (1)满足初始条件的解的存在性 u(x,0)=u0(x)∈L^2(R^N) (2)
'自律'者,自内而外,以'觉'为主,它与'他律'的自外而内,以管为主,正好相反。'自律'教育,尊重学生,榜样引领,注重环境,循循善诱,以促进学生自
凌晨三点多梦醒,一时睡意全无,于是,洗把脸捧起一本书来看,这种感觉真好.此刻,世界是如此安静,窗外偶然传来的虫鸣声是那么悦耳.是啊,有多久没有听过这天籁般的声音了。在这
以南疆喀什地区荒地乡蔬菜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试验的方法,采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为依据研究土壤中养分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平
不知何时起,教师被比喻为“蜡烛”。人们赞美教师像蜡烛一样具有献身精神,“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教师们也乐于用“蜡烛”来自喻,不过,又多了一丝悲情——“蜡炬成灰泪
汉语方言形成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有社会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地理环境的原因。方言研究不但可以为推广普通话提供可资比较的语言材料和为汉语发展史的研究提供充分的语料依据
人生很短,会有着许多的苦恼缠绕,但只要生命不息,就应当折腾不止。年轻,就是要经得起折腾。有人感叹青春是那么的不听劝,会瞎折腾,转了一圈后还是要回归到原点,平白浪费了许
小学习作教学中“高耗低效”的现象已持续多年,似乎积习难改。对许多学生来说,写作正在或已经变为一件困难和痛苦的事情。教师必须直面这一难题,探索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回归学生的生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叶老的这句话生动地阐明了习作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尽管学生有丰富多彩
我常常问老师:“你凭什么站立讲台?”  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穆克,获得 2006 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面对记者的提问:“凭什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奥尔罕·帕穆克激昂陈辞:“凭我是人格的感染者。”  一个好老师应该掷地有声:“凭我是人格的感染者。”  人格魅力,是最生动、最真实、最具力量的教育。学生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除了应对考试,更重要的是還有很多做人的东西,都是从老师身上学到的,包括价值取向、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