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的环保教育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yiwe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征服大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但是,随着科技发展、大型工厂的建设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人们的乱砍滥伐,不法分子的偷猎活动等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势在必行。
  关键词:环保教育 挖掘 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12(a)-0000-00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征服大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但是,随着科技发展、大型工厂的建设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人们的乱砍滥伐,不法分子的偷猎活动等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对初中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显得愈来愈重要和紧迫。如何开展各种形式的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呢?本人对此问题说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
  
  1 挖掘环保内容、传授环保知识
   初中生物课本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是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章节。这一章教学一要形象性。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幻灯片、投影、录象等把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当学生看到因乱砍滥伐导致森林面积锐减的一幅幅画面,学生为之动容、为之伤心;二要现实性,在教学中我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状况紧密结合,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学生,组织学生收集国内外环境污染、环境保护实例等资料,结合课堂内容、课堂宣读、举办一期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黑板报,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物赖以生存的家园。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环保教育要点滴渗透。初中课本中除了第四单元的第七章外,有关生态环境的教学内容还散见于各章节中。因此我在教学中随时发现、及时挖掘,适当展开。如在讲到光合作用这一节,我向学生重点介绍目前地球上的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森林资源日趋枯竭,生态危机日趋严重化,照此下去,地球上不再有郁郁葱葱的森林,绿色植物将降低阻挡风沙、海啸和暴风雨、调节气候的作用,势必会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在学生中开展了每人植一棵树活动,要求学生无论在学校或者家庭中每人植一棵树,从挖树坑开始、植树、填坑等过程都要独立完成,最后进行比赛,看哪一位同学栽的好成活率高。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爱护大自然,爱劳动的习惯,而且使学生在劳动中丰富了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
  
  2 举办环保讲座,强化环保意识
   为了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我还利用节假日举办以环保为主题的生物讲座。讲座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抓重点,配合全国性的全球性的纪念活动,一课一题。如发现学生中有打鸟的现象,配合“爱鸟周”开设“鸟与自然”讲座向学生介绍,我国的鸟类资源、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名称、特点、分布情况以及鸟类在维护生态平衡中的作用。我组织学生利用星期日自编人工鸟巢数十个,把它挂在树上,为鸟类创造营巢的条件,在田野树立栖木供一些猛禽驻足停息。在冬季根据鸟类觅食困难的现象,在一些安静避风的地方设置饲养台,在台上放上谷粒等食物帮助鸟类度过寒冬,从而培养了学生爱护鸟类的习惯。结合“植树节”举办植树与环境的讲座,介绍我国部分地区由于盲目开山造田、草原过度放牧、乱砍滥伐造成大片土地沙化,城市受到风沙威胁等现象,介绍近几年来我国注意了植树造林,取得的巨大成就。配合“世界环境日”开设“工业与环境”讲座向学生介绍工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通过讲座学生对环境保护有了新的知识,增强了环境保护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3 进行社会实践,丰富了环保内容
   初中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我认为利用休息日和节假日,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大自然进行以环保为主题的宣传调查和观察活动,很有必要。如针对本地区生物资源的状况、污水排放情况、工厂的废物、废气污染情况以及生态农业的调查研究我让学生对所在村的环境进行了调查,据调查在十几年前,我校东边的一个村庄曾经还是一个风景宜人的村庄,有清新的空气,鱼儿在清澈的河水中游动,而如今由于一些工厂排放的废气,残渣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是一个河水污浊、植被减少、臭气难闻的村庄,这样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针对这一情况,我组织学生深入到工厂、集市进行宣传活动,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再如,针对现在农民都依靠施用大量的化学氮肥来补充土壤中的氮,但无法补偿有机质的损耗,长期依赖化肥会使土壤的物理化学元素性质恶化等等现象,让学生向农民讲授土地保护政策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指出如此下去会造成严重的粮食减产,危害人民健康。并且,在农民中开展了“我爱土地”演讲比赛活动。另外,根据有人为了防治农业害虫,大量喷洒农药严重造成环境污染,并且人们吃了含有农药的粮食身体也会受到危害的情况,我和学生走到田间地头,给农民讲解生物防治的优点,大力开发生物防治,减少环境污染。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全民的环保意识。
   多年来,我把环保教育时时刻刻渗透到生物教学工作中,既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特点,又使学校的生物教学工作开展的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 要进行环境保护教育[J];人民教育;1980年08期.
  [2] 自然教学与环境教育[J];科学课;1986年06期.
  [3] 抓好育人兴国的大事——谈我校“五结合”进行环保教育的做法[J];江苏教育;1987年07期.
  [4] 沈友军;;斑鸠在蓝天飞翔[J];师范教育;1987年08期.
  [5] 杨淑广;;创立特色 整体优化[J];江苏教育;1988年17期.
  [6] 温小玲;;寓环保教育于教学中[J];教学与管理;1990年06期.
  [7] 吴正生;搞好小学自然教学 增强儿童环保意识[J];安徽教育;1991年11期.
  [8] 动态报道[J];比较教育研究;1991年03期.
  [9] 邱春喜,丁学军;加强师范生环保教育,提高全民族环保意识[J];化学教学;1992年04期.
  [10] 张琼;幼儿环境保护教育初探[J];教育导刊;1992年11期.
  
其他文献
2月份,受春节假期影响,全国玉米购销明显减缓,玉米收购进度低于上年同期。监测显示,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8060万t,同比减少931万t,而上月同期是同比增加8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