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字闺中的少女

来源 :云南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83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剑川老君山,三江并流的核心区,来剑川多次却从未涉足,这次我决定去深秋的老君山。从剑川县城沿着新修的剑(川)兰(坪)公路出发,路况很好,村庄行车很少,在省道上几乎能跑出高速路的速度。
  在路边便能看到昨晚新下的雪已经堆积在老君山的山地,而雪山之巅却被乌云遮掩,不肯露出她的面容。来剑川许多次,却是第一次到剑川老君山,深秋的老君山,被多彩的落叶植物装扮得如盛装的少女。
  望山跑死马这话真不假,看着近在眼前的雪山,真正走下省道后,我们才正式开始了老君山之旅。雨季前刚刚修好的盘山路,在这时已被冲击得凹凸有型,而我们的车也是颠簸不止。此行的最终目的地是在雪山脚下的高山牧场,据说那里是牦牛漫步的芳草青青之地。


  四驱的帕拉丁艰难地爬行在山路上,同车的剑川摄影师杨继培却是早已忘记颠簸,眼睛紧盯着路边掠过的美景,为了能在天黑前赶到雪山下,我们也只能错过路边的风景,一路向前。过了林业检查站不久,在路过蜿蜒的小溪把深秋的颜色渲染在水边的树叶时,再也经不住诱惑的杨老师和我,还是下车对着溪水“噼里啪啦”地按快门声。


  随着海拔的升高,车外的气温不断降低,而路旁的森林也不断增加着颜色。彝族牧人的牛群、马队不时穿越小溪,寻找肥美的牧草。雨季时从上游冲下的高大树干则成了牧人天然的桥梁,蓝天、白云、牧草、牛马一切美得肆无忌惮。海拔不断上升,老君山立体多样化的植物带也随之变化,路边的云南松、桦树林、云杉、冷杉、高山灌木、山东杜鹃矮曲林、高山草甸乃至石滩冻荒漠植物带依次张扬着属于他们的身姿。秋天的老君山仿佛被彩虹染了色一般,姹紫嫣红。特别是在海拔3600米以上的核心景区内,原始森林保存完整,人类影响较少,这里自然成了野生动物的天堂,以滇金丝猴为代表的多种动物出没。而等我们到达雪山下的牧场时还是被雪山松林草甸的美景所震撼,静静地站在车旁半天才回过神。
其他文献
昆明的慵懒让我们对昆明的感受有千百种无限喷涌的创作灵感。语言好像总是太贫乏,那就用创意来展现。于是,在昆明广告文化产业园,便是创意与昆明性格的碰撞。  每一个人的生命中,总该有一种力量使人不得安宁。如同光芒,任何时候都无需指引,这种力量让那唯一的选择变得真挚坦然。昆明广告文化产业园不只是一个让艺术与普通人亲密接触的空间,也代表了一种从未停止的力量。广告与生活息息相关,与文化一脉相传。有人曾比喻说:
期刊
小时候,不懂什么建筑风格,只觉得金碧路和其它街道不同,街两边的房子是石头建的,林立着商店、馆子、医院和公家的房子。那时有梧桐树的街道虽不只金碧路,三市街、南屏街、拓东路、北京路都有高大的梧桐绿荫遮蔽,只是后来却变成金碧路的特色了,而且梧桐树还越来越茂盛。特别是在夏天,街两边的树枝基本接到一起,将整条街都覆盖住了。如若细雨飘飞,那只能是将树叶打湿,而行人是不用撑伞的。晴天,当其它街道被高原灼热的阳光
期刊
又一次踏上独龙江这片神奇的土地,从贡山县城到独龙江公路,当年颠簸得令人发抖的公路变成了平坦的柏油路,7个多小时的路程缩短到5个小时,进入独龙江流域,两岸低矮的茅草房、弯弯曲曲的人马驿道,晃晃悠悠的铁丝网桥、藤篾桥全都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公路、跨江的汽车大桥和人马吊桥,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村寨一一映入眼帘。电线、电杆、移动通讯塔、电视接收站、信用社、学校、幼儿园一一在独龙江两岸安家。  独龙族唯
期刊
第一次知晓户撒刀的名字,是在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里。“……那条路还通到户撒。那里有很多阿昌铁匠,那些人世世代代当铁匠。我虽然不是世世代代,但我也能当铁匠。我和那些人熟得很,他们都佩服我的技术。……山上那些阿昌铁匠打刀刃比我好,可是要比在刀上刻花纹,没有任何人能比得上我。所以起码有二十个铁匠提出过,让我们搬过去,他打刀刃我刻花纹,我们搭一伙…………假如我搬到一位阿昌大哥那里去住,现在准在黑洞洞的铁匠
期刊
创库艺术家主题社区(LOFT—Art Community Motif)简称创库,位于昆明市西坝路101号昆明机模厂内。由于工厂搬迁,老厂区闲置下来。2000年,唐志刚、叶永青等艺术家通过与厂方多次谈判,最终说服了厂方将这些车间和房屋租借给艺术家们做工作室、设计室并进行画廊、酒吧、餐厅的经营,命名为创库。创库来自英文单词LOFT。20世纪40年代,LOFT这种居住生活方式首次在美国纽约出现,以后LO
期刊
姚安县内建于明永乐二年的德丰寺古建筑群,全无钉楔之痕,相传为神匠所造,建筑风格独特,是云南省现存明代斗拱建筑中最为完整的一座。寺内保存的德化铭碑、八仙庆寿雕花格子门面、殿内释迦牟尼金身铜像、雕刻于宋大理国时期的献宝菩萨都是全国稀世珍品。有名的“姚安睡佛”为清代彝族土官、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政治家高奣映晚年自铸铜像,形象惟妙惟肖,铸造工艺精湛,是国家级珍贵文物。细看,铜像呈一个姚安的“安”字
期刊
有食村,座落于巍山县东山脚下,由上村、下村两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有三百多户近两千人,居民均属字姓彝族,是巍山境内彝族聚居的较大村落之一。  有食村开基建村的确切年代已无法考证。但据收集到的碑铭和墓志记载来看,该村的建村年代应在明代以前,字姓彝族在有食村已至少生活了八百年以上。  据传,有食村字姓彝族为唐代南诏国蒙姓王族的后裔。南诏后期权臣郑买嗣发动宫廷政变,夺取了王位,南诏国灭亡。为铲除后患,郑买嗣
期刊
10月18日下午,云南省国际贸易学会2014年会员企业联谊会在团结乡举行。本次联谊会由10余家企业提供赞助,50多家会员企业、近150名企业员工参与。  联谊会由云南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主持人王博和云南省国际贸易学会会员部部长杨清舒共同主持。整个联谊会分为四个环节:头脑风暴式茶话会、当下十分流行的Color?Run、农家晚宴和卡拉OK。  头脑风暴式茶话会,与会人员被分为10组,每组成员对自家企业正
期刊
云南省巍山县永建镇大围埂村有着手工制作金银首饰的传统。杨泽民更是这里远近闻名的金银首饰加工巧匠。家里6人从事民族银饰加工,以纯手工制作精美的银帽花、银三须等传统银饰,品种有两百多种,其产品深受巍山、凤庆、昌宁、南涧等地彝、苗族群众喜爱。杨家以银饰加工走上了致富路。在杨家的带动下,大围埂村有十多家人以传统工艺制作民族金银首饰,成为了村里的致富产业。  父亲杨加显告诉记者说,本地区的彝族居民是银器的主
期刊
山水藏灵韵  新华靠山,山势雄奇。如父亲肩膀一样坚实温暖的山,承载着新华人沉甸甸的梦想,和远走千里依然笃定不改的家乡情结。  新华依水,水韵灵秀。如母亲微笑一样柔美涓逸的水,洗礼出新华人巧夺天工的制银工艺,与置身喧嚣却能超凡脱俗的淡然生活。  新华的水处处皆有。村内龙潭清澈见底,海菜花星星点点漂浮于水面,或划小船闲荡其中,或于长长的石桥上将阑干拍遍,或赖在小亭中望着潭底绿透心底的水草发呆,都可消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