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K15基因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来源 :国际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_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STK15)基因扩增和高表达可引起中心体扩增,染色体不稳定,最终导致细胞的恶性转化.本文综述了STK15基因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对研究STK15基因在肿瘤的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前景等作以阐述并提出了一些尚需探讨的问题。

其他文献
Marfan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病,其病变的微纤维主要牵累3个组织器官系统:骨骼、眼和心血管。1991年,研究发现FBN1突变能导致MFS;2004年,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2(TGFBR2)被认定为MFSⅡ基因;2005年,研究报道TGFBR2突变或TGFBR1突变能够导致一种新的动脉瘤综合征。研究表明,在细胞外基质中,原纤维蛋白-1(f
期刊
期刊
目的 正常细胞中MKRN1和HSP90基因的平衡决定了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长度,使细胞保持正常的状态;二者的表达异常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为探讨MKRN1和HSP90基因的表达与喉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我们研究了喉癌组织中MKRN1和HSP90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提取50例喉癌组织的总mRNA,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MKRN1和HSP90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50例喉鳞癌中有
期刊
22q11缺失综合征(22qll deletion syndrome,22qllDS)是由染色22q11.21-q11.23缺失引起的遗传性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复杂,主要包括心脏、颅面、免疫等系统异常。22qll缺失产生的机制是缺失区域内低拷贝重复序列(10w-copy-repetitives,LCR22s)之间的不对称重组。本文对其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候选基因克隆等方面的近年进展进行了综述。
期刊
期刊
基因印记是指亲本来源不同的一对等位基因表达不同的遗传现象.动物实验显示外源激素超促排卵、配子和早期胚胎体外操作和培养可导致配子和胚胎的基因印记异常.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涉及以上相似的过程,初步研究表明一些ART技术操作很可能导致基因印记异常.目前ART技术的低胚胎种植率、高临床流产率、增高的先天性畸形(特别是印记异常疾病)等问
目的 为调查HIV-1感染相关等位基因SDF1-3'A在我国云南省11个少数民族群体中的频率和多态性分布。研究的人群包括599例中国少数民族群体个体(来自8个民族),他们均为健康无血缘关系个体。方法从上述人群外周血中抽提基因组DNA,然后采用PCR和PCR.RFLP等方法进行基因分型。结果411例是野生纯合子基因型,160例为杂合子基因型,28例为突变纯合子基因型。上述各群体等位基因型的分布符合H
期刊
先证者Ⅲ12男,30岁.主要表现斑状淀粉样变,其特点是由点状色素斑点聚集成波纹状或网状褐色色素斑,对称分布于背部肩胛区、小腿、臂部、乳房和臀部,中等度瘙痒,季节交替时症状更为严重[1]。
期刊
Peutz-Jeghers综合征(PJ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目前认为由位于19p13.3的STK11基因突变所致.随其致病基因的发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该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就近年来的文献对PJS致病基因的搜寻,基因型与表型的相互关系,PJS患者的肿瘤易感性,及其动物模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雌激素受体是一种受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由配体结合区、DNA结合区、转录激活区组成.雌激素受体对于对雌激素敏感的组织是一个重要的调节元件,如子宫内膜、乳腺、骨组织、肝脏等.雌激素的功能是刺激组织的增殖、分化,因此受体功能的变化可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雌激素受体基因的多态性,单倍构型与它的生物学功能是相关的,研究认为ESR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骨质疏松症、HBV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冠心病等疾病存在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