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县制的由来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min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3年8月5日,毛澤东在《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中说,“百代都行秦政法”。什么叫做“秦政法”?“秦政法”的核心,简而言之,就是后人说的“耕者有其田”。
  秦之前的殷周时代,当然是没有“耕者有其田”这种好事的。周王室有分封,但我们须记住:土地“分封制”,绝不是土地“私有制”,更不是“耕者有其田”。即使周王室已经沦落了,但仍有夺回土地另行分配的权力,也就是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土不可私有”这条“红线”和“底线”,在春秋的前半期是绝不能突破的。
  春秋向战国过渡,在政治上的标志,当然就是“三家分晋”,《资治通鉴》就此开篇,所强调的即是这种政治上的分野。而其在经济上的标志,则要比“三家分晋”更早一些,这个标志就是“初税亩”。
  《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即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只有3个字,但却标志着中国土地制度巨变之发端,标志着井田制的解体,其中包含着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意义。
  什么是井田制?从大面上说,所谓“井田”,“井”是灌溉单位,8家共用一井灌溉田地。钱穆说,井田制是一种公田制。一块大约一方里的土地,化成井字形般900亩田,中间的100亩为“公田”,由8家共耕;其余800亩“私田”配给8户人家耕种,公田的收成归封建主,私田则归农户自享。
  钱穆上述表述是有些含糊的。首先,“公田制”并不是土地“公有制”或“国有制”,而是以王权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土地分封制、承包制,为王直接所有者叫公田,而分封给卿、大夫经营的叫私田,私田里面套着公田,而承包私田的前提,则是先种好公田、王田,所以,《诗经》里说,“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更为重要的是,800亩私田绝不是平均分配给8家农户—普通老百姓经营,即钱穆所谓“收入供农户自享”,而是分配给卿、大夫经营,然后,卿、大夫再驱使老百姓耕作。
  关于井田瓦解之原因,钱穆的说法也比较浪漫。他说:“渐渐的,农民萌生了尼采之哲学思想,大家不再勤力耕‘公田’了,因此把‘公田’废去,一律变成‘私田’,不再有‘公’、‘私’之分,均改为征收1/10的税。”
  这里最有力的解释,是铁器在春秋时代登上了历史舞台,能够开垦和耕种的土地面积极大增加,新增加的那一部分土地,当然不是王者固有的土地,而是由卿、大夫驱使百姓新开垦的土地,是私田,而不是公田。
  战国时代,可以叫做黑铁时代。新被开垦出来的田地,实质上是私家的“黑田”,亦不可能再是四方四正,不可能有一定的亩积。起初,公家对“黑田”是不收税的,正如只有“灰色收入”才是纯粹的私有物。但随着垦殖活动和 “黑田”的增加,某一个臣下的“黑田”总和,便会超过公家所有的井田,因而私门也就富于“公家”,成为上下相克的局面。公家为了增加收入,最终被迫打破了公田与私田的区别而一律收税,而这里的实质,还是郭沫若说得最好:即一方面索性承认臣下所享有的公田成为他们的合法私有,另一方面,他们所私有的黑田却不能继续自由漏税了—这就导致了井田制的破坏和消亡。
  中国自古发展就不平衡,从《春秋》的记载来看,土地制度的变革,鲁国最早,但内部的阻力太大了,200多年竟还没改利索。秦国改革最迟(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却最为彻底迅速。这是因为:秦的改革,是以军事化手段为组织方式的改革,采用的是“农战”相结合的办法,改革的主体,是武装垦殖的武士,所以,秦所开出的私田,主要是大块的“殖民地”—钱穆和增渊龙夫都认为,秦之郡县,其实就是从其他诸侯国那里抢来的王田和公田,所谓县就是“悬”,这种悬在秦原有的国境之外的土地,即殖民地,称为“县”,正是以之与“邑”和“封邑”相区别。
  秦的改革阻力之所以小,是因为秦是在新占领的土地上—即孤悬在秦故土之外的殖民地“特区”实行改革,起初采用的是所谓“新区新政策,老区老办法”,而随着新区的扩大,新的政策—郡县制度,方才逐步覆盖了原有的老区。故 《资治通鉴·周纪·显王19年》载:前350年,“秦商鞅……并诸小乡聚,集为一县,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废井田,开阡陌。平斗、桶、衡、权、丈、尺”。这就是把“新区”和“老区”合并,实行统一的郡县制,而建立在统一税收基础上的 “国家”,因此方才得以成立。
  战国时代,铁不仅用于农具之改进,更用于武器之改进,秦的改革法令,遂不仅转化为批判的武器,更是转化为“武器的批判”。秦人当兵打仗,是为了保卫胜利果实。在耕战中开拓出的新疆土,由国家统一收税,谁打下谁耕种,这就是郡县制,也就是耕者有其田。
其他文献
中国有一句一针见血的说法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这正是当前中国对《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爽约的最佳写照和解读。    新年伊始的1月9日,中国签署《烟草控制框架公约》5周年的限期到达,而中国履约的结果是全面爽约。今年初经济出版社刚刚发行的由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控烟与中国未来”评估报告的四点结论是:控烟效果微弱,吸烟率居高不下;烟草流行后果严重,成为“第一大杀手”;控烟履约绩效得分很低,与《公约》要求
70年前的那场抗日战争,是两岸人民共同的经历和回忆。  1945年10月25日,台湾在历经日本整整50年的殖民统治后回归祖国。1949年,不少参与过抗战的老兵去了台湾。  在纪念台湾光复70周年的时刻,当时参与抗战的老兵有不少已经往生,健在者也已经进入到耄耋之年。据台湾方面统计,目前仍健在的抗战老兵年纪较轻的近90岁,年纪较长的近百岁。当年参与抗战的官兵高达300万人,现在在台湾的只剩不到4000
美国的“码头工人哲学家”霍弗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历史这个游戏的玩家一般都是社会的最上层和最下层,占大多数的中间层次只有站在台下看戏的份。”  虽然如此放言,和“中产阶层社会”的主流论调不太合拍,但放在世界历史,以及过去、现在的中国看,确是事实。  越来越多的小人物,因为他们的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行为,隐喻着中国社会的“趋势”。比如近段时间河南济源的“本田女”。  回放一下媒体的镜头:5月24日,一女子
8月15日是日本第69个战败日,像去年一样,安倍首相当天在千代田区武道馆举行的日本战殁者追悼仪式上,再次未提1994年村山富市以来日本历代首相必提的“加害责任”,且以“和平誓言”替代“不战誓言”,令人怀疑这是为明年日本战败70周年发表“安倍谈话”做铺垫。《东京新闻》报道指出,鉴于安倍打着“积极和平主义”旗号改变日本安保军事政策,“和平誓言”与“不战誓言”有着本质区别。  安倍是和平爱好者吗?201
经济利益将倒逼安倍在外交上走现实主义路线。  2012年12月16日,日本众议院第46次大选重演了上次大选的政权更替剧情。民主党遭遇滑铁卢,仅获480个议席中的57个(选前有230个);而自民党获294个席位,加上公明党的31个,超过了众议院席位的2/3—这意味着时隔3年零3个月夺回政权的自民、公明两党因此可以使参议院中被否决的议案在众议院中“起死回生”。  大选惨败后,首相野田佳彦引咎辞去了民主
不久前哥伦比亚总统胡安·曼努埃尔·桑托斯竞选连任,为结束该国半个世纪的冲突带来了希望。但就像其他众多和平进程一样,既想达成谅解,又希望承认冲突中发生的那些可怕的不公正事件,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很难做到。  从尼泊尔到北爱尔兰,很多国家和团体一直在设法解决民族、意识形态、宗教分裂和暴力领域的遗留问题,但成功的先例却少之又少。归根结底是因为,处理冲突后和解、真相和正义的机制远远不够—这一点事实已经证明。 
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坝街乡,321国道上,朋友迎接外出打工回家的年轻人。从江浙坐长途大巴到家乡县城,再换乘班车到乡,之后还开几个小时摩托才能到家。  终于到站了。长途汽车站里,用于包裹臭鞋的塑料袋,飘零一地。年轻的人们,拖着行李箱,朝镇街工厂涌动。这种大迁徙,过去30多年来,一刻没停止。  变化也悄然进行:过去,纵然再辛劳,贫瘠的土地上,也无法长出更多的粮食。迫于生计,父辈们背着蛇皮袋,开始了一场场
微博上有一个段子,说,“今天面试一位老师。我说,关于‘五险一金’……老师说:‘我能不要那些玩意么?’我呆了。老师解释:‘我是奥派。’我恍然大悟,惭愧地低下了头。”  所谓奥派,是指奥地利经济学派,是一种坚持方法论的个人主义的经济学派。许多人主张减少政府管制,保护私人财产,并捍卫个人自由,因此被许多放任自由主义者引用。  其实,在这个段子里,对这位老师语境的假设并不准确,这位“奥派”老师提议不要那些
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打自家人,这类戏剧性冲突总让人“喜闻乐见”。近来,同为公权力机关的公安和法院之间发生了两起此类事件。7月底,河北武邑县法院3名干警在成都执行一起民事案件,认定一家公司妨碍执行,开出了30万元罚单,后又减为3万。因法院人员穿着随意,且罚款数额还能“讨价还价”,该公司起疑后报警扣留了3人。  此前不久,还发生了另一起更为激烈的警法冲突。陕西省华阴市法院在山西省扣押了30多辆没有悬
每个国家的公民,不分职业、教育程度、年龄与种族,他们的行为本来均应受到法律的统一保护,亦应受到法律的统一限制,但中国的现实,常常是他们都受制于“关系”—大家都要“搞关系”。  在中国传统的“熟人社会”,“搞关系”势在必需。但随全球化和城市化而来的现代社会是一个“陌生人社会”,人们本应不靠“关系”而靠“规则”来打交道。然而让人始料未及的是,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搞关系”之风愈演愈烈,跟之前相比可谓有